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2011·福建高考)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图表示的是()2.2010年11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农业的决定》出台。该决定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将树木、农作物秸秆、林业加工残余物和各类有机垃圾等生物质所蕴藏的能量,转化为常规可再生能源,如燃料乙醇、沼气、生物柴油等就是生物质能产品。下列关于生物质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展生物质能可降低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耗B.发展生物质能成为开启新能源时代的一把“钥匙”C.发展生物质能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抢占“绿色经济”制高点的一件“利器”D.发展生物质能实际上实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3.(2011·海南高考)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D.-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4.(2011·东城模拟)下图表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此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从外部引入消费者4可能会使生产者2的数量暂时增加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之和D.组成消费者的各种元素返回无机环境都需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5.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6.(2011·海南高考)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二、非选择题7.(2011·广州一模)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回答:(1)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氧化塘中的风车草、圆田螺、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2)植物细胞吸收的磷酸根离子用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________。氧化塘后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前部的________。(3)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4)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除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____________,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011·四川高考)图A为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有人向小岛引入一定数量的卷尾鬣蜥(主要以沙氏变色蜥和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为食),跟踪调查该生态系统及其对照组的变化,发现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较大(见图B),而其它生物数量变化相对较小。请回答下列问题:图A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图B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种群密度变化(1)沙氏变色蜥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其与卷尾鬣蜥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2)引入卷尾鬣蜥后,沙氏变色蜥的主要活动范围从树基部向上转移,而网蜘蛛的织网位置略有下降。此现象表明生态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_______发生改变。(3)引入卷尾鬣蜥后,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结合其它生物的数量变化信息可以看出,小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侍相对稳定,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________能力。答案与提示1【解析】依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逐项分析:若甲为消费者,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释放到CO2库,CO2库中的CO2又可以通过生产者(丙)的光合作用固定到有机物中,消费者通过摄食,碳元素又可进入消费者,故A正确;若甲为血浆,根据题意中的箭头指向分析乙不可能为淋巴,故B错;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分解者(丙)中的能量不可能被消费者(乙)利用,故C错;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乙应为垂体,丙为甲状腺,故D错。【答案】A2【解析】传统燃料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可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从而降低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耗;生物质能归根结底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因此发展生物质能成为开启新能源时代的一把“钥匙”;农作物秸秆、林业加工残余物和各类有机垃圾等如果不转化为可再生能源,通过燃烧或自然分解,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造成温室效应;生态系统的物质可以循环,但能量不能循环利用。【答案】D3【解析】南极冰藻由硅藻等多种藻类植物组成,故A错误;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磷虾数量减少,必将导致企鹅数量减少;-2~2℃范围内,随环境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强,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答案】A4【解析】群落由系统中所有生物组成;消费者4数量的增多会导致消费者2数量减少,使生产者2的生存压力减小,生产者2数量暂时增加;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光能、化能自养生物在内的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消费者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将部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返回无机环境。【答案】D5【解析】①是流入兔的总能量,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的成分,获得的能量不在统计的范围之内。②/①的比值代表兔→狐的能量传递效率。③是未被兔消化的食物残渣(草),④是未被狐消化的食物残渣(兔),因此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答案】D6【解析】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优势种在不断变化,故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次生演替的速度较初生演替的快;包括围湖造田在内的人类活动均影响群落的演替过程。【答案】D7【解析】(1)输入池塘的能量有光能和厌氧池中的未被彻底分解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2)植物细胞中含P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核酸。因氧化塘前部微生物分解厌氧池输入的有机物而消耗溶解氧,在后部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故后部溶氧量较高。(3)若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过高,则厌氧池中的微生物就会因渗透作用大量失水而死亡。(4)挺水植物通过与藻类竞争矿质元素和光而有效地抑制了藻类的生长。(5)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故一次性注入氧化塘的废水不能过多,控制废水进入氧化塘的流速还可以使植物充分利用其中的矿质元素,使出水口的水质达标。【答案】(1)太阳能和化学能生物群落(2)核酸高(多)(3)微生物失水过多死亡(4)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并能与藻类竞争矿质元素,影响浮游藻类正常生长(5)无机盐被充分吸收自我调节能力有限8【解析】分析该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及卷尾鬣蜥的捕食对象知:沙氏变色蜥处于第三、第四两个营养级,其与卷尾鬣蜥构成了捕食和竞争关系;沙氏变色蜥与网蜘蛛活动范围的变化,属于群落垂直结构的改变;由于卷尾鬣蜥的捕食,网蜘蛛的天敌沙氏变色蜥的数量减少,通过对食物链“植物→较小的飞行草食动物→网蜘蛛→沙氏变色蜥→卷尾鬣蜥”中各种生物关系的分析可知,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最终达到动态平衡,体现了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答案】(1)三或第四竞争和捕食(2)垂直结构(3)先增加后减少,最终达到平衡一定的自动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