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檀传宝第三章德育功能与德育的本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德育本质与德育功能•第一节德育的本质•第二节德育的功能第一节德育的本质•一、本原和本质•(一)本原•本原是万物的起源和归宿,是万物生灭的基础,也可以说是一种用以说明万物的“原则”。万物的本原也就是万物的“始基”。万物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变化,但本原本身是常住不变的,变换的只是它的性状而已。承认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的,称之为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是唯物的一元论,唯物主义都是一元论。•(二)本质•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自身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是由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构成的。一事物和他事物的区别取决于事物的本质。本质是事物的根本特征,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或共同的东西。•二、道德的本质•(一)道德的概念•1.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2.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是人们用来约束思想和行为,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行为规则。它是人们作为评价和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它反映了一定阶级、组织对人们的行为和相互关系的基本要求。•(二)道德的本质•1.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2.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3.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三、德育的本质•德育的本质功能是对于人的生活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一)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角度讨论德育的本质。•(二)从本质形成的角度讨论德育的本质。•(三)在教育内部与其它教育形态比较的角度讨论教育的本质。第二节德育的功能•一、德育功能的概念•(一)功能的含义•功能是指有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二)德育功能的含义•德育功能是德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正确地理解德育功能有助于理解德育的重要性,也有助于理解德育概念本身。•德育目的--想要德育干什么•德育功能--德育(本来)能够干些什么•德育效果--德育实际上干了什么•德育功能、德育目标、德育效果三者之间的逻辑--德育目标的确立必须以德育功能的科学定位为依据,对德育效果的评价也必须以德育功能的实现为基准。•德育功能与德育目标、德育效果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所以树立正确的德育功能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定。•2.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评价的形成。•3.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实践。•二、德育的主要功能•(一)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主要是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1、必须树立全面的德育功能观•2、要充分注意德育社会性功能实现的间接性•学校德育功能有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间接功能和直接功能之分。社会性功能实现的首要的中介环节在于学校德育通过系统本身影响、塑造好德育对象的品德或道德人格,学校主要通过德才兼备的“产品”去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3、文化功能是学校德育功能中的中介•学校德育本身是文化的因子,学校德育的核心功能在于传播伦理文化,使德育对象完成伦理、政治方面的社会化,同时,使之具有伦理、政治方面的能力。学校德育的政治、经济、生态诸功能均赖其文化功能的实现而实现。•4、“适应性”功能问题•在我国,关于德育的“适应”问题谈的很多,但依然摆脱不了不能适应现实的种种诘难。•首先,适应不是一对一的尾随,应是对社会现实继往的回顾、对未来的前瞻、并据此对当前现实的合乎实际的分析判断三者相统一的结果,任何取消一端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其次,学校德育对于社会现实的“适应”还有一个适应“谁”的需要的问题。学校德育起码要四种现实需要:一是适应作为类的一员的人的共同需要;二是适应特定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适应个体发展的需要;四是适应与学校其他平行子系统协同的需要。•(二)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所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个体性功能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性功能去空谈,社会性功能也需要以个体性功能为实现的中介。•1、德育的个体生存功能:德--得•道德观念、原则、规范看起来似乎是约束个体的异己的东西,然而它却能够使个体在社会性的生活中生存下去,同时也由于具有充分的社会性,个体才能秉承社会给予的力量,才能最大限度地生存下去,完成人生任务。•从类的角度看,伦理规范乃是人为自己立法,是内在而非外在的东西。“德福一致”的原则,道德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及其质量提高的。•2、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静--动•主要是指对个体品德结构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对个体人格的促进功能。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必须充分尊重道德学习个体的主体性;二是通过必要的规范学习和价值学习以形成社会理性。•3、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苦--乐•道德可以使个体实现某种精神上的需要,感到做奉献是一种人生幸福,是个体人生价值的提升,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是德育功能的最高境界和本质体现。(帮助别人--乐于助人--助人为乐)•(三)德育的教育性功能•1、德育的价值教育属性•赫尔巴特指出:没有无教育的教学。“教学”是知对知识的传授,“教育”则是对价值的引导。德育的教育性功能的实现实质上是整个教育活动精神本质的实现。•2、德育对智育、体育、美育等的促进作用•一是动机作用;•二是方向的作用;•三是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落实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必须注意:•(1)德育系统本身教育功能发挥的自觉意识的确立•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健全人格的塑造为己任,正人先正己。•(2)其次,打破教育与教学、“人师”与“经师”的阻隔,使教育与其它各育的关系复归其统一的原本。•由于没有无教育的教学,也就没有无德育的教育,没有不是德育教师的教学人员。应当使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发挥渗透到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环节之中,要实现这一目标,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一是提高教师的人师品质,二是实现“经学”与“人学”的统一。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