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一轮复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铧强中学易航宇一、考纲分析本节复习课内容为高中生物新课程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新课程考纲对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要求均为Ⅱ,即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能量流动”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在每年的高考中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常与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识结合,综合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通常以图表的形式呈现,侧重能量的去路、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传递的效率。复习时要通过整合教材要点,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相关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说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2)概述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3)利用能量流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推理、综合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所学的能量流动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通过例题分析,提高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提升识图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科学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2)分析“提高有机生态农业园收益”的措施,探讨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形成合理利用资源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三、复习重、难点1.复习重点(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2)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2.复习难点(1)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2)应用能量流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四、学情分析通过必修3新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能量流动的过程,但学生掌握的是彼此相对孤立的有关能量流动的知识点,知识网络的构建还不完善,而且距离学生新课的学习时间较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这部分知识有所遗忘,所以,需要在复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的知识,同时构建知识网络。由于高三学生已建立了能量、能量传递、能量守恒等一些基本概念;有关储存能量的物质、能量代谢、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等知识已学习过,这些都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基础。但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比较抽象,所以多举实例,配以图表分析,构建物理模型,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在高一新课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拓展,采用练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基础知识让学生自主复习,填写导学案,知识的内化转移到课堂中完成。另外,学生通过新课的学习以及通过自主梳理,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也得到较大提高,但还不完善,仍需设计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做问题情境的创设者,解决问题的引导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回忆、探索,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解题能力和知识迁移等的能力。五、教学方法“练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模式:即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结构的颠倒安排,实现个性化教学。其模式是基础知识的传授通过学案辅助在课后自主完成,学生通过填写学案完成基础知识梳,提出疑问反馈给教师。知识的内化在课堂中经师生、生生协助而完成,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提高复习课效率。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2-课前学生梳理基础知识,完成学案,再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六、教学设计思路(1)课前(基础知识梳理):自主复习→自主完成学案,提出疑问→教师评阅学案,关注出现的问题(2)课堂(完成知识的内化):展示分享学生学习成果→小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共同整合完善提高生态园收益的措施→针对出现的问题,剖析疑惑点,构建物理模型突破重难点“能量流动的示意图”→课堂反馈练习,完成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七、教学过程课前:时间安排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学生自学分发学案,监督学生自主复习。学生复习教材,讨论教师在学案中提出的问题,并完成学案。课前学案评阅教师评阅学生学案,关注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结合重难点确定课堂探究内容。课堂: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PPT展示:某生态农业园效果图。提问: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有哪些措施可以提高生态园的收益?观察、思考,逐渐进入学习情境。用现代生态农业引出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果展示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归纳生态系统的结构。引导学生归纳能量的输入。引导学生从能量的去路、竞争关系、变废为宝等方面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点评,教师列举第一措施:从能量的去路分析,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可以减少大棚作物____________,提高作物产量。引导学生思考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有哪些去路?思考,归纳交流讨论、完善措施、代表展示成果。思考,借鉴优点,找出不足。进一步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讨论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愉悦和成就感。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回归教材夯实基础知识内化提升能力请学生填空,引导学生完善生产者能量的去路。请学生绘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再填空完成基础知识归纳。点评,教师列举第二个措施:从竞争关系分析,采用_______的方法提高水稻产量,采用___________等措施使能量更多的流向牛,提高收益。为什么流向虫和鼠的能量不能再流向牛?为什么能量流动是单向的?教师再补充:各营养级的捕食关系是不变的,散失的热能不能被利用。为什么牛肉比水稻价格贵?减少的能量到哪去了呢?填空,对比自己学案,纠正不足,进一步理解能量的传递过程。自我校正填写内容,归纳能量流动过程基础知识。讨论、分析、纠错思考,回答: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的。分析,给出答案,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归纳整理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了解基础知识过手情况,夯实基础。构建物理模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突破重点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清楚所采用措施的原理。加深学生对能量流动特点的理解。突破重点-3-归纳总结构建网络例题:计算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传递的效率:引导学生归纳能量传递效率的公式。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关注传递效率是两个营养级之间,而不是两个物种;是同化量之比,而不是摄入量。教师介绍能量金字塔,请学生结合能量金字塔解释为何生态系统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能量传递效率的“极值”计算。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归纳。例题分析教师列举第三个措施:专家还建议适量引入蛇,有助于提高水稻产量。原理是什么?请小组代表解释原理。教师点评:应该选择蛇所处最短食物链,从高营养级分析到低营养级。教师列举第四个措施:对作物秸秆如何处理,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教师补充:还可以用来培养食用菌。通过刚才的分析应用,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有哪些重要的实践意义?比如:对秸秆的多级利用、桑基鱼塘。再比如:对农田除草、灭虫、灭鼠,使能量多流向牛,体现什么意义。教师提示,(能量是以有机物中化学能的形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传递,那么有机物是由哪些物质合成,分解产生的产物又有哪些去向呢?这是物质循环的有关内容,同学们下来先自主复习。)分析、计算归纳公式,进一步理解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和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思考、回答问题,实现知识的应用。小组讨论、给出答案,其他同学可以给出不同答案。给出答案,体会研究能量流动的实际作用。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分析、归纳出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构建知识网络,进一步理解知识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能量。联系实际,师生互动。完善能量传递效率公式的归纳,分析,清楚关键点,易错点。突破难点。联系实际,师生互动。进一步理解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提升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时反馈、落实。生生互动,实现课堂的多样化教学知识迁移,用已有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实例分析,理解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符合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主动构建知识网络。承上启下,联系前后知识,引导学生从全局观分析、应用知识解决问题。高考演练课后练习引导学生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讲要求思考、分析、讨论,展示答案,进一步巩固知识,发现问题。课后完成相应作业并对学习内容反思和总结及时巩固,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综合解题能力。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4-八、板书设计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一、能量流动的过程二、能量流动的特点三、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九、教学反思(待续)课后练习:1.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所接收的全部太阳能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C.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不循环的D.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传递效率是10%~20%2.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m-2·a-1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3.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蛙类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图中的D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图中ABC表示的含义分别为:A,B,C。4.图中有条食物链,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是。丙和丁的关系是。该食物网中,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1×108kJ,能量传递效率按10%~20%计算,则最高营养级至少能获得kJ的能量。5.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植物田鼠鼬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2.45×10111.05×1097.50×1087.15×1082.44×1072.25×1072.18×107-5-(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