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让学生去发现、去研究,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新课标教育理念,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要构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过去的“权威”位置,转换成组织者和引导员,指引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体会学习知识的快乐。二、教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都离不开环境对他们的影响。那么,生物又是怎样适应和影响环境的呢?教材是按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两部分编写的。第一部分出示了几幅图片,试图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理解生物的生活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第二部分是让学生通过“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理解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最后总结: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这样设计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由于学生刚进入初中一年级,比较缺乏生态学理论知识,虽然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手段和利用多媒体,认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所以该节在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虽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学生而言,《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这个探究实验仍有较大的难度,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概括表达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老师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教学重点与难点: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2、“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三、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的要求层次、本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及以上分析,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2(一)、知识目标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2、能够选取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3、理解生物可以影响环境甚至可以改变环境;4、初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二)、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及表达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2、尝试学会探究实验的过程,初步掌握测量和统计的方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3、初步尝试同学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3、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4、初步学会用辨证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四、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节课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达成教学目标,形成学生的能力。课前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把不同层次的8名学生编成一组,确定组长一名,记录一名,交流发言代表一名。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教学,用讨论法进行交流分析的形式来突破,教师让学生看图“为生物找个家”,小组共同完成。教师在各组开展讨论前要进行引导。首先,结合自己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运用以前学过的观察法,认真、仔细地观察、总结该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并记录下来。其次,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第三,观察后,小组要进行讨论:猜想它们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与这种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哪些。第四,每组集体讨论后,一个人执笔,将大家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并选举代表向全班汇报。第五,汇报者的发言要简单、明了。(通过交流,提高了学生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理解的能力,达到了让学生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是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的目的。)本节的探究活动侧重训练学生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教学上分三3步走:第一步,教师在课前带各小组同学在校园内的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完成实验,整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探究实验的过程,初步掌握测量和统计的方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小组同学分析处理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第二步:上课让学生表达和交流,分享实验成果。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报告应给予评价,以利于提高学生对探究活动的重视程度;第三步:回归课本,完成讨论。(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探究课题。教师连续展示精心挑选的美丽的自然风景画,然后向学生提问:看完这些画,大家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美丽?舒服?如果身临其境会怎么做?……)教师用语言来激发学生对自然界和谐美的共识:每当人们提到辽阔的草原,就会想到绿草和牛羊;提到茂密的森林,就会想到悠然自得的小动物;提到浩瀚的海洋,就会想起海洋中斑斓的海底世界和海面上飞翔的海鸥……但是,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牛羊在水里泡着、鱼在树上挂着、鸟在地上躺着,我们会觉得很不舒服,认为是不和谐的。实际上,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就像鱼类具备鳃可以在水中呼吸,鸟类生长有翅膀可以在空中飞行一样。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设计意图: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兴趣,引出课题。(二)创设情景,探求新知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讨论:多媒体课件,分别出示骆驼、沙漠、海豹、北极图片,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完成“为生物找个家”,并说明理由,记录在学案上。设计意图:题目比较浅,首先让中下层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激起学习的兴趣,而且讨论创设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可是思维发展的肥沃土壤,也是我的课堂风格,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充满灵性的。同时,让学生初步有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意识,为下一个讨论做铺垫。(2)资料分析:多媒体课件,分别出示①沙漠中的骆驼②沙漠中的骆驼刺③寒冷海域中的海豹④旗形树的树冠四个图片资料),并结合课本19页的相关内容。4第一步:让学生观察四幅图片,引导从“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间的联系展开小组讨论并完成学案相应内容。第二步:启发学生尝试找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鼓励学生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起竞争意识。)第三步:媒体呈现配有介说词的图片,如:蝗虫的保护色;尺蠖的拟态等等,让同学们认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具有普遍性的,这种适应是生物通过漫长的年代,不断与环境磨合,自身不断进化、生存下来而形成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设计意图:回归课本,学案设计以填空题的形式,达到简单完整地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对环境相适应的观点的目的。对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便提,以后高中会学到。第四步、巩固练习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们分析生物如何适应环境,并完成学案部分内容。1)鱼的身体左右侧扁,呈梭形,具鳍→对水的适应2)仙人掌的茎厚实多汁,叶变化成叶刺→对干旱的适应3)虎豹等猛兽等都具有锐利的牙齿和尖锐的爪→捕食的适应4)鹿、兔、羚羊等动物奔跑速度很快→躲避敌害的适应总结: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都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设计意图:巩固知识,并带出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观点。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过渡问题:那是否生物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呢?生物本身对环境有没有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1)《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实验第一步(课前准备):课前让学生亲身探究实验。课前教师亲自带各小组学生在校园完成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并完成下表。裸地草地灌丛早中晚设计意图:这样安排体现1)有做事的过程;2)有明确的目标;3)有明确的结果;4)使用语5言传达信息;5)体现过程的真实性。这是任务型教学的五要素。学生从“做中学”中亲身验证了植物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有利于认识生物是可以影响环境的。第二步:(本节课)课堂上各小组间进行交流,分享实验结果。让同学交流课前布置的探究植物影响空气湿度的测量结果,教师帮助同学通过实物投影投影出来,并向全班同学报告实验结论。交流过程中,同学们可以说说探究过程中发生的趣事,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比各组的实验数据,发现误差较大的数据。设计意图: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过程是比结果更重要,但在这儿,由于结果涉及到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应以激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在探究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问所解均在讨论与交流、批判与质疑、经验与享受中展现出来,不时碰撞出思想火花,不仅会使他们感受和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掌握探究方法和策略,而且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他们掌握了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多种方法。第三步:回归课本,讨论完成思考题1)为什么测量时要选择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这样三个环境的空气湿度?2)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的湿度会有什么区别,请作出假设。3)测量时能把干湿计放在水边吗?测量灌丛时,能把干湿计放在地上吗?4)在记录数据时,每次应多记录几组数据,算出平均值后,作为测量的数值,为什么?5)分析表格并进行讨论:裸地草地灌丛早中晚(1)比较早晨时三处测得的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2)比较草地一天早、中、晚的空气湿度,能说明什么问题?6)举例:教师拿其中一组同学的数据来画一张曲线图,让学生学画图。结论: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这就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2)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a、地下耕耘者是哪种动物,它对自然界有什么益处?b、为什么我国开发西部强调要退耕还林和还草?从生物对环境产生的作用这个角度来认识生物的存在确实影响着环境。6(3)让学生尝试举例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生活中的例子。设计意图:加深并及时反馈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并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3、技能训练教师出示猫、兔的双眼位置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从中发现问题。在完成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设计意图:这是新教材的一个别有用心之处,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优势。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看谁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培养思维能力。4、巩固练习1)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2)樟树上下相邻的叶片互不遮挡,能使每片叶都尽可能多地接受阳光的照射,这种现象可说明()。A.环境能适应生物B.环境不能影响生物C.生物能适应环境D.生物不能影响环境3)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4)各种动植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野鸭趾间有蹼是对()生活的适应。A.沙漠B.水中C.陆地D.空中5)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地球土壤层的形成,为动植物在陆地上定居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这说明()。A.生物不能改变环境B.生物能改变环境C.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D.生物能改变环境,而环境不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