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语文知识点提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知识点提示一、语法:1.八年级(下)P248《短语结构类型表》2.八年级(下)P249《句子成分简表》3.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大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21教育网倒装句(1)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于”为标志。例如:“青,取之于蓝,胜于蓝。”《劝学》···以···为标志。例如: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2)主谓倒装感情较强烈;谓语由形容词充当。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甚善矣,子之治东阿。《晏子治东阿》快哉此风!《黄州快哉亭记》(3)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举例: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2、疑问句中疑问词作宾语。例如:“沛公安在?”(《鸿门宴》)(应为“沛公在安”)3、以“是”、“之”为标志。例如:“何陋之有?”(《陋室铭》)(应为“有何陋之”)(4)定语后置1、“之…者…”为标志,即“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马之千里者。”(《马说》)“盖拣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2、“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中心词+数量词。如:“闻道百”(庄子《秋水》)4、“中心词+之+后置定语”,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5、“中心词+数词”,例如:“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为人五,为窗八……”(《核舟记》)省略句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在古汉语中,省略现象更为普遍,而且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省略了。1、主语的省略,就是把主语省略掉。⑴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⑵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⑶自述省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自序》)⑷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2、谓语的省略,就是把谓语省略掉。例如: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②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例如: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荀子》)4、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例如:①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左传.肴之战》)②郑穆公使(人)视客馆。(《左传.肴之战》)③屠惧,投(之)以骨。(蒲松龄《狼》)5、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①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21cnjy.com②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③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司马迁《鸿门宴》)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⑴用“者……也”表判断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⑵句末用“者也”表判断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⑶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⑷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北朝民歌《木兰诗》)⑸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①“臣本布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③且相如素贱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④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⑹用“非”表示否定判断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秋水》)②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⑺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例如:①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主语由“是”充当,翻译为“这”;谓语是名词短语,由所字结构(所……的地方)充当的。全句翻译为:这(就是)我的宝剑所掉下去的地方啊。)(《吕氏春秋察今》)注意点: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被动句古代汉语中有标志的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⑴用“于”表示被动关系。例如:王建禽于秦。(禽,通“擒”)⑵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例如: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⑶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例如: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④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⑷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例如: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见”也表被动)(司马迁《屈原列传》)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另外,无标志的被动句,是指句子不含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也就是意念上的被动句,这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义来判别。例如:帝感其诚(《愚公移山》)二、中华文化知识:1、古代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三十一年废止)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注:内容为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2、古代年龄称谓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2~3岁的儿童垂髫: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女子13岁及笄:女子15岁加冠:男子20岁(又“弱冠”)而立之年:30岁不惑之年:40岁知命之年:50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60岁古稀之年:70岁耄耋之年:80、90岁颐之年:100岁3、古代的刑罚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炮烙:将人烧烤死劓刑:割鼻子车裂:又叫“五马分尸”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汤镬:将人煮死刖刑:将脚砍掉腰斩:从腰部斩断宫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凌迟:又叫“千刀万剐”膑刑:剔去膝盖骨弃市:暴尸街头大辟:砍头4、古代主要节日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介子推)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屈原)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辞旧迎新5、古代官职(1)词语类别:除、拜迁、擢谪、左迁罢、黜征、辟出、徙乞骸骨【出处:21教育名师】含义:授官升官降官免官招聘京官调任地方官大臣辞职(2)六部:汉以后的中央官职,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吏部:官职、任免、升调等刑部:司法、刑狱、案件等户部:土地、税收、户口等兵部:军事、军队、边防等礼部:典礼、科举、学校等工部:工程、营造、水利等6、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康熙元年等。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7、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作者不详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春秋·孙武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春秋·左丘明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春秋·孔子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春秋·左丘明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西汉·司马迁第一部断代史:《汉书》东汉·班固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作者不详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战国·屈原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第一部词典:《尔雅》汉代经师汇集第一部语法书:《马氏文通》清·马建忠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南朝·刘勰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现代·鲁迅现代第一部新诗集:《女神》现代·郭沫若第一部药典:《神农本草经》汉·作者不详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春秋·孔子第一部神话小说:《搜神记》晋·干宝第一部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第一部最大的断代诗选:《全唐诗》集体创作第一部中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战国·作者不详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唐·陆羽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永乐大典》明·解缙等编8、古代史书(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共三部)。第一部是春秋时期孔子编的《春秋》;第二部是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左传》;第三部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2)国别体以诸侯国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共两部)。第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第二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3)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来反映历史事件(共二十多部)。第一部是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第二部是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4)通史打破朝代界限,从古至今地记叙历史(共两部)。第一部是司马迁的《史记》;第二部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5)断代史记叙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共二十多部)。1.汉书(汉·班固)2.后汉书(南朝·范晔、司马彪)3.裴注三国志(晋·陈寿)4.晋书(唐·房玄龄等)5.宋书(南朝梁·沈约)6.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7.梁书(唐·姚思廉)8.陈书(唐·姚思廉)9.魏书(北齐·魏收)10.北齐书(唐·李百药)11.周书(唐·令狐德棻等)12.隋书(唐·魏徵等)13.南史(唐·李延寿)14.北史(唐·李延寿)15.旧唐书(后晋·沈昫等)16.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17.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18.新五代史(宋·欧阳修)19.宋史、辽史、金史(元·脱脱等)20.元史(明·宋濂等)21.明史(清·张廷玉等)9、古代文学家之别号四明狂客:初唐诗人·贺知章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李白少陵野老:唐代诗人·杜甫香山居士:唐代诗人·白居易玉溪生:唐代诗人·李商隐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苏轼山谷道人:北宋诗人·黄庭坚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李清照10、其他(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的合称。(2)“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3)“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刘伶、王戎。(4)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