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重庆市中考文言文资料汇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4年重庆市中考文言文资料汇编论语十则一、成语[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很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见贤思齐]看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形容谦虚好学。二、阅读探究1、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论语》仍然获益匪浅。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谈谈你获得的启示。示例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广为流传的一句孔子名言,提醒我们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学习问题。我认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人生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本着踏实认真的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示例2: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告诉我们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的道理。我认为只有做到心胸宽广,善解人意才能使我们得人际关系更为和谐。我们在日常交往中要做到宽容待人,不怨天尤人,同时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示例3: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告诉我们要谦虚,要善于取长补短。谦虚是一种美德,只有谦虚,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为求知和交往等创造良好的条件。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学习,不断反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具备谦虚的学习态度,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实现自我发展。示例4: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我们,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我认为人应有宽广的胸怀,要仁爱待人,换位思考,推己及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我们除了要关注自身的存在外,还要关注他人的存在。多为别人想一点,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也洁净了自己的灵魂。示例5: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告诉我们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体现真正的君子风度的道理。实践出真知,只有经过时间的考验才能真正了解事情的真相。所以,我们要有要有坚强的意志,要洁身自好,不能同流合污,保持高尚的节操。示例6: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学习要时常复习,并将其当做快乐的事情。我认为孔子的这种明确的学习方法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值得我们学习。首先,从学习方法来说,学习然后时常复习有助于我们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其次,从学习态度来看,复习本是一件艰苦的事,但只要你本着一颗求知的心,端正心态,就一定能够苦中作乐,有所收获。2、学习了本文,你有哪些启示?(1)学习方法方面:①学习要时常复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②还要边学边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学习态度方面:①要有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②要善于向他人学习请教(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③要善于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④要乐于与人交流探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品德修养方面:①要心怀宽广,善解人意。(人不知而不愠);②要善于自我反思(吾日三省吾身);③要心怀大志(士不可以不弘毅);④要仁爱待人,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⑤要有坚强的意志,要洁身自好,不能同流合污,保持高尚的节操。(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⑥待人处事要热情大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一、课文分析: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用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了他虔诚和恭敬谦的态度。突出了宋濂求师的艰难。2、读完全文;你觉得应该学习宋濂的什么精神和品质?(1)不畏艰苦,刻苦勤奋的求学精神。(2)以苦为乐,苦中作乐的乐观心态。(3)坚守信约的品质。(4)谦虚有礼的美好品质。(5)不与人攀比的美好品质。3、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坚”。这我们现在学习条件优越,但我们仍然要学习宋濂刻苦学习,不畏艰难的品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有所成。4、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通过对比,借事说理,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从而达到“劝学”的目的。5、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1)宋濂小时候读书环境那么恶劣,而他苦中作乐,学习态度是那样的勤奋刻苦,最终学有所成。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拥有良好的学习条件,更应该勤奋、刻苦学习;(2)宋濂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的尊师态度是值得学习的,正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而不敢出言这种尊师方式不值得学习。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在老师面前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正所谓“吾爱吾师,吾更爱其真理。”6、联系实际,谈谈你在“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中所得的启示。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不要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是要树立目标有所追求,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充实而快乐的。为达到这个目标,所有的苦与累都是值得的。同时,我们要调整好自身的心态,学会苦中作乐。7、从宋濂刻苦求学的故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呢?(1)学习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主观的努力,客观的学习条件对学习的作用不是决定性的;(2)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但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比不上他。求学之路是艰难坎坷的,只有不在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不畏艰难,具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学有所成,勤奋学习是取得成绩的根源;(3)学习中我们要有像宋濂一样苦中作乐、以苦为乐的良好心态,同时也应该要好好珍惜我们现有的优越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努力学习。二、课外积累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晋朝,车胤(yìn)囊萤读书。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古人苦学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力。)马说韩愈一、理解默写1、突出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叙述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33、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食马者不识千里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5、表现统治者愚妄无知的句子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6、从全文结构看,正面提出问题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反面展开论述的句子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贯穿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其真不知马也。”二、课文分析1、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以“伯乐”比喻善于发现人才,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人;以“千里马”比喻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伯乐”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就等于没有人才。所以说课文中寄托作者的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愤懑,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的思想感情。2、食马者不识千里马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通过对食马者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了食马者浅薄愚妄的形象,表达了作者蔑视、愤怒的思想感情。3、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1)首先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2)同时,要努力夯实自己的实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3)还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4、阅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阅读了本文,我认识到了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现代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练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5、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答:当今社会需要的是踏实肯干,不断创新、不墨守成规的人才。要做到多出人才就必须从个人及国家两个方面做起。作为个人来讲,我们必须有上进的意识,把自己培养成人才并勇于展示自我;从国家和社会来讲,要不断发掘培养人才的方法并实施这种方法来培养人才,创造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社会,我们要共同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并努力提高自己、勇于展示自我,这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桃花源记陶渊明一、相关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鸡犬相闻与世隔绝1、作者笔下的描绘了怎样的“世外桃源”?情节和文章内容分析。(1)通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描绘了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的“世外桃源”。(2)通过“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了一个安定和平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百姓生活和乐的“世外桃源”。(3)通过“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展现了一个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2、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1)作者描绘了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世外桃源”。在这个地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小孩都生活得幸福、快乐,人与人之间极其融洽而友好。(2)陶渊明的“桃花源”与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形成鲜明的对照,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封建社会中他的世外桃源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3、《桃花源记》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其实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都有自己向往的“桃花源”,请简要说说你心目中的“桃花源”。4示例1:没有强权争霸,没有战争硝烟,没有核武器威胁,世界和平大同。示例2:森林繁茂,草场葱郁,天空澄碧溪水清澈,鸟儿欣舞虫儿欢歌,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示例3:人人平等,互敬互爱;远离贫穷,衣食无忧;老有所养,孤有所托。三峡郦道元一、中心思想《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二、写作特点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结合,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三、问题探究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这些自然景观有怎样的特点?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水势大(襄陵,沿溯阻绝),流速快(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秋:水枯气寒,猿鸣凄凉。2、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写法:侧面描写。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3、“渔者歌”有什么作用?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也反映了渔民生活的悲惨。4、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