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安徽公务员招考复习资料201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公告、报名注意事项、职位表等最新资讯及免费备考资料请点击一、申论题(本卷总分100分,时限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60分钟。)1给定资料1.2014年4月24日,我国通过史上最严格的《环保法修订案》。《新环保法》将于2015年1月1日施行,此举为深受环境问题困扰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提供最有力的环保法律后盾,有助于扭转伴随其经济快速发展而生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修订后的环保法,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责,完善了生态保护红线、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跨行政区域联合防治等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强化了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还就政府、企业公开环境信息与公众参与、监督环境保护作出了系统规定。法律条文也从原来的47条增加到70条,增强了法律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已经实施25年的《环境保护法》,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和新理念明显不相适宜,存在操作性不强、环保执法疲软等问题。与此同时,长期过多追求GDP增速的粗放发展模式,导致了由大气、水、土壤等共同构成威胁人民健康的立体污染。环境问题成为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影响社会安宁和经济发展。考验中共执政能力。中共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概念。并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章。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要的改革议题之一,并提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厦门、大连、四川什邡、江苏启东、浙江宁波等地先后爆发“涉环保群体性事件”:非法捕杀野生动物事件持续引发关切;不安全食品成为长期舆论关注点。如何从制度和立法层面缓解公众的环境恐惧感和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平衡公众诉求与经济发展关系,探索现代社会发展路径,已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要命题。2.2003年,A市的“七彩河”污染事件曾惊动了国家六部委联合调查。然而,多年后实地查访发现,被责令整改之后。A市暗管偷排废水现象仍然存在,而废气处理则因技术难题进展缓慢。2004年年底,A市政府完成园区内企业“并管入网”的废水集中处理措施,同时堵塞了大部分企业直排入海的污水管。但是,高额的环保运营费用和较低的违法成本。使得暗管偷排屡禁不止。A市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介绍,公司目前日均处理10万吨工业与生活污水,若按照工业污水占比50%计算,那么化工园区28家医化企业日排放污水约5万吨,平均每家企业日均排放量约为1800吨。按照1,75元/吨的工业企业污水处理价格计算,企业平均交付第三方污水处理成本就有110万元/年。这还不包括企业自身对水做预处理的费用。如果再加上废气处理费用,企业治污费用高者达千万,低者也不会少于百万。当地某企业负责人表示。该公司环保费用年均投人为4000万~5000万元,占到总成本的6%。而A市2010年环境公报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市共处罚污染企业718家。罚款金额2916万元,平均每家罚金仅4万元。粗略计算,违法处罚成本最高也不到环保运营成本的5%。这就不难解释为何当地环保局每次突击检查往往都能逮住一些“顶风作案”的企业。A市市民王先生表示,A市紧邻M自然保护区,当地禽鸟较多栖息在湿地,但近年来,随着工业用地不断扩张,禽鸟日渐稀少,“也不知道M保护区到底有没有一个具体的面积规定,城市发展要用地,工业园修建要用地,保护区的面积越来越小。大自然离我们越来越远。”王先生无奈地感叹。居高不下的A市主城区恶臭率使得环保局发布废气红色预警,并宣布对园区28家企业实施158项整治项目。A市环保局局长对此表示。在出台当地化工区的关停退出或转产转型方案之前,将一律暂停项目审批。没有任何环保设施的化工厂,滚滚污水肆意排放,如果不加整治,A市经济固然可以一时高歌猛进,但最终吞咽苦果的依旧是A市市民。3.一进入B县,记者就发现沿途有不少焦化厂正浓烟滚滚的在生产,一股刺鼻的气味让人窒息。在某厂,记者看到,飘着油花的工业废水,正在往厂外的河沟里排放。记者:“水为什么是金黄色的呢?”工人:“有焦油。”记者:“那直接排出去会不会有污染啊?”工人:“污染肯定有,污染太大了。”记者:“你们都住在附近吧?不怕污染吗?”工人:“哪个不怕?不过工厂停工大家都没收入了,吃不饱肚子,环境再好也没用啊。”焦炭生产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气、苯类物质等有害污染物,是污染和耗能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按照环保法的规定,焦化厂建设,必须严格执行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的“三同时”规定。2004年,国家发改委又专门出台了《焦化行业准人条件》,要求焦化企业必须同步配套建设粉碎、装煤、推焦、除尘装置,以及废水生化处理设施,严禁外排废水废气,可是工人告诉记者,这家焦化厂并没有执行这些规定。焦化行业属于高能耗行业,按照《焦化行业准入条件》,焦炉煤气应该全部回收利用,不得直排或“点火炬”。记者看到,附近几家焦化厂同样没有执行这个规定。焦炉产生的煤气被直接排放到空中燃烧掉了。记者:“为什么会冒火呢?”工人:“因为要燃烧煤气。”记者发现,这几家焦化厂都没有按照规定建设节能环保设施。某焦化厂经理表示:“在B县,你可以一家家去采访,10家中,可能有9家是这样。”为了证明自己所说的话不假,负责人出具了一份材料,2014年,8县环保局召开现场会议时发放的一份领导讲话,其中提到:B县的焦化厂,大部分没有达到环保准入条件,符合环保要求的仅有一家。环保准人条件不达标的焦化厂,到底是怎样通过环评审批的呢?在调查时,焦化厂经理告诉记者,他们不仅有环评验收报告。就连土地、用水、用电等手续都非常齐全。焦化厂经理:“咱们基本上都是把钱交上了,政府来办,我不去办。”记者:“你这种情况,用地、用水、用电啊、政府都能批准?”焦化厂经理:“对啊,我们来投资这是先决条件,我们都跟县政府有协议的,没有协议谁敢来啊,不提供支持,我们凭啥来投资?”据了解,这几年。煤化工已经成了B县的支柱产业。为了吸引投资,当地政府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在记者察访时,遇到了B县一位分管工业项目的负责人。记者问道:“工厂没有环保设施,还在不断招商,长此以往,B县的环境恐怕会越来越糟吧?”负责人表示:“我们这个地方穷啊,如果说经济不发展,只注意到这个环保,那么永远也赶不上东部。‘GDP’是眼前关,环保是身后路。儿孙自有儿孙福,环保留给下一代吧。”4.春节前后,不少城市遭遇雾霾绕城,而在重污染天气应急过程中,一些地方步调混乱,让公众不知所措。南京市教育局发布中小学停课的应急措施,当地环保部门并不知情;天津市环保局发布机动车限行措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却不买账。重污染天气应急过程中出现的这些混乱,让公众对应急措施执行及其效果都捏了把汗。“制定和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是政府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的重要举措。”环境保护部应急办副主任闫景军说,“应急响应措施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大气重污染程度、缩短重污染持续时间,从而实现对公众健康的保护”。闫景军介绍,目前,我国已有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出台预案。38个城市的预案。面孔却十分“单调”。感觉都像一个模子出来的。面对质疑,闫景军表示,目前,各地应急预案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政府相关部门的专项实施方案有待补充,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有待加强,省级应急预案和辖区地市级应急预案的衔接性有待完善等。“在响应措施方面,各地应急预案都规定了橙色和红色预警信息发布后,相关企业要实施停产或限产减排的内容,但有些地方的专项实施方案没有将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户列入减排名单,而有些列入减排名单的企业没有制定具体操作方案;机动车限行措施如何进行和保障,提前多久以何种方式通知,在相应的专项实施方案中也没有详细的规定。”闫景军说,这些虽是细节,但都影响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专家表示,预案制定了标准,各部门应该自觉自主启动预案明确的相应措施。而当前面对雾霾,一些地方表现出的部门联动混乱,折射出应急预案缺乏必要的权威性和对预案执行监督力度的不够,环境保护部最近印发的《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应急级别、发布部门做了相应的规定。闫景军表示。各地应该按照意见,完善自己的预案及其发布工作。5.2012年3月31日晚八点半左右,某高校学生公寓宿舍楼突然断电,多名正在洗澡的同学窘迫地用凉水冲澡草草了事。“据说是为响应‘地球一小时’活动号召而将整栋楼电闸拉下。”有同学表示不解,“自愿熄灯变成了强制断电,这是不是有违活动初衷?”3月31日晚,该校某栋宿舍楼由管理员于八时半拉闸断电。刘姓同学称,“断电后自己去配电房合上了电闸,楼栋恢复供电,断电持续了好几分钟”。部分同学反映。当日晚七时许,曾有环保协会成员到寝室内宣传“地球一小时”并鼓励大家参与熄灯活动。“宣传还是挺到位,不知最后怎么成了强制断电?”刘同学表示质疑。据了解,学生公寓只有极少宿舍主动参与熄灯活动,而参与活动的宿舍大多数熄灯时间不足一小时。材料学院学生小王认为活动“走过场”的成分居多,“活动组织地有些被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并不高”。此外,自动化周同学提出质疑:“不少同学熄灯后点蜡烛照明,这本身就是一种不科学的做法,这样会放出更多的碳元素。同学们为了熄灯而熄灯。也没有达到活动目的。”3月31日该校环境保护协会举办的“地球一小时”宣传活动,除了呼吁同学们熄灯走出寝室之外,还组织参与者围坐观看环保宣传片,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同学们对环境问题的思考与关注。一同学表示,“熄灯一小时,其保护环境的实际效果可能杯水车薪,但活动使得大家对环境问题的有了更多反思与改进,这才是最终目的所在”。住在该栋宿舍楼的乔同学却说:“大学校园经常组织环境保护活动,大家参加的都有些麻木了,日常生活中反而会出现浪费现象。比如晚十一点断电后忘记按下日光灯开关,第二天早上六点灯就亮了;洗漱池和厕所的灯也很容易被忽略,一亮就是一整天;有时晚上一个人在宿舍也会打开两盏灯,很浪费电。”6.工业革命时代的欧洲、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的日本,都曾为治理空气污染付出高额而且漫长的代价,但时至今日,这些国家的环境保护都可圈可点。在治理污染的历史上,日本东京曾经大力提倡植树种草,甚至规定“每买一辆车就要种一棵树”。不过,在所有的治理方案中,这只是一条“比较次要”的规定。日本政府的主要治理方法是发展公共交通和地铁。在日本,人们上下班大多坚持地铁出行,只有在周末休闲的时候才会开车,这就从根本上大大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去过日本的游客都会留下这样一个印象:东京很干净。除了和东京湾所处的海洋气候降水较多有关之外,这样的优质环境还和日本的环保治理密切相关。作为一个人M稠密的大都市,东京防治空气污染的压力非常之大。为了解决自明治维新时代遗留的空气污染问题,日本政府花费了一番大功夫。除了不断强化全国上下的环保意识,日本在空气污染防治立法方面别具创意。随着经济发展,日本对于大气污染的标准越来越严格,同时对于大气污染的定义也在发生变化。最初日本《排烟规制法》主要是防止排烟,因为制定时日本燃料还是以煤炭为主,之后随着燃料从煤炭转为石油,这样大气中硫磺酸化物排量就在增多,并且法律连汽车排出气体都没有涉及。为了全面防治大气污染,日本在1968年重新颁布《大气污染防治法》,但是这个法律颁布后并没有改变日本的大气污染情况,在民众压力下,这个法律在70年代被大幅修改,增加了各级政府对大气污染者的处罚权力,这样才对污染大气环境的活动有所限制。而欧洲的做法,对跨区域合作环保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欧洲各国针对大气污染物的跨界输送问题,签署了一系列跨国协议,这些协议规定了一定期限内,各国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跨国输送的大气污染物的削减量。1979年,在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支持下,欧洲诸国签署了远距离跨国界空气污染条约:1985年,在芬兰赫尔辛基,欧洲国家签署的第一硫协议对硫的排放进行了限制:1994年签署的第二硫协议,第一次在生态系统的沉降方面制定方法以减少实际沉降和临界沉降量之间的差距。20年间欧洲空气污染控制的国际合作在减少排放和改进环境质量方面作用明显,1980年到1996年欧洲二氧化硫排放量从6000万吨减少到3000万吨。在环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