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一.感染过程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结局:病原体被清除,感染者获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牢固,再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状态():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慢性携带者(3)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注意:1)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2)上述五种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二.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1.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的动物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呼吸道传播(2)消化道传播(3)接触传播(4)虫媒传播(5)血液、体液传播3.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对病原体都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传染病的周期性():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的现象。三.传染病的治疗(一).治疗原则:坚持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治疗、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重的原则(二).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2.病原治疗3.对症治疗4.康复治疗5.中医中药治疗四.我国法定传染病包括几类几种?按甲类传染病预防,管理的包括哪几种?法定传染病分为3类38种(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1种)。甲类(1.鼠疫、2.霍乱)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2h内,农村不超过6h上报。乙类(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4.艾滋病、5.病毒性肝炎、6.脊髓灰质炎、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8.麻疹、9.流行性出血热、10.狂犬病、11.流行性乙型脑炎、12.登革热、13.炭疽、14.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5.肺结核、16.伤寒和副伤寒、1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8.百日咳、19.白喉、20.新生儿破伤风、21.猩红热、22.布鲁氏菌病、23.淋病、24.梅毒、25.钩端螺旋体病、26.血吸虫病、27.疟疾)为严格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6h内,农村不超过12h上报,其中,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丙类(28.流行性感冒、29.流行性腮腺炎、30.风疹、3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2.麻风病、33.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34.黑热病、35.包虫病、36.丝虫病,37.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38.手足口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五.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按病原学分类,目前有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各种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大为主,部分病例可有黄疸。甲、戊型经粪口途径传播,表现为急性肝炎;乙型、丙型、丁型主要经胃肠外途径传播,大部分患者呈慢性感染,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病毒:缺陷病毒:大三阳:、、小三阳:、、甲肝预防:甲肝疫苗、免疫球蛋白戊肝:免疫球蛋白无预防作用。只引起急性肝炎的是:甲肝、戊肝粪口传播:甲肝、戊肝(:无包膜,基因组为单股。:含环状双股、、聚合酶、核心蛋白。:基因组为单股正链。:基因组为单股负链。:无包膜,基因组为单股正链)★慢性乙肝,丙肝的临床表现乙型病毒性肝炎:潜伏期为6周至6个月,一般为3个月左右。临床表现为全身性症状、消化道症状、黄疸、肝区疼痛、肝脾肿大、肝外表现(肝病面容)、肝纤维化。慢性丙型肝炎:症状较轻,表现为肝炎常见症状,如容易疲劳,食欲欠佳,腹胀等。也可以无任何自觉症状。化验反复波动,持续阳性。有1/3的慢性感染者肝功能一直正常,抗和持续阳性,肝活检可见慢性肝炎表现,甚至可发现肝硬化。慢性肝病的治疗:1、一般治疗2、药物治疗:改善和恢复肝功能,免疫调节,抗肝纤维化,抗病毒治疗(首选干扰素)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按临床表现分为急性肝炎(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慢性肝炎(轻、中、重度),重型肝炎(急性、亚急性、慢加急性、慢性)、淤胆型肝炎、肝炎肝硬化。乙型肝炎病原学诊断:血清、、、、抗当中有一项阳性,肝组织和/或或阳性,可诊断为现症感染,是否为乙型肝炎或何种临床类型乙型肝炎取决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组织学检查。丙型肝炎病原学诊断:具备急、慢性肝炎临床表现,而同时抗、抗或阳性,可诊断为丙型肝炎。★试述重型肝炎主要的临床表现。①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高于171μ;②肝脏进行性缩小、肝臭;③出血倾向,低于40%;④腹水、中毒性鼓肠;⑤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肝性脑病):有定时、定向障碍,计算能力下降,精神异常,烦躁不安,嗜睡等。早期肝昏迷可出现扑翼样震颤;⑥肝肾综合征:出现少尿甚至无尿,血尿素氮升高等。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无交叉免疫。主要表现为起病急骤,可见高热、明显的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而呼吸症状轻微。有三种流感病毒可感染人类,甲型流感变异性极强,常引起流感大流行,乙型次之,丙型流感病毒抗原性非常稳定。传染源主要为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染途径主要在人与人间经飞沫直接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流感病毒包膜中有两种重要的糖蛋白: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血凝素能引起红细胞凝集,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神经氨酸酶可协助释放病毒颗粒并促其黏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和促进病毒颗粒的播散。人禽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某些感染禽类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有高热咳嗽呼吸困难,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随后出现呼吸急促和明显的肺炎表现。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N1亚型引起的一呼吸道传播为主的一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窘迫,肺部实变、呼吸衰竭,还可出现毒血症、感染性休克,肾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多种并发症而致人死亡。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咳嗽、流涕、眼结合膜炎,特殊的口腔麻疹粘膜斑[’s]及皮肤斑丘疹。传染源:人为麻疹病毒唯一宿主,急性患者为最重要的传染源(前驱期感染最强)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出疹期(极期):病程第3-4天发热。a发热和呼吸道症状达高峰,毒血症状加重。b发疹顺序(从上到下):耳后发际—-前额、面颈—-胸腹背、四肢手掌足底。c皮疹特点:淡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八.肾综合症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典型病例病程呈五期经过。临床表现:潜伏期4-46d(7-14d)临床特征:发热,全身中毒症状,出血肾脏损害重症患者热退后反而加重是本病的特征。1、发热期(1)发热弛张热及稽留热(2)全身中毒症状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3)毛细血管损害三红:颜面红,颈部红,胸红。三肿:球结膜,眼睑,面部肿。(4)出血(5)肾损害2、低血压休克期低血压休克低血压倾向难治性休克3、少尿期(1)少尿的分度:少尿:24小时尿量<500毫升无尿:24小时尿量<50毫升(2)肾衰的分度:轻度中度重度(3)肾衰的类型:少尿型非少尿型二次肾衰慢性肾衰(4)少尿期临床表现:消化道症状高血容量综合征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出血4、多尿期(1)移行期:500-2000毫升(2)多尿早期:>2000毫升(3)多尿后期:>3000毫升可发生电解紊乱(低钾低钠)及继发感染、休克。5、恢复期尿量恢复2000毫升以下血尿素氮、肝酐降至正常。九.流行型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经蚊虫传播,夏秋季流行。主要表现为高热、昏迷、抽风,重者出现呼吸衰竭,病死率高,部分有后遗症。临床表现:潜伏期:4~21天,平均10~14天。典型乙脑的表现:1.初期:病程第1~3天病初1~3天,表现为急性发热,体温39~40℃,头痛、恶心、呕吐、嗜睡。2.极期:病程第4~10天(1)高热:体温40℃以上,平均7~10天,热程越长,病情越重。(2)意识障碍:从嗜睡到昏迷不等,通常1周,意识障碍的程度及持续时间长短与病情轻重有关。(3)惊厥或抽搐:程度不同,可由局部到全身,多伴有意识障碍,其原因为高热,脑实质损害及脑水肿等。(4)呼吸衰竭:主要为中枢性呼吸衰竭,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表现为呼吸节律不齐和幅度不均,脑疝引起者伴有脑疝表现,重者呼吸停止;少数可因呼吸肌麻痹或痰阻而引起外周性呼吸衰竭。高热、惊厥或抽搐、呼吸衰竭是乙脑极期的严重表现。(5)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浅反射:减弱,消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昏迷时可有肢体强直性瘫痪,偏瘫、伴肌张力高。锥体束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植物神经及颅神经损害;(6)循环衰竭:由心功能不全、脑水肿及消化道出血引发。3、恢复期:6个月以内极期过后,体温下降,神经精神症状好转,2周左右恢复,重者可有多种恢复期症状,低热、多汗、失语、吞咽困难肢体功能障碍、癫痫等,半年后仍未恢复者为后遗症期。4、后遗症期:5~20%的病人可留后遗症,主要有失语、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临床类型:类型体温意识抽风脑膜呼衰后遗症轻38~39℃(-)(-)(±)(-)—中39~40℃浅昏迷偶有(+)(±)—重40°C昏迷反复(+)(+)(±)危重40°C以上深持续(+)(+)(+)十.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由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本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体液途径传播。其特征是特异性侵犯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部分—4淋巴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最后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导致。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是世界上传播的首要原因。血液传播:(1)静脉吸毒(2)输血及血制品(3)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4)医源性传播:针灸、手术、内镜检查作为潜在的传播途径,接受感染者的器官移植、人工授精或污染的器械。(5)蚊虫叮咬不传染。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可经食物、水、昆虫或生活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孕妇阳性,则新生儿感染的机率为11%—60%.包括:(1)胎盘传播机率为30%—40%。(2)分娩传播新生儿接触宫颈和阴道分泌物而感染,机率为50%。(3)母乳喂养传播机率为10%—20%。阳性孕妇低T4淋巴细胞数和高血浆病毒能增加传染给新生儿的危险性。十一.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大和白细胞减少等。有时可出现肠出血(最常见)、肠穿孔(最严重的并发症)等严重并发症。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水源污染为主要途径,可引起暴发流行。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摄入伤寒杆菌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伤寒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