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北林业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等文件精神,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对200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并提出如下原则意见。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导思想,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办学定位,按照“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促个性、敢担当”的培养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践行实践育人,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品德、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二、基本原则1.准确定位,彰显特色。专业培养方案要符合本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专业规范,满足与本专业相关的认证标准或评估标准要求,并结合本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强化优势,突出特色,细化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2.夯实基础,通专结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的原则,拓宽学科基础,倡导学科交叉、文理相融,注重层次,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将通识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3.更新内容,优化体系。构建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及实践教学组成的课程体系,注意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之间的科学衔接,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坚持课程整体优化、少而精的原则,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解决课程之间内容重复、脱节和遗漏等问题。4.强化实践,注重创新。作为课内教学的补充和延伸,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围绕教学目标,统筹设计实验、实习环节。按照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和认知规律,有机结合实习内容,分层次、分阶段设置实习环节;梳理整合实验课内容,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教育与活动体系,促进大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学习。5.尊重个性,鼓励交叉。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扩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在培养方案中适度控制必修课程学分,丰富选修课程资源,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满足学生发展特长、个性化成长的要求。6.开拓视野,促进交流。研究国外一流大学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先进合理、突出我校特色的培养方案;拓宽本科生国际交流与学习的渠道,推进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的学分互认;鼓励各专业增加更多国际教育元素,开设英文授课课程,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三、毕业学分要求四年制本科专业的毕业总学分一般不超过150学分,其中课内教学(包括理论课、实验课)学分在120-130;五年制本科专业的毕业总学分不超过170学分。四、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开放课程、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组成。2表东北林业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类别学分通识教育课程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9.5大学外语10体育2大学计算机基础1.5军事理论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0.5选修课历史与文化(A)不低于10学分(其中授予经、管、文、法、艺学位的学生需从A、B、C、E每个模块至少选修2学分,授予农、理、工学位的学生需从A、B、D、E每个模块至少选修2学分。艺术与审美(B)数学与自然科学(C)社会、经济与管理(D)创新创业(E)其他类别(F)专业教育课程必修课学科基础课62-72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专业选修课≤12开放课程(可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的课程任选)≥12实践教学必修课军事训练2毕业设计(论文)形势与政策及“思政课”实践+6.5第二课堂+2毕业总学分要求150+8.5(一)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由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组成。1.通识教育必修课程①“思政课”:共计16学分,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通识教育选修课中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2学分。②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程共计10学分,实行分级教学,详见《东北林业大学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大学俄语、大学日语课程共10学分,在1-3学期完成。③体育:必修,2学分,在1-2学期完成;3-7学期开设体育专项俱乐部供学生选择,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每天运动1小时,使总学时数不低于144学时;同时在通识教育选修课中设置了多门选修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④计算机:计算机类课程实行“1+X+Y”模式:“1”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必修,1.5学分;“X”可根据专业需要在学科基础课中自主设置或选择;“Y”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⑤军事理论与训练:必修,3学分,在第1学期完成,军事理论课程采取教师课堂讲授和网上授课的方式进行。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实行“1+X”模式:“1”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修,0.5学分,在第1学年完成。“X”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中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专题辅导:必修,1学分,在第5学期完成。32.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分为历史与文化(A)、艺术与审美(B)、数学与自然科学(C)、社会、经济与管理(D)、创新创业(E)、其他类别(F)6个模块。每位学生可从第二学期开始在通识教育选修课中至少选修10学分,其中授予经、管、文、法、艺学位的学生需从A、B、C、E每个模块至少选修2学分,授予农、理、工学位的学生需从A、B、D、E每个模块至少选修2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可根据需要适时进行调整和充实。(二)专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由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组成。其中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的学分为62-72、专业选修课学分不高于12学分。鼓励专业在学科基础课程中开设专业英语。1.学科基础课程要确立按学科大类培养专业人才思想,要求学院内相同专业类的专业设置平台课程,鼓励学院之间相同专业类的专业设置大类平台课程。按大类培养的专业大类平台课程按类统一设置,其设置要按照宽口径原则,体现基础性、公共性和学术性。各专业可根据人才培养需求,自主确定是否开设学校所列的学科基础课,并结合数、理、化等学科基础课的简介和大纲,确定其学分和学时。2.专业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以严谨规范、精炼优质为建设目标,注重行业、产业发展,注重前瞻性,及时更新和充实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科学安排课程开设顺序,保证课程间的良好衔接,杜绝因人设课。原则上要开设专业导论课。3.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侧重知识的交叉跨度,强调专业前沿性,体现专业优势和特色。(三)开放课程开放课程是学生根据自身知识结构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可从第二学期开始在全校开设的课程中任意选修。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拓宽知识面,为学生个性发展、自主选择提供更多的空间。(四)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各类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及其他实践活动。实践教学学时和教学内容应符合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专业规范、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各专业应根据培养目标,列出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教学模式和学分、学时要求。应建立基础实验—综合实验—毕业论文(设计)一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以应用为主的专业应安排一个完整生产周期的实践环节,要依据实习内容确定实习周数,避免实习内容与实习周数不符现象的发生。大力推进顶岗实习,有条件的专业可试点顶岗实习与就业实现有机结合。鼓励专业将毕业论文与创新实验研究(设计)进行有效结合。(五)第二课堂学生在校期间还须获得2学分的第二课堂学分方能毕业。第二课堂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学科竞赛、文学艺术创作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五、德育学分为了加强德育教育,更准确地考核评价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思想道德素质、法纪法规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质等,增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生在校期间还须获得2学分的德育学分方能毕业。德育学分实施具体办法见《东北林业大学本科生德育学分实施办法(试行)》。六、辅修与第二专业辅修专业总学分要求为25学分左右,所设课程为主要的学科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第二专业总学分要求为50学分左右,所设课程为主要的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毕业设计(论文)。对于未达到辅修专业和第二专业课程要求者,其修习的学分可作为开放选修课程学分记入总学分。4七、编制要求课程安排应循序渐进、松紧有度、难易结合,专业每学期设置的必修课不超过20学分。(一)总周数及其分配1.总周数为199周。其中第一至第七学期各26周,计182周;第8学期17周。2.学校统一安排61周,其分配如下:①第一至第七学期考试各1周,计7周。②毕业教育1周。③入学教育、军事理论及训练3周。④第一至第七学期机动各1周,计7周。⑤第一、三、五、七学期寒假各7周,第2、4、6学期暑假各5周,计43周。3.各专业自主安排138周,用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及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学环节的周数配置。(二)学分计算的规定1.理论教学每16学时记1学分。各课程学时数原则上以8的倍数安排。1-8学时,计0.5学分;9-16学时,计1学分。2.实验教学每32学时记1学分,超过32学时的实验应独立设课。不足16学时的,不计学分;16至31学时的,计0.5学分。3.集中周安排的军训、实习、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每周记1学分。4.体育课31学时记1学分。5.“思政课”实践16学时记1学分。(三)其他要求1.参加教育部“卓越教育培养计划”、“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的有关专业,应结合项目要求,按照本原则意见执行。2.工科专业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及相关专业补充标准,按照本原则意见修订专业培养方案。3.各专业课程全部开放,课程最低开放容量应为本专业招生人数的10%。4.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律按专业编制,文档编辑严格遵照学校制定的模板格式。5.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的修订和编写与人才培养方案各课程设置同步进行,同时提供课程的英文名称和课程中、英文简介。6.各院、部提供本单位开设课程一览表。7.本原则意见自2015级起执行。5东北林业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学院名称本科专业名称学制授予学位林学院林学四年农学学士环境科学四年理学学士食品科学与工程四年工学学士森林保护四年农学学士地理信息科学四年理学学士野生动物资源学院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四年农学学士动物医学四年农学学士动物科学四年农学学士园林学院园林四年农学学士环境设计四年艺术学学士风景园林四年工学学士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四年理学学士生物技术四年理学学士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四年理学学士物理学四年理学学士化学四年理学学士化学工程与工艺四年工学学士应用化学四年理学学士信息与计算科学四年理学学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木材科学与工程四年工学学士林产化工四年工学学士轻化工程四年工学学士产品设计四年艺术学学士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四年工学学士材料化学四年工学学士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年工学学士机械电子工程四年工学学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年工学学士自动化四年工学学士工业设计四年工学学士通信工程四年工学学士电子信息工程四年工学学士6续表学院名称本科专业名称学制授予学位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四年工学学士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四年工学学士工程管理四年工学学士城乡规划五年工学学士交通学院交通运输四年工学学士交通工程四年工学学士车辆工程四年工学学士汽车服务工程四年工学学士工程技术学院森林工程四年工学学士工业工程四年工学学士包装工程四年工学学士物流工程四年工学学士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工学学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年工学学士软件工程四年工学学士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四年管理学学士会计学四年管理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