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4页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生命科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全部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等题型。3.答卷前,务必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4.作答必须全部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选择题的作答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综合题的作答必须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SARS病毒可以通过口腔分泌物进行传播,这种传播途径属于A.媒介物传播B.空气传播C.病媒传播D.接触传播【答案】D【解析】病原体通过无生命的媒介物传播属于媒介传播。由呼吸道进入空气属于空气传播,SARS病毒通过口腔分泌物或身体的伤口处接触进行传播属于接触传播。通过带有病原体的动物传播属于病媒传播。【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不同传染途径的识记、辨别。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辨别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本题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未能把握空气传播是指病原体由呼吸道进入空气。2.在电子显微镜下,放线菌和霉菌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A.核糖体和质膜B.线粒体和内质网C.核糖体和拟核D.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答案】A【解析】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霉菌属于真核生物,二者共有的结构式核糖体和质膜,A项正确;原核细胞不具有膜结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B、D项错误;拟核是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C项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放线菌、霉菌的种类及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明确放线菌属于原核细胞,霉菌属于真核细胞。3.将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置于30%蔗糖溶液数分钟后,结果如图1所示,紫色分部的区域和影响色素分布的结构分别是A.①和细胞膜第2页共24页B.①和细胞膜、液泡膜C.②和细胞膜、液泡膜D.②和细胞膜、液泡膜、细胞壁【答案】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的结构,属于容易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辨别①②所指部分代表的内容。4.多肉植物鸡冠掌通常利用落叶上长出的不定芽繁殖,这种繁殖类型是A.出芽生殖B.营养繁殖C.分裂生殖D.有性生殖【答案】B【解析】不定芽属于营养器官,这种生殖方式属于营养繁殖。【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物的生殖方式。【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生殖方式的辨别。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辨别出芽生殖和营养生殖的不同。出芽生殖是指酵母菌细胞在母体上长出芽体的生殖方式。5.下列关于测量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长度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B.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轻轻地转动物镜使高倍镜到位C.从低倍镜视野中,需将进一步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D.测量细胞长度时,应尽量使目镜测微尺与被测细胞平行并重叠【答案】B【解析】从低倍镜到高倍镜时应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到位。【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高倍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换高倍物镜需使用转换器,而不能直接转动物镜。本题易错选A,错因在于只注意到下降镜筒时需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6.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结构如图2。下列与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第3页共24页A.纤维素B.胰岛素C.叶绿素D.甲状腺素【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蒿甲醚的组成元素为C、H、O,纤维素为多糖,组成元素为C、H、O;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组成元素为C、H、O、S;叶绿素含有镁元素;甲状腺素含有碘元素。【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生物体内有关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各种化合物的种类及元素组成。7.经过灯光刺激与食物多次结合,建立狗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后,下列操作不能使该反射消退的是A.灯光刺激+食物B.仅食物C.声音刺激+食物D.仅灯光刺激【答案】A【解析】灯光刺激+食物可以强化该反射,而不会使该反射消失。【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条件反射的建立与消退。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条件反射建立的条件。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非条件刺激与无关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8.在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观察实验中,对图3中相关结构的正确描述是A.图3表示一条染色体的显微结构B.箭头所指处由一个DNA分子构成C.染色体上一条横纹代表一个基因D.根据染色体上横纹的数目和位置可区分不同种的果蝇【答案】D第4页共24页【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的观察。【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的理解。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果蝇唾液腺染色体是果蝇三龄幼虫的唾液腺发育到一定阶段后,细胞的有丝分裂停留在间期,每条染色体经过多次复制形成一大束宽而长的带状物。本题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混淆了果蝇唾腺染色体和常见染色体图像的区别。9.在正常情况下,进餐后血糖浓度会相应升高。在此过程中A.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B.延髓糖中枢兴奋抑制糖原合成C.胰岛素的作用强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D.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小肠黏膜细胞【答案】C【解析】进餐后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降低血糖浓度,A项错误,C项正确;糖中枢位于下丘脑,B项错误;葡萄糖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小肠粘膜上皮细胞,D项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血糖调节。【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影响因素。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血糖浓度升高后降低的途径。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贮存葡萄糖,特别是促进糖原的合成。10.图4显示恐惧反射的建立过程。将建立反射后的小鼠放回反射箱时,小鼠体内不会发生的是A.胃肠蠕动加速B.血糖升高C.呼吸加速D.心跳加快【答案】A【解析】动物紧张、恐惧时,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含量升高,促使血糖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加速,产生应急反应,此时胃肠蠕动减弱。【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分析得出恐惧状态下机体的神经和体液调节途径及意义。第5页共24页11.下列病毒的构成组合中错误的是①DNA②RNA③蛋白质④磷脂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③【答案】B【解析】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为DNA或RNA。【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病毒的遗传物质组成。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本题易错选A。错因在于从病毒没有细胞膜错误推出病毒没有磷脂。部分病毒的囊膜含有磷脂。12.不同比例的视锥细胞共同生活的结果使人形成不同的色彩直觉。下列图中,每条曲线表示一种视锥细胞接受的光波长范围及其相对激活程度。据此推测,拥有下列视锥细胞组成的人中,表现出最强色彩分辨能力的是【答案】A【解析】A选项中,具有4种视锥细胞,且4种视锥细胞接受相同波长的光刺激时相对激活程度不同,具有最强色彩分辨能力。【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视觉的形成。【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视锥细胞种类与色觉形成关系,考查图表曲线分析能力,属于中档题。解题关键是明确每条曲线表示一种视锥细胞接受的光波长范围及其相对激活程度。本题易错选B,错因在于未能注意到图中红黄两种视锥细胞在一定波长范围内相对激活程度相同。13.位于颈部的颈动脉窦存在压力感受器。在拳击比赛时,运动员非常注重保护颈部。从生理学角度分析,这种做法是为了避免A.挤压血管引起动脉血压过高B.激活压力感受器导致血压过低C.堵塞血管引起动脉血压过低D.激活压力感受器导致血压过高【答案】B【解析】保护颈部的目的保护压力感受器不受外界因素影响,而不是单纯挤压血管引起动脉血压过高;避免颈动第6页共24页脉窦中的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会导致心率减慢,从而降低血压。堵塞血管引起动脉血压过高。【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血压及其调节。【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颈动脉窦中的压力感受器与血压调节的关系。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压力感受器受到压力时,会提示血压“过高”,机体会反馈调节使心率下降,导致血压降低。14.导致图5中ab和de段人体体温变化的事件可能是A.非自主颤栗和发热B.骨骼肌收缩和排尿C.吹电风扇和剧烈欲动D.寒冷环境和汗液分泌增加【答案】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体温的调节。【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导致体温升高或降低的因素。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体温升高或降低的原因是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大小比较,进而分析各种现象导致体温身高还是降低。15.人骨骼肌内的白肌细胞含少量线粒体,适合无氧呼吸、进行剧烈运动。白肌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产物有①酒精②乳酸③CO2④H2O⑤ATP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答案】D【解析】白肌细胞含少量线粒体,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和ATP,有氧呼吸的产物为CO2、H2O、ATP。【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的场所及产物。【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人体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及产物。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白肌细胞含有少量线粒体,适合进行无氧呼吸,但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本题易错选C项,错因在于混淆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动物的无氧呼吸不产生酒精,只产生乳酸。16.从种植于室内普通光照和室外强光光照下的同种植物分别提取叶片的叶绿体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结果如图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第7页共24页A.室内植物叶片偏黄B.室外植物叶片偏绿C.室外植物叶片胡萝卜素含量叶黄素含量D.室内植物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答案】D【解析】提取叶片的叶绿体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滤纸条上从上到下四条色素带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室内植物叶片偏绿,A项错误;室外植物叶片偏黄,B项错误;室外植物叶片胡萝卜素含量叶黄素含量,C项错误;室内植物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D项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色素层析结果的分析。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层析后滤纸条上四条色素带的位置和名称的对应。17.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抗原特异性方面显著不同。此外,这两者的主要区别还表现在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持续终生,特异性免疫可以产生记忆细胞,也具有持久性;特异性免疫涉及巨噬细胞的功能;非特异性免疫不存在抗原诱导的细胞增殖与分化。【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免疫。【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属于中档题。解题关键是根据特异性免疫过程理解特异性免疫的特点。18.某种致病性极强的细菌外毒素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其中β亚单位无毒性,但能促进α亚单位进入宿主细胞发挥毒性作用。因此,研制疫苗时应选择该细菌的①外毒素②减毒外毒素③外毒素α亚单位④外毒素β亚单位A.①或②B.①或③C.②或④D.③或④【答案】C第8页共24页【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免疫。【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疫苗的特点。属于中档题。解题关键是注意该外毒素致病性极强,否则可能B选项。19.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中对牛蛙作了一些处理,下列针对这些处理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切除脑的作用是去除脑对脊髓的控制B.洗去趾尖酸液有利于搔扒反射的进行C.环割脚趾皮肤可证实此处有相应感受器D.破坏脊髓可证实脊髓存在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答案】B【解析】酸液刺激脊蛙产生搔扒反射,洗去趾尖酸液不利于搔扒反射的进行。【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搔扒反射的理解。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搔扒反射的反射弧组成,明确大脑对脊髓的控制作用。20.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①核酸→核苷酸②葡萄糖→丙酮酸③ATP→ADP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答案】B【解析】核酸在水解酶的作用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