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5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考试试题(一)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30分钟。满分150分。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严禁折叠答题纸!二、给定资料:1.冷空气昨天来到了广东,由于强度比较弱,降温并不是很明显。能见度也没有太大改善,今天广州也还会出现中度灰霾。今天全省晴到多云,西部市县早晨有轻雾,北部有低于5℃的低温。明天全省大部分市县早晚有轻雾;西部市县多云转阴天,有小雨,东部市县多云转阴天。后天全省阴天有小雨,部分市县雨雾天气明显,能见度低。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1月8日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抵达广东,届时空气质量会有根本好转。一份汽车尾气为北京雾霾仅贡献4%的调查报告近日引发争议,相关科研院所随后又表示数字被“严重低估”。同一份报告将二次无机气溶胶视为致霾的“最大元凶”。“汽车尾气贡献率”究竟多少?“PM2.5多数不是直接排放的,而是气态污染物二次转化的,二次无机气溶胶里面就有大量是来自汽车尾气,大概占1/3,”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灰霾专家吴兑说,“把这块加上,汽车尾气对PM2.5的贡献远远不止4%。”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气象研究所所长范绍佳也向记者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说:“虽然PM2.5的来源非常复杂,不同地点、不同气象条件下的PM2.5来源会有显著差异。但目前,珠三角地区机动车排放对PM2.5的贡献或为30%左右。”2.中央电视台《新闻1+1》1月15日报道,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截至14日零时,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检测数据都超过了300,这意味着这些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雾霾天气导致道路管制、企业停工、机场关闭、港口停运,并使得市民的工作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不仅如此,在多地的医院,患上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在大幅增加,北京部分中小学的体育课甚至改在了室内进行。这样的天气下,很多人希望空气净化器和品种繁多的口罩能带来一些帮助。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1年,北京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500万辆,到2015年,突破700万辆;同样在2011年,我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相当于709艘“辽宁号”航母的状况,这一年中,我国火电占全部发电量的82.54%,几乎全是燃煤的发电。根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做的一个对比,如果环境水平与2010年比,没有明显改善的话,那么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这四座城市,因为PM2.5引发多种疾病造成的过早死的人数,将会达到8500多人,因此产生的经济损失会达到68亿人民币。空气污染曾经在许多国家引起全国关注。比如,1952年12月,英国首都发生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四天时间死亡人数就达4000多人,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1956年,英国政府通过洁净空气法案,采取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的炉灶,冬季集中供暖,在城市里设置无烟区,禁止烧煤,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被迁到郊区等一系列措施,使城市大气污染程度降低了80%。而在我国,PM2.5走进公众的视野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首次增加了PM2.5的监测。随后,各地对于PM2.5的监测才进入正轨。3.“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这句曾经广为流传的话,似乎已经不再流行了。而一群在互联网上“冲浪”的青年人,却重新从一个叫“绿网”的公益性环保网站发掘出这颗“珍珠”。近日来,雾霾天气频繁,PM2.5指数居高不下,空气污染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有专家认为,空气污染都是汽车惹的祸,由于近年来汽车保有量呈线性增长,北京等大城市拥堵越来越严重,汽车密集度越来越高,尾气排放日益增多而导致空气污染。也有人认为大排量汽车是主要元凶,一时间,汽车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是大排量汽车的错?近年来SUV很火,所以有人认为,大排量一定和雾霾天气脱不了干系,甚至有人开始呼吁不要再买大排量的车了。记者从中汽协获得的一组数据显示,近年来,2.5及以上排量的乘用车在汽车总销量中占比约为1.7%。大排量车在乘用车的销售中占比并不大。以2012年的乘用车总销量为例,我们简单的测算一下大排量车的排污量。2012年总共销售汽车1549.52万辆,其中2.5L以上排量共25.29万辆,即便是将所有2.5L排量以上车型的百公里平均油耗以20L计算,那么其排出污染物约为小排量(2.0L以下)的2.5倍左右,仅占所有汽车污染物排放的4.1%左右。是油品质量的错?北京的油品在全国一直最领先的,2008年开始,北京就实行了国4标准。2012年1月23日,北京环保局宣布,自2013年2月1日起,北京市对新增轻型汽油车实施北京地方标准(京五排放标准)。可是一旦雾霾来了,北京却成了最严重的灾区了。这几次雾霾大部分集中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我国北方地区,而北方地区普遍自11月就开始供暖了,汽车保有量同样很高的南方城市却没有遭遇到北京这样一个月4次雾霾指数超高的情况。雾霾到底是谁惹的祸?不可否认,机动车排放污染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的因素之一,但是不能将雾霾问题全部归于汽车。北京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于建华近日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北京雾霾天气从影响来看,机动车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可见人口密集、工业的发展等都是雾霾天产生的原因。4.不管大气污染物的来源是什么,事实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偏重、产能过剩、能源结构单一等问题,燃煤产生的污染物对大气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所以,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专家指出,目前中国最迫切需要的,还是要用法律来规范经济活动和人们的行为,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习惯。因此,首先需要对雾霾追根溯源。据前述新华网报道,绿皮书指出,我国雾霾天气增多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化石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这些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工业尤其是重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居民生活(烹饪、热水),以及地面灰尘。此外,人类活动产生的光化学产物、局地烹饪、汽车尾气等造成的挥发性有机物转化为二次有机气溶胶,都将使雾霾情况频繁产生。另据《北京晨报》报道,除了人类活动,绿皮书指出有利于雾霾发生的气象条件出现更频繁。其中包括降水日数减少,风速减小,稳定类天气增多等因素。我国中东部地区近日出现大面积雾霾。环保部有关负责人4日分析了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不利气象条件造成污染物持续累积。受近地面静稳天气控制,空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流动性均非常小,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5.“如果空气和水不行了,发展的意义何在?”春节临近,雾霾不停在各地肆虐的现状,再度引起正在召开的地方两会的关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建言献策,呼吁采取更得力的措施,打好呼吸保卫战。各地方政府也纷纷表态要强力治污,成就“美丽中国”的梦想。济南的PM2.5指数前几日持续爆表,成为山东省政协委员讨论的热点。据山东省政协初步统计,目前收到关于治理大气污染的提案有十多件,还不包括与之相关的禁放鞭炮、汽车限购等建议。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各个界别的小组讨论,都会有委员提到治理大气污染的建议。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高院副院长叶赞平认为,治理大气污染,政府在监管方面可以有更大的作为。建议政府制定一个战略性的改善大气污染的时间表,大家有一个共同的预期,有利于达成共识。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大学教授马春元呼吁全民共同参与,有关部门执法要严,对违规企业不迁就,加大处罚力度。与北京同处中国大气污染最严重区域的天津市,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治理污染。天津市市长黄兴国在天津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4年,天津将以控煤、控车、控尘、控污为重点,实施清新空气行动,治理火电污染,削减燃煤总量,加强煤质管理,改燃煤供热锅炉36座,淘汰黄标车8万辆。春运首日中东部地区遭遇大范围雾霾,引起湖北省人大第二次会议的热议。民盟湖北省委委员会在调研中发现,近50年来,包括湖北在内的中东部大部地区年雾霾日数呈上升趋势。他们建议,区域城市间应加强科研合作,通过科技计划项目、建立研究基地或实验室,开展雾霾治理相关技术研发。同时调整区域产业布局,依托税收、政策等杠杆,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例。如何走出雾霾围城同样成为辽宁政协会议的焦点。17日下午,辽宁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举行防治大气污染专题协商会,许多委员在对治理雾霾提出针对性建议的同时,提出城市规划要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综合考虑气象环境条件,提高趋利避害能力,构筑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城市建设系统。燃放烟花爆竹一直是春节的“传统项目”。近年来,空气污染程度加剧,如何管理烟花爆竹燃放,引起地方两会的讨论。许多代表委员指出,烟花爆竹里含有大量硝、硫黄等助燃性材料,燃放后,很多细小颗粒物、二氧化硫等化学颗粒物以及镁、铜、铯、锶等稀有金属颗粒物都会留存在空气中,导致大气环境污染。因此应对燃放烟花爆竹实行更严格的限制。6.各地两会密集召开,“治霾”毫无悬念入选热点话题榜。北京承诺到2017年大气污染得到改善,其中,治理PM2.5投入将高达7600亿元;江苏省政府2014年的一号文件聚焦“治霾”,计划到2017年实现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20%;河北省省长则立下军令状,钢铁、水泥、玻璃产能新增一吨,党政同责,就地免职;上海正在研究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考虑将应急预案中的相关措施作为强制性的条款写入其中。从7000多亿的投入力度,到地方一号文件、省长军令状、地方立法,在环境治理问题上,各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步伐一致、同仇敌忾。雾霾不分南北、无关东西,更不辨贫富贵贱,中国人大抵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体味到“同呼吸、共命运”的深意。得“感谢”PM2.5,正是这个肉眼看不见的小小颗粒物,推动了中国环境治理的沉重车轮。让我们意识到,在改善环境问题上,除了区域协同、联手治理,我们已无退路。在环境治理上,区域共治一直是个难题。东部与西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没少见关于环境污染责任的纷争。尽管有诸多如联席会议一类的区域协调机制,但治理效果并不明显。近年来,由于民众对环境权益问题的呼声日益高涨,各区域更多从本地经济利益和政治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利益权衡,在环境问题上的邻避效应愈加显现。雾霾的直接教训是,环境污染非一城一地之事,空气无法阻隔,建立科学、有效的区域协调共治必须提上议事日程。在雾霾治理上,北有京津冀联合治污协作计划,南有长三角大气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就在两周前,五部委联合沪、苏、浙、皖四省,出台《长三角区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具体提出了十个方面的联合行动。但从目前这两个协调机制来看,区域的联防联治主要集中在一般信息沟通层面和末端治理上,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政策,尤其缺乏共同的制度设计和法律法规的支持。比如环境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根据《环境保护法》,跨行政区域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防治工作,由有关地方政府协商解决,或由上级政府协调解决。但在GDP考核驱动下,跨区域环境治理往往陷入“公地悲剧”——每个区域都知道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但都对生态环境恶化抱观望态度,“一地污染,周边遭殃,利润自得,成本均摊”。在各地两会热议雾霾的时候,网上关于“雾霾”的调侃也列榜排行,“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煌”,城市精神口号被网友用于自嘲当下的生存环境,也道出了民众对经济发展目标的追问,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我们究竟是要什么?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