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政治生活》结构图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特点优势公民的政治权利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公民线政府的性质职能政府的宗旨原则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受人民监督政府线人大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制度线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国际形势呈多极化趋势我国的外交政策国际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016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本课考点考向定位(一)我国的国家性质①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②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③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④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⑤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二)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①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②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③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④有序参与政治生活1、从知识的考查看:立足公民政治参与,重点考查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以及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2、从试题类型上看:试题多以选择题为主,聚焦于社会主义民主特点、公民权利与义务、政治参与的原则。材料题多以意义类和措施类为主,主要考查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以及政治参与的意义。•本课时的主线是“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体现”,所以复习中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①结合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的召开,认识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体现。•②运用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分析我国政府关注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等的政治学依据和意义。•③结合公民政治参与的案例,认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公民政治参与原则。•④结合网络参政的民主形式,分析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和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核心知识:一个本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两个特点→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人民民主的特点三项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四项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三个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考点一: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1、国家的含义: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政治权力机关。(1)从产生看: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2)从本质看: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本质)属性。(3)从构成要素看: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4)从职能看,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国家也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小结:国家与阶级有直接的、内在的、紧密的联系,国家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政治权力机关。一、我国的国家性质2、国家性质的含义(国体):(2)决定因素: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3)类型划分: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类型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1)基本含义:即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就是看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考点一: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为资产阶级谋利益。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谋利益。结论:历史上没有,今后也永远不会有全民的、超阶级的国家。(2013上海)国家性质即国体,是指A.各政党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B.各国家机关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C.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D.各社会组织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3、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国体)我国国家性质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领导阶级(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政权的阶级基础人民内部实行民主掌握政权当家作主考点一: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知识拓展:(1)工人阶级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2)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3)全体人民是我国国家政权的社会基础。(4)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上,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文化上,社会主义新文化记一记背一背(2011高考江苏卷)2011年4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在中国人大网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人大常委会实施该举措的根本原因是()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B.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C.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D.政府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与人民民主的特点的区别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就在于它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与其他类型的民主专政存在本质的区别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其他类型的民主专政对少数统治阶级实行民主对大多数人民实行专政(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相比较的)考点二、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考点二、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具有专政职能,人民民主专政也不例外。人民民主专政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国家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专政是指依靠暴力实行统治,专政属于被统治阶级。3、民主与专政关系⑴民主与专政的含义3、民主与专政关系⑴民主和专政的区别④功能不同①含义不同②适用的范围不同民主统治阶级专政被统治阶级③实施方式不同民主平等、少数服从多数专政主要是为了有效地巩固国家民主主要是为了有效地管理国家专政依靠暴力、国家强制手段联系:任何国家的民主都是统治阶级的民主与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的结合,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民主与专政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特别提示: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只属于统治阶级。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一种实行“多数人的统治”的国家形式。这里的“多数人”是指统治阶级中的多数人。⑵我国的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①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②另一方面,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特别提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同其他类型的国家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都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都具有阶级性。不同点: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②在我国民主是对人民而言的,专政是对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其他类型的国家都是少数敌对阶级对绝大多数人民的专政。点拨:人民≠公民。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比人民的范围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而人民不包括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专政≠专制。专政是指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专制即独裁,也是一种国家制度,其突出特征是在统治阶级内部,权力高度集中在个别人手中,实行个人专断。考点三、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内容广泛性民主权利的广泛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真实性保障制度保障人大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法律保障我国至今已制定了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法规1000多件物质保障公民选举所需经费均由政府开支;在选举期间,国家掌握的报刊、电视、广播等都为选举活动服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体现〖2010全国卷〗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相同的原则分配,将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由原来的4:1改为1:1。这一修改的意义在于()①从制度层面消除城乡选举差别②在立法和制定重大决策层面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利益③拓宽农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渠道④保证人大代表平等地行使权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A本题以选举法修改为背景,考查选举法修改的意义。其就是从制度、法律层面保障城乡同票同权,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利益,故①②正确。城乡同票同权是体现公民的平等,③说法不准确;城乡同票同权是指选举人大代表的选民平等,故④说法错误。(2013福建)截止2012年,福建省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240元,省定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1800元。上述改善民生的做法,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A.政治保障B.物质保障C.法律保障D.制度保障(2013天津)网络反腐的成效被形象地称为“小鼠标绊倒大贪官”。近日,为鼓励广大网民依法如实举报违纪违法行为,回应网民对反腐倡廉领域热点问题的关注,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网络同步推出了网络“举报监督专区”。“举报监督专区”的设立()①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②推动了反腐与网络功能的良性互动③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④确保了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D考点四: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1、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2、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保护和促进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个环节入手。3、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主权高于人权。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人权高于主权”论、“人权无国界论”,其实质是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5、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一个国家的人权及其实现,是受该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制约的,不能撇开一个国家的具体国情抽象地去谈人权。•(2012·四川高考)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该修正案首次增加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完善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强化了证人出庭和保护制度,还在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审判程序等方面作出了限制公权力、保障私权利的重大突破。该修正案的通过()•①贯彻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②削弱了国家惩罚犯罪的职能•③保障了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④提供了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012福建高考卷)2012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这一规定()A、确立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B、方便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C、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D、缩小了行政机关的权力范围解析:本题以行政强制法这一本题以行政强制法这一时政热点为背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本题难度不大。不得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C正确。A、B与题意无关。D本身说法不对。时政热点为背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考点五: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为什么)1、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必要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已被写入我国宪法。(2)重要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两个只有……才能……”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新要求:(1)扩大社会主义民主;(2)实行依法治国;(3)强化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4)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5)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考点六、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1)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