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学贵以恒1第二讲:高考作文的审题与命题一.小、准、新的角度(一)审题1.审题的方法首先要仔细研究作文命题,反复揣摩命题者的意图,进而明确写作的各种要求。(1)分解试题:对作文试题作适当分解,以求对作文要求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不致因遗漏而偏离题意。一般来说,一篇作文试题可分解为“标题”、“材料”和“注意”三个组成部分。当然,不是每年每道作文题都必有这三个部分。但作文要符合题意,就必须对试题组成的各个部分作准确、细致、全面的审理。只有这样,考生在行文时,才能不折不扣地按要求表述,否则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2)找关键词:在上面三个部分中寻找关键词(或词组)关键词是试题中的重点,就像人的眼睛,文章该写什么,甚至该怎样写,都可以从这个词中看出.同时在寻找关键词的过程中,试题的各种要求都会变得简单明显,容易让考生在紧张的考试中把握。例如2015高考上海卷作文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材料中的坚硬、柔软、和谐都是关键词,要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主旨积极,符合要求,同时所写内容又在材料范围之内。上海一考生的《温柔着倔强》应该是审题立意的典范。也许每个人都是双重的性格,有活泼有感伤,有温柔有倔强。一个人内心是需要坚硬的,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当代,风情万种的林黛玉本就难以生存,薛宝钗那样雷厉风行的人才可以独当一面。这个发展迅猛的社会,竞争不断压力不减,你不坚强,脆弱根本没人管。受了委屈,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工作的不顺利等等,都需要自己慢慢消化,外面不会有人宠你照顾你,这个时候不坚强,不让自己变得坚硬起来,便只有淘汰的份,即使淘汰,也不会有人给你半分怜悯半分同情,在这个社会,能依靠的也只有自己,都市里的生活与竞争,已经远远超越人们承受的极限,前段时间往上特别流行的一句话说,不管晚上经历了怎样的泣不成声,明日醒来世界依然车水马龙。没人管你背后的辛酸与无辜,没人会管你内心的挣扎与无助。在此种境地,你不坚强,脆弱给谁看?哭几声是不是一起哦饿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当然不可能,这个社会,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坚强的人们的存在,才日益快速发展起来。然而,一个人坚强的久了,生活似乎慢慢就会演变成一种机械化,机械的上班,搭乘公交地铁,下班回家,吃饭,睡觉,一切索然无味,寡淡的几乎将人逼疯。这个时候,你还会因为听到一首好歌感动的热泪盈眶吗?你还会跟着电影里主人公命运的起承转折或哭或笑吗?上班的路上看到活泼的小学生们蹦蹦跳跳的手拉着手上学,还会不自觉的露出欣慰爱怜的微笑吗?如果你还会,说明你内心还温柔着,你的生活没有被这种所谓的都市规则彻底掩盖。因为温柔,会为一只猫感动,会为一只鸟驻足,辛苦繁杂的生活过后,偶尔还能享受生活的浪漫,于是一切就不会只是枯燥无聊,会发现这个世界是有童话存在的。每个人都想尽力过得好,开心一点,无忧无虑一点,单纯一点。无所谓温柔也无所谓倔强,一个人呆着时,听点音乐打发一下时间,悠扬的旋律缓缓围绕自己,投入整个身心去感受去体会音乐里的世界。静静的感受自己的世界,与朋友聚在一起时,跟着大家伙起哄热闹叫嚣,仿佛生命就在于这样疯狂的折腾,乐此不疲。从朋友那里听过这样一句话,说,有时候一句话就能让我们泪流满面,有时候也发现自己咬着牙已走了很远的路。泪流满面是因为内心还温柔,咬着牙走了很远的路是因为依然倔强。对于这以后遥远的未知的生活,我们温柔地倔强。大道至简学贵以恒2【阅卷老师点评】在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在一个“嘻哈”盈耳、“娱乐至死”的年代,在一个自负与自卑并生、无所谓与有所求并存的心态,在一个决定前途命运、两个半小时完成所有试题的场合,一个中学生会怎样完成一篇高考作文?于是阅卷中我们看到,很多考生选择了宏大叙事,不约而同地让伟大的古人庄子、陶渊明、苏轼、居里夫人等佐证自己的观点,尽管不知何为真正的宏大叙事;然而也有写考生选择了以小见大来切入主题,让读过的书、说过的话、身边的人、经历的事作为论据。正当大家慨叹让最不懂平衡与中庸思想的学生写一篇相关的文章有多么不容易的时候,这样一篇蕴含主题词而又意蕴深刻的的文章出现了。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立意深刻,脉络清晰。文章开篇点题,由人有两种性格,引出温柔与倔强的两个性格方面而暗指人心的坚硬与柔软,抓住了材料中的核心词。接着以薛宝钗与林黛玉为引例,来阐释现实生活的处事方式来论述只有坚强的人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紧接着写一个人坚强久了我们会感受到生活的冰冷与坚硬,我们还需要一个温柔的内心世界。最后点题收尾。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熟练的材料应用和深厚的思想沉淀,是一篇颇有韵味的考场作文。2.化大为小,以小见大:以“小”见“大”就是选出小的角度,小的题材,在有限的篇幅里,开掘出深广的思想内容,具体地说,就是写作者根据一事一例、一情一景,小处着眼,发幽探微,深入发掘,翻出大些的主题:在叙事写景中透视出些人生哲理,透过平凡的现象品味出不平凡的真谛,从细微和局部的描述中显露出庞大的整体,从日常生活片断、小故事中提炼出非常的意义,从细小的场景中揭示出事物的某些本质。这样,文章便深刻,实在,耐读。在高考作文时,要选一条思路、一个角度,一旦选好了,就要一心一意走到底。也就是说,文章角度要小,就其一点,纵深开掘,把一人、一事、一物、一理写得深刻有力。短短的千字作文,也只有写“小”,才能写“深”。例如2013年上海卷高考作文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3.变隐为显:将试题中的隐含信息说破,使其变为明示信息。例如:2010年上海卷高考作文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其中的鱼和网都是隐性的信息,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于是在学生的作文中这些隐性的信息就明示为:A.放宽网眼,让……长大B.滋养文化的“活鱼”C.等待的智慧D.取舍间的丈量尺E.舍小利以谋远(二)运用发散性思维使立意新颖独特1.巧妙联想。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说:“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大道至简学贵以恒3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当代著名作家秦牧曾说:“联想的构成,在某一点上如同电路,有了电路,电才能通过,知识贫乏,线路就不能畅通了。”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以某一事物作为触发点,由此任意联想出与之有关的事物。在进行多向联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联想的广度、深度和新颖度。上海一考生的《风中的余香》我们不必猜测命题人在命这道题的时候,是否想到了历史、现在、未来的交融;但是,我们可以说,用“风中的余香”来比况一些永远不会过去的东西,是最恰当不过了。本文作者联想到古代的人文历史遗迹与文化精神为叙写的对象,本身就是一种眼光,一种睿智,一种对历史现在未来关系的独特感悟。那辉煌的盛唐早已过去,但诗歌仍千百年来在人们心间流淌;古希腊的城邦早已覆亡,而那自由民主的星火却依旧蔓延,在更深广的土地上,燃烧了几千年。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是的,没有什么可以永存,最宏伟的大厦最终也不过化作历史风尘中的一把碎土,但我们创造过的思想与美,却在它们的载体与躯壳湮灭后,化作历史风沙中的一抹余香,缠绕亘古,永不逝去。当年左光斗被魏忠贤杀害后,他的喉骨被命令磨成粉,随(后)魏忠贤一饮而下。连喉骨也彻底地碎了,魏忠贤才彻底放心了,如此,你还如何再上书、进言?他却不知,自己饮下的,是一生的恐惧。那东林党人的傲骨不灭,他们的灵魂成为奸恶之人永远的噩梦,也幻化成为历史一曲永恒悲壮的绝响。是的,一切都不会过去。形式的过去预言着内涵的永存。而今,在这个身边风景迅速变化的时代里,你是否曾闻到,那风中的余香?古龙曾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生活的地方,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传承与遗留。有那么多人感慨的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丧失,于是他们迫切地想重建,想发扬光大。如此并没有错,只是有许多的文化,它随着历史的云烟,早已很难在当今世界坐上一把辉煌的交椅。它们的位置,应当成为风中的淡淡香气,人们精神家园的盆景,在无声中滋养与温润我们的感情。那些遗忘是必然的啊,传统的审美,或是略带迷信色彩的习俗,它们其实从未在我们身边消散,只是硬性地想换回轰轰烈烈的纪念形式,我们才反会感觉到,它们逝去的姿态。并且一切都能,都值得成为那风中的余香。逝与留的辩证正是自然与历史最智慧的斟酌。当表面随着风沙渐渐融化,那内核也正缓缓显露它的精华。时光逝留的沙漏,更能让我们看清一样事物它真正的价值。大西北的敦煌,曾经的飞天完整而清晰,但对画上它的人,它只是壁画;如今的它虽干涸百孔,却更能承担历史的厚重,真正的杰作,必是经过历史风霜的淘洗,然后逝去了一些,却更余留了真和美。我们这个时代,是否想让后世回望的时候能找寻到如此一些不灭的精魂?那就让文学的泡沫,让市场的包装淡去些吧,它们,只会在风中逸散。一直难忘的一次画展,是新兴的画家自办的,朋友看到一幅画问我,那究竟是传统画风还是后现代的?我看着那幅画,很温暖。那一刻,我仿佛闻到了风中的余香。上海一考生的《停驻韶华》,作者由席慕容诗句引入,联想到史铁生等淡然才会永远、拼搏才能永恒、一切都会过去而执着和信念永远不会过去,对题意的理解自然、准确。席慕容曾经这样说过:“在我们的生命开始之前,世界早已存在;在我们消逝之后,世界会一如既往。但我们的努力也已留下印迹……”逝者如斯,历史如抓不住的林间响箭,时间如捞不取的指间清流,看那一切荣辱、悲欢、穷达都会被推着向前。大道至简学贵以恒4但当我们在这个节点追求着什么,执著着什么,努力着什么,这些记忆便会化为你心中,甚至是历史中温润如玉的永恒。停驻韶华,这些都不会过去。当一个人遭遇磨难时,我们常会说这样的话:“放心,一切都会过去的……”可在我看来这是一剂毒药。将一个瞎子带进一个灯火通明的房间里,再关上灯,告诉他黑暗只像暂时的停电,这或许能暂时慰藉他的心灵,但等这一切都过去了,时间早已冲刷了生命的精彩。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写道:“命运不是用来打败的,关于命运,休论公道。”他自己也是这样践行着,双腿的残疾是命中注定的事实,可他还有双手,还有灵魂,还有梦想,当将这一切都绽放时.他依然留住了他的韶华。合欢树成了多少游子心中的归宿,那根紧绷的琴弦在多少失败者心中摇曳,他死后的角膜、肝脏又在另一个生命里重生涅槃。关于史铁生的一切都没有过去,关于所有面对困难却不言弃的人,韶华永驻。面对生活的态度也有太多值得生发的地方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子瞻即使没有显达的文章,凭借他的人格依然可以永驻青史。对于世人所感叹的人生苦短、壮志未酬,苏轼依然能有飞逝的时间里我自不变的生活态度。“竹杖芒鞋轻胜马”,即使“与君一纸诗,黄州千里路”,四周的胜景依然是诗情的催化剂。达观的胸怀让他心中的郁结如云淡风轻般逝去,但他的身影却被文化历史的长卷所“扣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来说,此刻的奋笔疾书只是为了未来的希冀,但这些书海中的日子终将离去。当我们踏入社会,这段岁月赠予我们的不只是知识上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品性上的铸造,是使梦想之花开放的风雨兼程的自我肯定。这段大家一起向未来伸出双手的日子,又怎会过去呢?永远不会。只有那些努力过,释怀过,执著过的人才会懂得:停驻韶华,一切都会过去,一切又都不会过去。2.巧用逆向思维与辩证思维。例如材料(1)2011上海卷作文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