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省考申论模拟卷(二)(25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绝密★《申论》模考试卷姓名:准考证号:注意事项请在题本、答题纸上严格按照要求写好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请仔细阅读以下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3.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严禁折叠答题卡!※※※※※※※※※※※※※※※※※※※※※※※※※※※※※※※停!请不要往下翻!听候监考老师的指示。※※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1一、给定资料1.近年来,国家支持粮食生产的好政策一个接着一个密集出台,如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民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和重大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补贴等,以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然而,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和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等原因,依然致使农村土地撂荒面积与日俱增。记者在兴隆镇华光村看到,撂荒耕地随处可见。据村干部保守估计,撂荒面积达45%左右,并由季节性撂荒向常年撂荒转变。另外,龙结、配龙、发轮、罗泉这些资中县边远乡镇,有些村组的耕地撂荒面积达45-55%,不少村组仅有几户人家,连红白喜事都找不到人手帮忙,当地人称之为“鬼村”。龙江水库周围耕地撂荒面积达50%以上。留守的李大爷告诉记者,承包地距离住宅地太远,加上山高坡陡,劳动强度大,农资太贵,辛苦一年,不但没有收入,反而还要倒贴,撂荒是无奈之举。威远县的越溪、山王、连界、两河等乡镇,山高路远,土地零星分散,管理和耕作难度大,再加上一些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户耕种人工投入大、成本高,农民干脆弃种,有些村组的耕地撂荒面积达45%左右。市政协委员丁大荣分析说,内江属典型的川中丘陵区地貌,主要地形区海拔300-500米,这种地貌区河网发育差,土壤展现不足。由于历史和经济等因素,普遍道路基础较差,硬化率低,如东兴区,村组公路里程2500余公里,但硬化道路仅800余公里,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农业发展,致使撂荒土地持续增多,且越落后的地方,撂荒越严重。2.近日,仙龙镇通过采取限期恢复撂荒耕地等多项举措,合理利用撂荒土地开展春耕。今年春耕伊始,仙龙镇组织机关干部、村组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摸清各自区域的土地撂荒情况,向农户积极宣传惠农政策,调动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恢复撂荒耕地是应尽义务,限期恢复撂荒耕地。同时,依法推进并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减少撂荒现象。鼓励、引导撂荒农户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严格控制农户随意撂荒耕地,对无能力耕作的撂荒地,发动群众开展生产互助;对耕作条件差的撂荒地,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土改水,恢复耕作。“为合理利用每一亩耕地,我们加大对田、塘、库、堰的投入和整治,不断改善耕作条件;加大机插、机耕、机收、测土配方、病虫害防治等农业实用技术和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同时,引导农户大力发展蔬菜、食用菌、水产养殖、林下养殖等特色产业,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仙龙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道。23.昨日,由省治理荒漠化基金会、省防沙治沙办公室主办的“纪念第十九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遏制荒漠化,实现中国梦”大型宣传活动在兰州东方红广场举行。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省治理荒漠化基金会常务副会长刘杰华称,目前我市漠化土地面积19.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5.12%,沙化土地面积11.9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8%。全市有2.18万平方公里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而且我省大部分地区正在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和侵蚀。据介绍,河西走廊总面积21.5万平方公里,约占甘肃省总面积的一半,荒漠化土地358.4万公顷,其中流动沙丘101.1万公顷,半流动沙丘100.6万公顷,固定沙丘119.1万公顷,潜在荒漠化土地37.6万公顷,玛曲县黄河沿岸等局部地区沙化土地仍在扩展。土地荒漠化和沙化仍然是我省最主要的生态问题,虽然河西荒漠化地区植被目前总体上处于初步恢复阶段,但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稳定性较差,超载放牧、盲目开垦、滥采滥挖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人为破坏植被活动依然存在,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对植被恢复影响很大,防治投入严重不足,与实际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土地荒漠化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平均每年因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亿多元,持续治理土地荒漠化已刻不容缓。我国北方沙漠化发展较快地区与人口的过快增长有密切关系。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加上长期缺乏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造成了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出现了草场超载放牧、陡坡开荒、广种薄收、乱砍滥伐等问题。这些现象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构成了很大威胁,造成了土地生产能力的消退,从而加剧了土地荒漠化进程。自然生态系统有其本身固有的特点,在没有人类活动影响的前提下,其平衡不会失调。由于人类对其功能认识不清,长期违反自然规律进行生产活动,造成了生态恶化,大自然同样无情地惩罚了人类。如河北省坝上地区属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带,也是内陆河流域与外流域的交界带。这种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构成了景观生态和系统层次结构简单、食物链短、自我调节能力差的脆弱环境系统,这种生态系统很容易被打破。数十年来,由于对该区域的生态系统功能定位不准,其生产功能凌驾于生态功能之上,造成了坝上地区草原退化、载畜量降低、土地沙化严重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总量主要来源于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但长期以来,各地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缺乏科学性与紧迫感,浪费现象十分普遍,这些地区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了大面积土地荒漠化。据报道,就连全国绿化、防沙治沙先进单位的伊金霍洛旗,在地表植被覆盖率大于80%时,其地下水位仍低于20世纪50年代30m。水资3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植被因缺水而死亡,失去植被屏障的地表在风蚀活动的作用下逐渐产生荒漠化。人类需求和土地资源保护的矛盾始终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在发展经济和增加收入的同时,缺乏对土地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也是导致荒漠化土地发展的原因。人口增长和对粮食的需求,使耕地挤占了牧场,草原面积缩小;牧畜数量增加,使草场严重超载;草场超载的结果导致草场严重退化,加上牲畜的反复践踏,引起草原沙漠化的迅速发展。农牧交错区群众长期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使土地得不到很好的保育,土壤的贫瘠加速了荒漠化发展,并形成恶性循环。另外,个别地方政府在指导当地经济建设中也同样缺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的做法也较普遍。4.最近五年,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大,以及农业结构调整频繁,中国耕地面积净减少了600万公顷,由2000年10月底的12827万公顷减至2005年10月底的12208万公顷,年均净减少耕地123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由2004年的0.094公顷降为0.093公顷。这是国土资源部2005年度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公布的最新数据。当前,中国人口还在以每年8‰的增长率继续增长,而同时,耕地却以每年3‰的速度逐年减少。如果这种减少再继续下去,必然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加深,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起来,乡镇企业大幅增加,新的企业、厂房、公司及住房等建筑正如雨后春笋般地林立起来。新的建筑的建造需要新的地基,毋庸置疑,事实上,通过拆除旧房来充当新建建筑的地基的情况是很少的。因为在广大农村地区不需要如此的浪费资金的投资。高大的建筑需要好的地基,占用的土地大多是农村良好的耕地。如今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看上去不再是那么的合理,而显得有些让人煞费神思。因为这与我国的传统人口观念和伦理道德是有些差别的。现在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大多是些具有老、弱、病、残等特征的人群。那么,那些农村青壮年都去哪了呢?农村的大多数青壮年大多跑去了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选择了务工、经商及创业等。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导致农民们不再拥有去征服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的群体力量。因此他们选择放弃了部分耕地,特别是旱地。从前,“温饱”问题一直是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重中之重,乃至整个中国社会问题的关键。杂交水稻的种植和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业单产量,这就首先解决了广大农民的“饱”的问题。这样,农民们就不需要通过增扩种植面积提高产量以维持生计。随着国家对科学技术4的重视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我国科技在近些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同时也使得与以前同样的土地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对劳动力质的要求也大大降低。比方说,有一担一百多斤的重物需要搬运,照以前的话,必须要青壮年才能完成。但如今有了运输的工具,就没那么的要求了。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他只要懂得操作运输工具的技能就可以将它完成。物种的优化(以现代生物基因技术为代表)、水利设施的完善等因素都大大提高了农业单产量,如此,农民们就不需要扩展耕地,反而这还使得他们放弃了不少耕地。工业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生态环境的恶化又对全球气候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这在近些年来尤显明显。诸如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等反常的气象灾害都与生态环境的恶化息息相关。气象灾害往往与地质灾难联系在一起。气象灾害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同样地质灾害也可能会引发气象灾害。这两种主要的自然灾难对耕地具有毁灭性的破坏。例如,在某山地丘陵区,由于气候反常骤降历史罕见的暴雨,从而引发泥石流、塌方和滑坡甚至地震等地质灾害。山地丘陵区的耕地多以梯田为主,万一发生诸如此类的灾害,那么会对当地的耕地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但纵观近些年的情况,诸如如上较为重大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发生并不罕见。5.新华网广西频道4月10日电(记者张周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最近出台《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将耕地和基本农田首次纳入市县政府“一把手”考核内容,对考核不合格的地区,国土、监察部门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考核办法中三条“红线”体现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自治区下达的耕地保有量考核指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自治区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考核指标;各类非农建设经依法批准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后,补充部分的面积和质量不得低于已占用的面积与质量。同时符合上述三项要求的考核认定为合格。记者了解到,广西最近5年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前广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354.6万公顷,占全自治区耕地面积的83.5%。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措施,广西已经实现了连续6年耕地占补平衡。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防止以新农村建设等名义圈地、违法批占土地特别是耕地,要切实加强执法监察,对违法违规侵占基本农田和以租代征等形式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违法行为,要坚决查处。这是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日前在调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表示的。5新华网贵阳3月4日电(记者周芙蓉)“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将继续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采取有力措施,重点保护基本农田,开发整理耕地和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00万亩以上。贵州是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其国土总面积中山地和丘陵地貌占92.5%,山间的小盆地仅占7.5%。据国土部门测量,全省连片超过万亩以上的大坝有47个,是贵州省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和农业生产基地。“十一五”期间,贵州将47个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的基本农田纳入省级重点保护范围,开发整理耕地和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00万亩以上,每个县每年至少建成一个500亩以上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确保全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1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60万公顷。到“十五”期末,贵州省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392.8万公顷,“十五”期间年年实现在建项目占用耕地占补平衡。6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