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首季中国经济数据十大解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6年首季中国经济数据十大解读正文手机网浏览财经资讯点击查看每日交易策略来源:中国基金网作者:白明2016-04-1806:18:02中金在线微博微信加关注扫描[中国基金网18日讯]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数据,与事先许多人的预测结果差不多,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这一增速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6.8%,为近些年来最低,距离2009年上一个低点的出现已经过去7年之久,差不多是28个季度没有看到过这么低的增长率了。对此,我有以下十个方面的看法与大家交流。第一,与2015年二、三、四季度的7%、6.9%、6.8%相比,2016年第一季度的GDP同比增长幅度又下降一个百分点,基本上是一个季度下滑0.1个百分点。这样看来,中国经济在谋求“软着陆”过程中下跌姿态平稳是显而易见的,关键在于是否可以就此止住,否则,“软着陆”只见“软”而不见“着陆”。那么,就不是“稳增长”而是“稳减速”了。由此看来,今年后三个季度最好别掉下6.5%,即使偶尔掉下一次,全年也能不低于6.5%。现在看来,止跌虽有希望,但无十分把握。当然,如果单纯围绕着某一个目标“千方百计”,那么,不要说6.5%,就是7%或8%的经济增长率也并不是没有可能见到,曾经这种现象也出现过,但这么做却与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初衷不一致,后遗症会有很多,如通货膨胀、损害生态环境、能源保障难度加大、基础设施不足等诸多方面压力,因而为确保某一经济增长目标而过度“千方百计”并不可取。第二,虽然6.7%的经济增长率意味着进一步降速,但毕竟没失速,更没失控,否则,IMF也不会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值上调0.2个百分点。事实上,党中央、国务院早已充分认识到“稳增长”的重要意义,不仅下手时机适时,而且措施到位,力度拿捏得当。正如李克强总理曾经做出的比喻,骑自行车过快与过慢都容易摔倒,一定要保持中国经济的适当增长速度。第三,与年初许多人心里没底相比,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的确起到一点点减震效果,但更要看减震的力量由何而来,现在看来货币政策出了不少力,降准外加降息,表明短期内中国经济的“稳增长”还离不开投资驱动,贷款规模明显扩大。不过,如果过度依赖投资、依靠货币政策,也会加大未来稳物价的压力,宜适可而止。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8%,通缩压力看起来虽有所缓和,但与居民消费关系很大的猪肉和蔬菜价格却有较明显上涨,猪肉价格上涨24.1%,鲜菜价格上涨27.3%,“稳增长”过程或许会更加投鼠忌器。说到这里,我并不一概反对在需要救急的情况下适度靠投资配合宽松的货币政策去刺激经济。事实上,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时白宫也曾经出手拯救通用汽车公司,我们在防止经济滑向“硬着陆”时为什么不行?就如同抢救病人生命之时医生是不会过多考虑病人的牙痛、脚气、皮肤过敏等非致命病症的,我们在“稳增长”时也需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只不过出手完毕后要懂得何时住手。第四,与以往工业增长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先导作用不同,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放慢更为明显。2016年一季度的工业增加值只增长5.8%,比2015年全年回落0.3个百分点,说明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制造业成长状况仍令人不敢丝毫掉以轻心,这可是中国经济的“当家菜”,马虎不得。除了注重工业增长速度外,更要关心工业成长的质量。老实说,现如今我国工业发展的质量有喜有忧。一方面,一季度的工业生产质量有令人欣喜的一面,如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2%和7.5%,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4和1.7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工业生产质量也有令人担忧的地方,如一季度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1%。第五,第三产业发展稍快,但也只增长了7.6%,短时间内还看不出内在发展质量提升。实际上,第三产业也有虚实之分,虚拟部分要体现出为实体经济服务,为经济转型升级服务,而实体部分则要体现出为就业服务、为民生服务。应当看到,我们在发展服务业问题上还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在某些难事上既要服从道理,又要正视问题,争取利大于弊,例如处理好电商发展与防止假冒伪劣关系、维护出租车市场秩序与体现专车服务便利性关系、确保道路交通安全与快递业发展之间关系等诸多问题。实际上,我们的服务业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这一点外资看得很清楚。从今年第一季度利用外资情况来看,投资于服务业的项目金额是投资于制造业项目的大约两倍之多。事实上,我们在养老、医疗健康、娱乐、影视、软件开发等领域的服务业发展上欠账很多,机会也更多。第六,外贸下降,让投资和消费这两匹马有些“过劳”。一季度,进出口总额52144亿元,同比下降5.9%。其中,出口30123亿元,下降4.2%;进口22021亿元,下降8.2%。尽管有些外部环境我们不可控,但我们自己也有适应能力的问题,毕竟产业结构升级是国家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基础,更关系到在未来的国际分工中能否摆脱对于传统竞争优势的过度依赖,形成新的竞争力。第七,更要重视转方式与调结构为经济贡献多少增量,现在虽然能看到很多创新,但却看不到创新驱动,更看不到持续的、内生的经济成长点。应当注意,从资本驱动、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来看,创新与驱动国民经济之间因果关系并不紧密。尽管从创新到驱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不会立竿见影,但还是需要强调有的放矢。否则,创新投入很可能会“打水漂”。总的感觉是,现在在科技创新上炒作概念的多,下功夫进行研发的少,一些看似新的热点也只是中看不中用,而在有些所谓的高技术产品、高科技产业中,技术要素的实际贡献力度并不大。第八,各种金融风险因素依旧困扰着经济,股市、债市、楼市、汇市等领域,不仅都存在原发病灶,也有交叉感染的路径与环境。除了大量的地方债需要消化外,各种民间债务关系也“理还乱”,可能会出现问题。一旦因资金链断裂或者跑路、抵押物贬值等情况诱发系统风险暴露,不仅会殃及更多金融机构与投资者,而且会对金融体系乃至实体经济带来冲击。中国的证券市场在去年暴跌的基础上,今年年初又闹了两回熔断,投机气氛大于投资气氛,无助于发挥股市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汇市的问题则是体现出两难,贬值过度不利于强化对人民币的信心,无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继续升值则不利于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改革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基础上维护汇率的相对稳定的确不容易。至于楼市,既是民生问题,又是稳增长的抓手,还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平衡这几方面利益不容易。尽管房地产市场重新活跃,但冷热不均。3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仍高达735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1%。为此,当前更需要强化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分类指导,一线城市要体现严格限制,二线城市要讲究平稳有序,三、四线城市要强调健康发展。第九,资源环境、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食品安全、能源保障、交通拥堵等问题将继续是经济发展的难点。这些都是老问题,但在“稳增长”过程中也可能会被拖成大问题。现在“稳增长”是当务之急没错,但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大,上述问题就越不能拖。一旦因此而出了事情,很可能会较大尺度超出经济问题的范畴,届时解决起来更有难度。第十,收入分配与经济成长需要再次匹配,形成新的良性互动关系。在经济成长比较快的时期,收入分配问题或许能够被较大的增量所掩盖住,而现在经济增长放慢,没有那么多增量的“蛋糕”去进行利益平衡,收入分配改革就显得刻不容缓。当然,收入分配改革是技术活儿,既不能够拖延而导致居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消费能力不足,又需要兼顾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毕竟转变对劳动力资源的过度依赖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这一次中国经济没有像以往那样取得“开门红”或许短时间内令人不太适应,但从求实效、讲品质的角度来看,如果在GDP增速上能显示出“开门红”固然好看,但不能刻意追求。事实上,暂时的“开门红”并不一定能够代表以后的日子就能够永远红红火火下去。今后中国经济发展还是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多下功夫,让中国经济成长在更高水准上获得新的内生动力。如果因此而让中国经济在“十三五”期间获得一个良好的“收官”,应该是既中看,又中用。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