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限时自测(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1.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中,开始时的液面高度为a,停止上升时的高度为b,若每次停止上升后都将玻璃管中高出烧杯液面的部分吸出,则a、b液面间的高度差与吸出蔗糖溶液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是()【解析】每吸出一次,蔗糖溶液浓度就减小一次,而a、b液面的高度差是由半透膜内外溶液浓度差决定的,随着吸出次数的增加,内外浓度差越来越小,所以a、b液面高度差也越来越小。【答案】B2.(2014·南昌模拟)为研究甲地某植物能不能移植到乙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该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浓度/mol·L-10.150.20.250.3质壁分离状况不分离刚分离显著显著他们又测定了乙地土壤溶液浓度,发现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适合该植物生长,则乙地土壤溶液浓度最可能是()A.≥0.2mol/LB.≤0.2mol/LC.0.2mol/LD.0.15mol/L土壤溶液浓度0.3mol/L【解析】由表格信息知:该植物细胞液浓度接近0.2mol/L,该植物要能在乙地生长,则必须保证能正常吸水,即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选C。【答案】C3.下图表示某种离子跨膜运输的过程,下列叙述不确切的是()A.图中膜结构表示细胞膜B.该离子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该离子与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具有专一性D.膜上载体蛋白结合离子后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解析】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细胞内膜的功能;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图中的物质运输有载体协助,消耗ATP,因此判断为主动运输方式。能够进行主动运输的膜除了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器膜,如溶酶体膜、液泡膜等。从图示看出离子与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具有专一性,膜上载体蛋白结合离子后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答案】A4.右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是甘油和脂肪酸B.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C.通过膜时必须有载体蛋白参与D.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运输【解析】此题考查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理解和识图读图的能力。如图表示的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在膜外某物质浓度增加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说明该物质的运输速度受到载体的限制,该物质运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物质通过膜时必须有载体蛋白参与。甘油和脂肪酸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的。【答案】C5.下图为生物膜与人工脂双层膜对多种物质的透性值,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K+透过生物膜的速度比Cl-快B.K+透过人工膜的速度与Na+相同C.CO2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D.Na+通过人工膜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从坐标图中读出K+透过生物膜的速度比Cl-快,K+透过人工膜的速度与Na+相同。O2、CO2和甘油通过生物膜与人工脂双层膜速度相等,说明它们通过生物膜时不需要载体参与,人工脂双层膜上没有载体,Na+通过人工膜的方式不会是协助扩散。【答案】D6.下列4种细胞生命活动中,不能用下图表示的是()A.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K+B.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C.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D.肠腺细胞分泌小肠液【解析】图示的物质运输方式为胞吐。胰高血糖素、神经递质、小肠液通过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答案】A7.(2013·青岛期中)甲、乙两种小分子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情况如右图所示,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B.甲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C.乙进入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D.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解析】甲进入细胞是顺浓度,不需要消耗能量;乙进入细胞是逆浓度,需要消耗能量;乙运出细胞是顺浓度,如果是自由扩散就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答案】B8.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从而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a+进入液泡的过程要消耗细胞的能量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的吸水力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解析】此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植物细胞的吸水。根据题目信息Na+是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因此Na+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液泡的,主动运输过程有载体蛋白参与,要消耗细胞的能量。液泡通过主动运输方式从细胞质基质中吸收Na+,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载体蛋白通过主动运输Na+,增加了细胞液的浓度,有利于增强细胞的吸水力,提高了植物的耐盐性。【答案】C9.(2013·泰安三模)下图甲是哺乳动物M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的变化曲线;图乙是红细胞裂解后正常、外翻性小泡的形成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甲乙A.该红细胞细胞内液与90mmol·L-1NaCl溶液浓度相当B.250mmol·L-1NaCl溶液不影响该细胞代谢C.细胞裂解及小泡的形成可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D.外翻性小泡膜外侧可能不含有信号分子的受体【解析】红细胞内液应与150mmol·L-1NaCl溶液浓度相当;在250mmol·L-1NaCl溶液中细胞显著失水,会影响细胞代谢;小泡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细胞膜上信号分子的受体在膜外侧。【答案】D10.(2014·湖南师范大学附中质检)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中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错误的是()单位:mol/L处理前用鱼膝酮处理后用乌本苷处理后细胞内血浆中细胞内血浆中细胞内血浆中K+1455115135Mg2+351.41.81.4351.4A.鱼膝酮对K+载体的生理功能有抑制作用,也抑制了Mg2+载体的生理功能B.鱼膝酮可能是通过抑制红细胞的有氧呼吸,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C.乌本苷抑制K+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载体的生理功能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解析】比较用鱼膝酮处理后细胞内与血浆的K+和Mg2+的浓度差与处理前细胞内与血浆的K+和Mg2+的浓度差可看出鱼膝酮可能抑制了K+载体和Mg2+载体。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不进行有氧呼吸。乌本苷对细胞内和血浆中Mg2+浓度差没有影响,缩小了K+的浓度差,说明乌本苷抑制K+载体,不影响Mg2+载体。K+和Mg2+是逆浓度梯度从血浆进入细胞内的。【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12分)(2013·承德模拟)下图中纵坐标表示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请据图回答:(1)心肌细胞吸收O2、K+的运输方式依次是________(填图的序号)。图b出现BC平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对绿色植物而言,决定能否吸收土壤中某种离子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Ca2+吸收量显著减少,而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不受影响,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则Ca2+、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均受到显著的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b载体数量的限制(2)细胞膜上是否有运输该离子的载体(3)该毒素抑制Ca2+载体的活性呼吸作用抑制剂抑制了细胞呼吸,细胞内ATP供应不足12.(15分)主动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跨膜运输方式可以按照生命需要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体现了生命活动的主动性。为探究主动运输的特点,实验者利用下图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HgCl2是一种可以影响ATP水解的新陈代谢抑制剂。请分析回答:(1)主动运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实验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写出实验进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两个无关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①根据实验结果,实验前后需要测定____________。②乙组和甲组结果比较,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与甲组相比,丙组吸收磷酸盐较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解析】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参与和消耗能量。从图中可知,甲、乙的自变量是有无HgCl2,甲、丙的自变量是细胞的成熟程度,观察指标是溶液中磷酸盐浓度变化,即细胞吸收磷酸盐的量。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溶解氧、溶液的用量、胡萝卜片的数量等。甲、乙两组都是成熟的胡萝卜片,乙中加入了HgCl2,影响ATP的水解,结果是乙组吸收磷酸盐量比甲少,说明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需要消耗能量(或能量供应不足会影响主动运输);丙组与甲组的不同是甲是成熟的胡萝卜片,丙是幼嫩的胡萝卜片,甲组吸收磷酸盐量比丙组多,说明幼嫩组织供能少或幼嫩组织细胞膜上载体蛋白少(或幼嫩组织新陈代谢不如成熟组织旺盛,产能少)。【答案】(1)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和能量(2)探究HgCl2和细胞成熟程度对细胞主动运输(或吸收磷酸盐)的影响(3)温度、pH、溶解氧、溶液的量、胡萝卜片的量等(4)①溶液中的磷酸盐(或溶液中的磷酸盐的浓度)②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需要能量(或答能量供应不足,影响主动运输)③幼嫩组织供能少,幼嫩组织细胞膜上的载体少13.(13分)(2013·江苏高考)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溶液(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Δ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紫色洋葱。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实验试剂:蒸馏水,0.3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________(填代号)。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________,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________,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③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漏斗内液面升高,说明漏斗外的水分子渗透进入漏斗内,故漏斗内溶液浓度较高,即S1S2。达到平衡时,理论上两侧溶液的浓度应相等,但因液面高的一侧水的压强大,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故两者的浓度关系仍是S1S2。(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物质通过半透膜的原理是分子直径小于半透膜的孔径,而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其上具有载体蛋白,通过半透膜的物质只能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而原生质层可以完成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3)①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进入烧杯中,而KNO3能够以K+和NO-3的形式通过半透膜进入烧杯内,达到渗透平衡时装置X能出现液面差,装置Y不能出现液面差。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后应分别编号。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为成熟植物细胞,观察其初始状态时应滴加蒸馏水制作临时装片。③由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两者的共同点是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现象。(4)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原生质层,浸润在蔗糖溶液中的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