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学院:财政金融学院专业:金融专业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2010年11月18日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以多种所有制形式为特征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的中小型企业比率达到99.8%,4200多万的中小企业创造了60%的GDP和50%的税收;此外,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岗位。1这表明中小企业已经逐渐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所以能否引导这股力量持续、健康、高速的的发展,与中国经济未来的繁荣息息相关。但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特点及问题使得银行形成了对大企业“争贷”而对中小企业“惜贷”的状况。而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中小企业成分复杂,金融机构无法确定扶持重点。二、部分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差,贷款风险大。三、部分中小企业信誉差,降低了银行向中小企业增加贷款投放的信心。四、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低,发展目标不明确。五、中小企业区域发展差异大,呈现东南强西北若的现象。而作为中小企业主要融资对象的商业银行,其作为一个市场主体,经营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而且这种利润最大化必须建立在风险最小的基础上。又由于我国银行业目前的主要工作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逐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从而产生了中小企业资金需求迫切与其融资困难的矛盾。因而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有助于促进中小企业向上健康发展,从而为国家和地区的经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拉动作用。这也是作者选此课题的目的和现实意义。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状况:(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目前,在关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研究上国外学者成果颇丰,有了一批中小企业融资的成功经验,很值得国内借鉴。其中以美、英、德、日等西方国家为代表成绩最为突,其理论观点主要有如下几点。由英国麦克米伦等人提出著名的“Macmillan缺口”,它是指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金缺口,认为资金缺口得不到弥补将限制许多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TheFinancialProblemofSmallBusiness》一书中认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需要三种类型的资本:固定资本、永久性营运资本和临时性需要的营运资本。其中固定资本和永久性营运资本来自自有资本以及债券融资,临时性需要的营运资本这是通过向银行申请贷款来获得,她的可得性程度取决于货币、资本市场的状况。由于当时的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境主要是资本和贷款问题以及企业管理者获取外部资金的能力弱。所以书中认为有两个主要因素。1、银行需要对气象小企业贷款与大企业贷款所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2、在经济萧条的背景下,银行信贷市场的运营状况是否有效。Osborn在企业的生存环境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认为,小企业是美国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必要对他们的生存提供均等的机会,在营造有力的氛围的同时要反对大型企业的规模扩张过度;通过增加小企业的产却资本、借贷资本以及进行税收调整等措施来保护他们目前在经济中的净值低位;而且认识到小企业所面临的限制以及他们对整个经济的重要性,有利于未解决他们的主要问题提供帮助。对于中小企业如何为其营运资本进行融资,Andrews等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进行了阐述,他们认为小企业要获得氤氲资本的渠道主要有:1、通过新的融资季后和融资模式。微小企业同工贷款的新机构具有这样一个必要特征,即他们在货币资本市场上拥有利用一系列金融资源的能力,而且这些新机构度当地市场主体的经营状况的熟悉程度是外来银行所不能比拟的,这主要由于他们能够更熟练更有效地去管理给小企业的贷款,以及能够更加了解这些企业的市场前景。这也揭示了为什么一些在外来银行看来没有很好信誉的企业却能够在当地银行贷款市场上获得信贷融资的现象。2、商业银行,通常情况下,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能够得到的贷款数额所占的比例很小。3、其他金融中介机构以及政府支持。在所有其他金融机构当中,抵押贷款机构是最重要的,此外,这些金融中介机构还包括人寿保险公司,他们主要为此类企业提供短期融资;而振幅对此类企业提供的贷款类型为中期贷款,主要用于满足他们对营运资本的需求。4、企业间的融资。企业间的融资主要是指在非金融企业之间一家企业对另一家企业的信用展期,通常是从大型的卖方企业对小型的买方企业提供商业信用。这类融资方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a、贸易信贷;b、应收账款融资和底价协议;c、其他的形式,如通过签订正式债务工具的方式,以此工具作为贸易成对票据来实现非金融企业的资金融通。更重要的是,作者在文中证实了贷款机构通过利用那些在小企业中存量相对风雨的资产作为对丰裕的资产作为对其贷款的担保,以此来降低小企业的贷款风险是有效地,并且贷款机构的发展形式以及其贷款行为已经过得比较大的进步。在利率管制方面Jaffee和Modihani提出的理论认为:银行的信贷攻击曲线有标准的利率最大化原则来决定,如果银行可以成为一个完全的垄断者,并且对于每一笔贷款都能够实行分别定价的话,那么中小企业就不会收到贷款约束。由于政府的利率管制,商业银行还不能对中小企业根据其分先状况实行差别定价,对于不同的借款者不能索取不同的利率,而只能索取一个介入每个借款群体中坐高和最低利率之间的利率,贷款利率就有可能低于银行的意愿资金供给利率,这样就产生了中小企业贷款约束。Beston和Smith的研究认为: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金融中介机构往往偏好较大的企业发放贷款,而不愿给中小企业贷款,这是因为给大企业贷款的品均运营成本较低,对于民营中小企业来说,利率管制最大的害处就是银行的“惜贷”甚至是“拒贷”。Ordover和Weiss证明,在不对称信息信贷市场上,如果政府从利率上禁止银行对某一借款阶级拒贷,那么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就会提高;相反,如果政府对银行非理性的拒贷行为放任不管,其结果只会造成社会福利的大量损失。在中小企业融资研究领域我国学者亦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热情,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工作,并且成果颇丰。国内近年来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点。林毅夫、李永军和张杰在《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一书中提出:我国现有的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题的、高度集中和垄断的金融体制,天生就不适合、和不可能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是地方性的金融机构会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在长期的合作中对地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比较了解,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了中小金融机构和中小民营企业的共同合作,合作组织中的中小企业之间会实施自我监督,这种监督毕竟融机构监督更有效,成本更低。李扬和杨思群在《中小企业与融资》一书中认为:如果某些银行有了了解中小企业信息的优势,这些银行就能更多向中小企业贷款。在现实中的地方中小银行就具有这种优势,因此发展地方性中小银行可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钟朋荣在《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提出“三小”理论即小银行、小股市、小担保公司是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基本途径。因为“三小”与民营中小企业有天然的相容性。提出了发展与民营中小企业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积极推进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与方式,进入股市、发展“二版市场”,进行股权融资等措施。民营中小企业难攀国有商业银行的高枝,中小金融机构难登大型企业的宝殿,二者门当户对,互补有益有利。途建军分析了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与金融支持之间所存在的障碍,认为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大且成本高、中小企业抵押及担保落实困难、金融结构体系不完善、国有商行经营管理体制安排具有双重性以及中小金融机构定位不准确阻碍了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融资。陈红艳、许长新从“柠檬市场”的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形成机理,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无法了解企业投资项目的成功概率等原因使得银行不能识别企业风险的高低,使得银行减少对其的信贷或者退出该市场。此外,许多低质量的中小企业通过积极申请贷款或者寻租的方式来获得信贷,使得低质量的中小企业驱逐高质量的中小企业,形成“劣驱良”的“柠檬”现象,最终对中小企业形成“信贷紧缩—不良贷款—信贷紧缩”的恶性循环。唐建新和陈冬将信贷市场分成城市地区和县域地区这两方面来进行考察,通过比较两个不同地域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得出县域的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要高于城市地区的结论,也就是说,相比于城市地区的中小企业而言,县域的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更大。总结研究中外学者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成果,拓宽了作者对于本课题的研究视野,极大的帮助了作者定性的研究本课题。参考文献:【1】陈晓红等: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与信用担保【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王宁:企业融资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3】俞建国:中国中小企业融资【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4】陈海谊: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06。【5】罗晓芹:略论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问题【J】,经济体制改革,2004,(4)【6】陈宏辉:信用担保:化解中小企业信贷难题的关键【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1【7】]张晓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现代会计,2007(4)【8】赖小民:缓解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思考【J】。中国金融,2009(2)【9】马利利: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7)【10】李娜: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当代经济研究【J】。2007(2)【11】李志赞:“落民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2】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1(l)【13】刘曼红:《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4】李红霞:《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15】胡光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2006年4月。研究内容与方法(包括实验设计):论文结构框架及主要观点前言第一部分:中小企业概述(一)中小企业的定义(二)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第二部分:中小企业融资现阶段分析(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二)中小企业融资难自身造成的问题(二)现阶段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不利因素第三部分:中小企业融资对策(一)企业自身拓宽渠道(二)加强地方性中小银行建设研究方法:一、定量研究法:通过收集统计不同地区中小企业融资资金规模和与其合作的银行规模,确定企业融资的资金范围以及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最为紧密的银行所具有的规模大小。二、个案研究法:通过对比中小企业融资领域的成功例子分析其成功的特点和不足。三、定性分析法:通过所收集到的中小企业融资资料社会定性分析企业融资所需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关键难点及拟采取的解决措施:融资的解决对策及其案例分析由于不同企业在融资时的时空差异性不同所以面临的问题也不相同,如何定性给出一个相对全面的解决对策是本题的难点也是关键点。本题的解决措施是通过查阅近年来企业融资的成功典型比较分析,通过与导师进行深刻的讨论解决此问题。论文工作总体日程安排:2010.10.1——2010.12.08选题,写开题报告,开题答辩2011.04.01返校2011.04.01——2011.05.10写作论文初稿2011.05.11——2011.05.18第一次修改论文2011.05.19——2011.05.22二次修改论文2011.05.23——2011.05.27定稿2011.05.31——2011.06.12论文答辩,教师评定指导教师意见:签字:年月日开题报告会专家组意见:组长签字: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