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如何讲究课堂结构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高级中学刘丽综合课的结构一般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环节,如何在此五环节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作用。使每一环节都能体现出一定的艺术性,这是衡量一个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生物教学如何在这五个环节中体现出自身的艺术性?许多生物教师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并且也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在此,笔者试图把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对提高生物课堂结构美谈些粗浅的看法。具体做法是着重处理好下列五对关系:一、展与收课堂内容的展开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开头要开得好,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课的开头是做好“展”字工作的关键。我的具体做法是从自然现象,从提出问题,从生活、生产实际、从学生原有知识等几方面入手引出课堂教学内容。如春天生活在池塘中用鳃呼吸的蝌蚪,到夏天发育成生活在潮湿陆地上用肺呼吸的成蛙,这个现象如何解释?这样引出两栖类的课题。再如,让学生观察池塘中一滴水引出原生动物的课题。实践证明,这样做使学生从学习一开始就感到亲切,有趣、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当然并不是每节课开头的内容都能举出学生熟悉的生物生理活动的事例这就需要教师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或开宗明义,单刀直入;或巧设比喻,故布疑阵,激发想象力力求做到导言精到。其次是如何对课题教学中的内容的展开。做好这个工作的第一步是要遵循中心内容教学的具体要求。即教学中不但要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而且要适应改革之需要;不但要重视生物的内容结构和生理知识的传授,而且要重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不但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第二步要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在上述两步的基础上,开设一些教材中没有的教学栏目,比如看一看,想一想,动动手,动动脑等,如我在讲“蝗虫触角的作用”一课时,让学生首先观察自己捉来的蝗虫,并明确提出观察的内容和要思考的问题,在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展开教学,这些栏目的开设使课堂教学既开展得有理有据,又开展得合乎情理。教学内容收得好,更能体现出生物知识的完整性,科学性,系统性,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在教材中可分两种情况:一是课堂上某个知识点的收。二是一节课或某个章节的收。对于前一种情况我的具体做法是收得干净得落,斩钉截铁,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不至于混淆。比如:在讲“光合作用”一节时,教学中暂排除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联系,有关呼吸作用的知识只字不提,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系统的光合作用的概念。对于“收”的另一种情况则是做好有收有展,收展结合,形成藕断丝连的局面。具体做法是在一节课或一个章节结束时提出一些学生很难回答完整的问题,并且与当堂教学内容及下节课的内容都有一定的联系。让学生明白“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二、密于疏每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对于难点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上升为探索的动力,对于重点使学生产生掌握它的决心。在教学中使两点始终贯穿于“密”字中,具体做法是将难点和重点揉合到学生最感兴趣的事物中,巧妙地为书本上的理论“骨架”补上“血肉”,分析问题时尽量引用近年来的一些科研成果,做到细致分析,深刻说明,直至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达到入木三分为止。这样学生不但领会深刻,理解透彻,同时还会发现对自己和周围的生物世界了解的还不够,甚至可以发现自己的错误认识。如学生对输血的理解,学生往往认为,无论输血多少对人的身体有害无益。由于这个知识点属于难点,因此在课堂上就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在解答学生问题时顺藤摸瓜,不断引入教学内容,结果使学生大彻大悟。对于大纲要求了解的内容,则应提纲携领,简明扼要,点到为止。总之,一节课要处理好密与疏之间的关系除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外,还应注重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趁着学生方兴未艾的兴致,牵起那勃勃奋发的思绪,顺水推舟,扬帆破浪,或讲或辩,或议或练,继之以小舒疏。三、浓与淡有人认为理科教学就是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不能象文科教师那样将自己的情感揉合到教学中去,特别是生物学科属于边缘学科,生物教师也是“巡边员”,生物教师的工作只不过是教会学生书本内容,仅此而已。对持这种观点的人暂不加以褒贬,笔者只想用两例加以说明。其一是我在讲“人体内脏器官”一节时,拿出了一幅外国军队漫画,学生看后捧腹大笑。原来上面画了一位逗趣的大鼻子大夫戴着高度近视镜,右手拿了把手术刀,左手拿了把大三角板,正在病人身上比划着,寻找合适的位置下刀。笑声静下,我提问学生人的内脏器官的位置是否能象这位大夫那样去寻找?通过学生分析理解掌握了内脏器官的固定位置。其二是我在讲《植物学》中“花”这一节时,给学生分析朗读了章炳华的散文《龙华桃花红似火》中的一段。“这里的桃花确实名不虚传,大都是重瓣的,猩红的热情,粉红的妩媚,那白瓣上洒着点点红斑的则显得端装淡雅。一簇簇、一片片、把残留的一丝春寒都驱尽了”。待朗诵完,学生个个争先发言,描述了他们见到的桃花的特征,除此而外,生物课本中有许多地方还可引用一些生物学史话、趣闻、幽默等。由此看出生物学教学并非平淡无味。其实我们所传授给学生的都是活生生的动植物。如果我们不注意本学科的特点。一味地采取讲授法来教学,活生生的动植物就会被我们讲死了,五彩缤纷的动植物世界在学生面前呈现的只能是暗淡无色,这种机械式的传授方法。学生只会感觉教师是在照本宣科,听起来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体现生物学科的特点,将活灵活现的动植物的本来面目展现给学生,用丰富的生物学知识来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当然,对学生经常接触的、浅显的、容易理解的知识也不必过份渲染,做到蜻蜓点水即可。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地处理好“浓与淡”的关系。要求教师平时要努力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更新教学方法,注重收集资料。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情随境迁,情以文异,情因人(学生)发。时有气吞山河之慨,时有满而含春之雅,时有拔地而起之动,时有寒塘映月之静。这样,学生会感觉课上得轻松自如,课堂结构也层次分明。四、雅与俗生物教材中有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绝大部分插图没有附加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就需教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明了的叙述来表达课本中难以理解的内容。特别是对图形分析,应做到图文并重,这个“文”是要教师用语言将图表述出来,表述的关键是在保证通俗的前提下,还应注重科学性、思想性、逻辑性、完整性。如在分析生物“警介色”这幅图时,让学生从生物的生理角度,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角度、从生物的生存角度,从艺术角度等多方面分析,使学生明确生物的警介色不光是为了生存,而且是大自然的一幅美丽的图画,同时也是画家和作家笔下天然的素材。这样使学生听起来既感到趣味横生,又感到很强的说服力。切忌婆婆妈妈,东拉西扯,眉毛胡子一把抓。总之,在处理雅与俗的关系时,关键是要做到重在通俗,贵在明达,化雅为俗,俗以显雅。五、断与续教材除了注重科学性和思想性外,还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从绪论到结尾循序渐进,不断深入,有板有眼。同时每一章节和每个知识点也有相对的独立性充分体现了断中有续,续中有断。如在讲“遗传”概念时,最初是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民间俗语加以说明的,当学生学完遗传的理论基础后,就应用基因的理论对遗传概念加以分析说明,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中既展示了“断”,又存在着“续”。“断”表现在不同时期对一概念的理解程度不同。“续”表现在是对同一概念的分析。类似问题在教学中会经常出现的。由此看来,处理好“断”与“续”之间的关系时,应有长流水,不断线的“续”;也应有“五里一站、十里一驿”似的“断”。综上所述,讲究课堂结构美对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尤其重要。但是真正做起来又不是一件易事。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和教育能力素质。而且在教学实践中还应做到灵活应用。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博彩众家之长,肯定是会有好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