创建好环境,带来好教育——张永刚特色德育教育案例介绍什么是德育?从狭义角度来理解,德育就是学校的品德教育,是除文化教育之外的另一项重要的学校教育内容。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骨干力量,其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我们如何做好班级学生的德育工作呢?下面就针对我的德育教育活动做一次简要的汇报总结: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生源质量比较差,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在我所带的高一(5)班里,全班52人中,普高生只有14人,中考最高分也只有400多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进来混日子的,其中有几个在初中时都是出了名的调皮捣蛋,还有3个是家长硬逼着来上学的。所以几乎每天都有几个上课迟到的,而课堂上则是睡倒一片,还有低头玩手机的、说话的、吃零食的,各科课堂作业都有几个学生不交的,教室地面脏乱差,甚至还出现过学生和老师顶撞的恶劣行为!面对以上这些令人头痛的各种情况,我心里开始思考如何改变学生的这种自由散漫、厌学不守纪的状态,根据我多年的班主任德育工作经历,我认为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而且自古就有“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之说,所以要对学生所处的整体环境进行改造,而这则体现出了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于班级文化建设,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即班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一、班级的“自然环境”具体是指班级的文化硬件建设。第一步:净化班级。在班级学生大会上集体审议通过了《班级卫生管理及物品摆放管理制度》,并严格监督落实,同时对班级相关卫生责任区和物品摆放进行责任包干,不留死角。即与班级有关的所有区域、物品均安排人手做常态保洁打理,取消大扫除,为学生创建一个整洁、卫生、秩序井然的学习环境。第二步:美化班级。在教室窗户内墙悬挂亮暖色的卡通图案窗帘;添置耐阴易养的中小型花草,建设班级小花园。为学生创建充满生机和温馨感的学习环境。第三步:亮化班级。主要是对教室进行模块化的整体设计,提升班级文化创建的品味,丰富内涵,营造积极上进的学习氛围。模块一、规则明示、礼仪教育:采取的措施是,张贴班风、班训、班级公约、班级制度、班务公开等班级管理材料。模块二、目标励志教育:设计《我的榜样—优秀师哥师姐作品展》栏、《青春励志丝语》栏、《梦开始的地方—我们的目标》栏(张贴学生亲手写的自己的学习目标)、励志标语栏。模块三、集体情感培育:设计《为同学点赞,为班级喝彩》荣誉张贴栏、《(5)班家庭成员生日祝福》的生日祝福栏。模块四:安全教育、节约教育提示:设计《每日安全提醒语》(黑板一角)、《用电安全》提示语(电源插座旁)、《节约用水》提示语(饮水机上)二、班级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指班级文化的软件建设。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培养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增强师生认同感和班级凝聚力。1、创建班级家长微信群,与家长及时互通信息,并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实现家校共管的无缝对接,从而有利于班主任对学生的全面了解,进而因材施教。2、创建班级师生微信群、建立师生纸上谈心式的“谈心记录本”制度(每周3次)和轮回当面谈心制度(按学号顺序不间断地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等各方面发生的变化,及时采取对策,化解问题,进而拉近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形成“自己人效应”。3、为每一位学生过生日,这能大大改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增加了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认同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班级凝聚力。(二)、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班级工作放手让学生做,使班级工作呈现出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良性局面。对于班级管理,我实行分级管理。每周由一名班干部担任值周班长,实行班干部值周制,班级事务由值周班长全权负责,监督班级各部门岗位负责人岗位工作的落实情况,而各部门岗位负责人监督组内成员的工作完成情况。另外,我根据班级各项工作量的多少按单周、双周、月等周期全部细化,共分出近30项工作,采取班级工作岗位招标制,全部由学生个人或小组主动招领。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分担一些自己能做得好的班级工作,培养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意识和班级主人翁精神,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特别是调动了一批原来在学习上比较厌学、工作上比较懒散的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三)、强化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长期执行能力。1、作为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才能达到“言传身教”的德育目标,才能在学生当中树立榜样和威信,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信其道乃受其教”。2、班级各项规章制度一经班级学生大会审议通过,班主任必须维护班级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强化班级规章制度的长期执行力和政策的连续性,不能虎头蛇尾,朝令夕改,做到违规必罚、执罚必严、有罚可依、有罚必依,从而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3、认真落实班级学生的多元评价机制,有制度无评价,制度的权威性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评价要与规章制度相配套,与工作岗位相挂钩,评价的内容涉及到班级生活的各个方面。多元评价原则上以正面激励为主,处罚为辅,因为多元评价机制,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用评价促进不同层次、不同个性学生的共同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