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文学理论教程》详析奚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奚米工作室育明教育《文学理论教程》概述《文学理论教程》作为艺术基础与艺术综合的重要补充性理论在复习和考试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年试卷命中率在10%左右,掌握基础的文学理论是对艺术理论的一大重要支撑。书中未解名词及理论请在后续视频课程中寻找。文学理论教程共五编,可供我们学科借鉴的有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主要是基本概念。前几年电视理论不完善的情况下,基本都会以这本书为主,这几年电视理论的研究风起云涌,电视更关注本体,相形之下,这本书的作用不像以前那么有决定性,但是依然很重要,这是个基础。(作家、作品、读者、世界)。一框架结构和基本概念:第一章:1.文艺学2.文学活动3.文学理论4.文学批评5.文学史第二章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2.中国特色3.当代性第三章1.生活活动2.本质力量的对象化3.文学性: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形式,文学研究的真正对象应该是作品的形式价值,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主要包括文学的语言、结构和形式。4.文学本体论: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代表人物是兰瑟姆(J.C.ransom)创造了这个术语。文学本体论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作为本体的作品并不是指传统理论中的内容内容或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是仅仅指作品形式,即所谓肌质、隐喻、复义、含混、语境、反讽等语言学或修辞学因素。5.文学活动的“四要素”这是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提出的著名观点。文学四要素指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要素组成的。文学理论所把握的是这四个要素构成的整体活动及其流动过程和反馈过程。世界主要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或社会现实。历史上有模仿论。作者主要指文学也是一种作者表现活动。历史上有“诗言志”、浪漫主义。作品主要指文学世界不同于现实世界,突出与现实世界的差异。读者的阅读鉴赏活动是使作品实现的价值。上述四要素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6.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new7.劳动说把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点。主要有如下原因:首先,劳动提供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其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再次,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最后,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8.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文学伴随生产劳动而产生,并随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但文学发展进程也有特殊情况,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同步,有时快些,有时慢些,有时甚至同生产呈反方向发展。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有两种典型体现:一种是某些文艺类型只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另一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如18世纪的德国和19世纪的俄国。第四章1.文学的含义2.话语3.话语蕴藉话语:所谓话语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而从事沟通的具体行为与活动,包括五个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而话语蕴籍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了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4.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5.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指人与世界形成的一种无功利性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第五章1.主导性与多样性2.社会主义新人形象3.百花齐放4.百家争鸣5.推陈出新6.人民性第六章1.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指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和艺术(7种)都属于精神生产。精神生产的概念首见于《德意志的意识形态》,此后在《共产党宣言》《剩余价值理论》等著作中多次出现。2.艺术生产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来看,文学创造是一种生产。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科学创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把艺术活动称作艺术劳动。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称之为艺术生产。3.文学创造的客体即文学的反映对象,是关系文学的根本问题之一,也是影响对文学创造的性质、规律认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两种阐释:客体即“自然说”、客体即“情感说”。4.文学创造的主体即作家、诗人。正确理解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理解文学创造的性质特征的另一重要方面。有几种学说:主体即模仿者与创造者;主体即旁观者与移情者。5.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new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首先是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动地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在此过程中,创作主体始终处于主导性、主动性地并显出主动能够性特征。6.文学创造的主体“客体化”new在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中,客体处于非主导、被动的地位,但是主体从选择具体客体开始到具体客体道德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也就是说,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作者对具体客体的选择总是或明或暗受到当时社会生活情势(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等多种生活因素的规定和制约,从此角度讲,文学创造中,客体使主体客体化了。第七章1.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研究文学创造过程的第一起点。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醋糟的刺激和信息。2.艺术发现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3.创作动机创作动机: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文学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4.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是创造过程中最实际、最紧张、最重要的阶段。5.灵感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它的外在形态是围绕某一主题线索在思考中突如其来的顿悟。她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6.直觉本意指视线、外形。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在艺术思维上,直觉有两大作用:一是表现为作家对某现象的直观的把握;二是表现为作家在某事物或现象背后突然发现让人深省的内蕴。7.综合围绕某种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8.突出:作家在构思时从纷繁芜杂的思绪中抓住一个形象,调动各种材料加工手段为其服务,使之明确、清晰、与众不同的构思方式。9.简化:是指作家故意少说几句,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的传达出形象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10.变形:是指作家在构思中极大的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实力创造形象的方式。11.陌生化: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俄国文艺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提出。其核心观点是通过艺术手法将本来熟悉的对象变的陌生起来,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新颖别致,从而达到延长审美过程的目的。例如郭沫若的诗歌《凤凰涅槃》中写到:一切的一,芬芳/一的一切,芬芳/芬芳便是你,芬芳便是我。这样的句子看起来颠三倒四,其实作者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些陌生化的语言,让我们更有力的感受到凤凰再生之后的新鲜感、自由感、喜悦感和那种狂欢的氛围。与陌生化相对的概念是“自动化”言语,就是指那些过分熟悉的不再能引起人的注意的语言。(考过)12.即性: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特点是趁热打铁。13.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贴的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第八章1.艺术真实——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作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在其营构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认识与感悟。(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艺术真实,情感把握,形式创造)2.情感把握——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对象作情感性体验和评价。情感把握作为一种主体心理过程,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性评价。3..形式创造——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作家要赋予自己的创作对象以艺术形式。形式创造既体现为对内容的内在结构的把握,又体现为利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结构、体裁、韵律、表现手法)使之呈现出外在形态。可见,艺术形式这个概念,从质的规定性上说,它必然是也只能是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与形态,是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组合。4.艺术概括: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5.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6.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2009考过)7.艺术形式: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结合,使艺术内容的组织,生成与呈示,使艺术文本的存在形态,是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方式。第九章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再现是指文学作品对外在现实状况作具体的刻画和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这样在艺术表现手段上的基本特点便是逼真性,它以写实的方法,按照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的描绘。2.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表现性是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直接表达出来,在理想型文学中主观理想具有高于一切的地位。它通过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生活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以浪漫主义文学为代表。3.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具有多层不确定性的意义。以欧洲象征主义为代表,这是法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流派和文学思潮。4.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诗可以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韵律诗与自由诗等。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5.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6.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借助于艺术虚构,以散体文的形式表现叙事性内容,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对人物的关系、命运、性格、行为、思想、感情、心理状态、活动环境进行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情节、人物、环境是构成小说的三大要素。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人物是小说的核心,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和性格赖以形成的重要因素,环境创造人物,人物也创造环境。小说是文学中表现力最强的一种体裁。凡生活中存在而语言又能加以表现的,小说都有能力加以描写,写人、状物、拟声、描绘人的感受、幻觉、梦境以至于潜意识心理状态等等,无所不能。这就有可能把存在于广阔时空中的历史画面和人物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色彩鲜明、惟妙惟肖地在一定篇幅里刻画出来。同时作者还可以转换叙事视角,变化叙事人称,又可以利用旁白、议论和抒情,使小说的艺术表现获得哲理的和诗的光辉,增强思想力度和艺术魅力。7.散文: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