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基础达标】1.(2013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发展,1956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2.(2013届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如图,根据人民币发行简表(见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是A.经济繁荣、商品经济活跃使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较大B.第二、三套反映了五六十年代中国国民经济困难C.3种分币退出市场说明中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D.几套人民币的发行演变见证了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3.(2013届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特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特区”,如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一类是“特别行政区”,如香港、澳门。这两类特区的共同点是A.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C.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D.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4.(2013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D.1960年冬农村纠正“左”倾错误5.(2013届广东省汕尾市高三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这主要是因为该书()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C.明确了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6.(2013届河北省重点中学高三联合考试)1981年,我国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已经放开,托福考试也开始进入中国,但从1978年至1985年,中国的留学仍属于精英留学,以公派留学英美国家为主。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量小B.民众的观念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C.英美对华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民众的留学要求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7.(2013届河北省重点中学高三联合考试)1970年12月,毛泽东会见美国客人斯诺时说:“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走弯路,就是S形。”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在第二个“30年”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正是走了S形。这一时期“走弯路”的突出表现是()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8.(2013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摸底考试)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有利于中国企业三次创业高潮形成的因素分别是()A.建立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B.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三个代表”理论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确立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D.扩大企业自主权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9.(2013届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25分)在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点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O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70年代中国)当时农民已在相当程度上修改了制度,使得所谓“集体经济”面目全非。这种虚假的集体经济局面还有没有必要再维持下去?政府是否还有必要逼迫农民去“瞒”、去“偷”、去“借”,去“扩大自留地”,去变着法儿这样那样……这就是当时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选择。——高王凌《现代化转型中的农民反行为》材料三如图,《1500—1820年欧洲各国农业种子的收益率》(单位:倍)——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退却年代”的苏俄(联)在工农业领域是如何退却的(4分)?罗曼·罗兰所说苏联30年代“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5分)?你认为让罗曼·罗兰确信“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依据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70年代农村的“集体经济”指的是什么(2分)?请举2例说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农民已在相当程度上修改了制度”(4分)。农民的这种自发修改如何促进中国的制度创新完善(2分)?(3)有人认为“工业革命成就了农业革命”,也有人认为“农业革命成就了工业革命”,材料三的数据支持哪种观点(2分)?请说明理由(4分)。【自我测试】1.(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期初联考)“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2.(2013届浙江省衢州一中高三第二次检测)右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全面的是()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C.“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3.(2013届浙江省衢州一中高三第二次检测)德国两位经济学家说:“在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我们目睹了中国在赶超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进步要归功于中国人的机敏和勤劳,但也应归功于中国再次向外部世界开放了它的经济。中国经济体制中的这些基本变化将使发展新的可依赖的制度变得必要。”这里“基本变化”不包括()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C.现代化股份制企业制度的建立D.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4.(2013届浙江省衢州一中高三第二次检测)“采取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上述材料中所述“这一制度”指的是()A.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制度B.建国初期的农业生产合作社C.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体制D.新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D5.(2013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高三综合测试(一))图7反映的是中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一五计划的展开B.“大跃进”的影响C.文化大革命的影响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6.(2013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高三综合测试(一))列宁曾经指出:“国家资本主义,就是我们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范围的资本主义,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是同国家联系着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应当将之纳入一定范围的资本主义……”从性质上和做法上符合该材料的有()①斯大林体制及赫鲁晓夫改革、勃烈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②苏俄的新经济政策③中国过渡时期的经济政策④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政策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7.(2013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摸底考试)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8.(2013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起点考试)对联——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初,对联“看红旗,五星不定;扭秧歌,进退两难”可能出自()A.土地改革中的地主B.建国初期的工商业资本家C.“大跃进”中的农民D.“文革”中的知识分子9.(2013届广东省汕尾市高三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25分)通货膨胀,意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某一时期内,连续性地以相当的幅度上涨的状态。它对社会发展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欺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摘自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物价上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7分)材料二法币发行与物价指数表年月法币发行量(亿元)发行指数上海批发指数重庆批发指数1937年6月14.1l11945年12月1031973288514051946年12月372612642571326881947年12月331885235383401071948年8月66369464707054927000——摘自刘克祥、陈争平著《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946—1948年国统区产生恶性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10分)材料三1985—1989年我国物价指数上涨情况表年份1985年1986年1987年1988年1989年物价指数11.9%7%8.8%20.7%16.3%——据《巨变:1978年—2004年中国经济改革历程》相关数据整理材料四:从1988年8月中旬开始,各地先后出现抢购先兆,在上海,8月17日、18日,抢购的迹象已经明显,……从8月19日起出现全国性抢购狂。……银行门前提款的人拥挤不堪,上海银行告急。——摘自尹永钦、杨峥晖《巨变:1978年—2004年中国经济改革历程》(邓小平)在1988年5月19日说:“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决步伐。物价问题是个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去,物价都是由国家规定。”“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上一个大包袱,……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摘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四卷(3)依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物价变动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