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教学设计徐州市睢宁县菁华学校杨朗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2、细读课文,赏析精妙语句,体会壶口瀑布精神的伟大。3、通过朗读,感悟作者在此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重点:1、初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难点:1、细读课文,赏析精妙语句,体会壶口瀑布精神的伟大。2、通过朗读,感悟作者在此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分钟)同学们,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壶口又是黄河精神的集中体现,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梁衡先生的脚步,去欣赏他眼中的壶口瀑布,去领略这“天下黄河一壶收”的美景,去感悟大自然的赐予吧!。二、初读课文,感知壶口。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2分钟)师:通过昨天的预习和刚才的朗读同学们一定对课文有了更深了解,那么你能感受到这是怎样的壶口瀑布呢?雄伟壮观,波澜壮阔、气势恢宏......师:作者在文中也有哪一句高度评价壶口瀑布或者黄河特点语句,请同学们找出来。学生明确第六小节。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师:如果浓缩成一个词的话应该是什么?提示:有一个词在这一段中出现了两次.伟大三、浏览课文,理清结构(3分钟)师过渡:由此看来,这个壶口瀑布果然特别,值得一看,作者一共去了几次?文章中哪一句话,传递给我们这样的信息?第一小节。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1、壶口的位置,作者曾去过两次。2、理清结构:初见(雨季)第2自然段第二次(枯水季节)第3-5自然段师:从上面看来作者这两次特意出访黄河主要的观察对象是什么?请大家快速的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水这个字在2-5小节出现多少次。22次四、研读课文,感受壶口(15分钟)师过渡:由此可见壶口瀑布的伟大在水。换句话说是黄河的水造就了黄河壶口的伟大,黄河的水也同样启迪了作者心灵。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2-5小节,思考:2-5小节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水的,作者抓住了水的什么特点来展现黄河的伟大的?学生先划出相关语句,然后采用圈点勾画、做旁批的方法,先独立思考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有困难的地方再小组内交流,教师适时点拨,顺势指导学生朗读。答题格式借鉴:作者从(角度)抓住了水的特点,凸显了黄河的伟大。预设:第二节抓住危险二字从水声的角度凸显了水的勇往直前第三节抓住异常二字从水势的角度凸显了水的遇强则抗第四节抓住兼容二字从水形的角度凸显了水的挟而不服第五节抓住抗争二字从水刚的角度凸显了水的勇往直前五、五、悟读课文,归纳主旨。(5分钟)作者梁衡先生在他的散文集《名山大川感恩录》的自序中也提到“大自然对人的赐予有两种。一种是物质,空气水分,粮食蔬菜,给人生存的条件;二是精神,花好月圆,明山秀水,给人享受的环境。”毛主席曾说:“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通观全文,作者只是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这一风景名胜吗?他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齐读第六自然段)作者写的不仅仅是黄河之水,更是在一种人生的姿态,一种意境,一种哲理:一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性格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在壶口将其伟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作者赞美黄河,正是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六、小结课文,畅谈感悟。(5分钟)师:《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梁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从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中,赋予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性格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性格。作者赞美黄河,正是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2、从壶口瀑布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对你今后的人生有何启迪呢?七、板书设计。雨季:险壶口瀑布水梁衡枯水季:奇中华民族博大宽厚、柔中带刚伟大势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