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生长的需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生物生长的需要1、小苗的诞生一、教学目标1、能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进行完整的实验研究。2、能从研究结果中发现新的研究问题。3、能通过研究找出对种子进行分类的合理方法。4、能制作出规范、美观的种子标本盒。二、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制订较规范的实验方案。难点:同重点。三、课前准备豆种、布、等配套实验材料。四、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开始到撰写实验方案部分。第二课时,完成交流及总结部分。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萌发?(二)指导学生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1、让学生展开讨论。2、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3、学生分小组观察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种子。4、学生进行猜想。5、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1)学生制订实验方案。(2)学生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案。(3)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4)归纳小结。6、让学生提出还想研究的问题。7、让学生阅读“科学在线”的内容。(三)指导学生制作种子标本。六、板书设计1、小苗的诞生适当的水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适当的气温阳光土壤与植物的生长一、教学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三种土壤的主要差别。2、能正确使用实验法研究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从而推测出三种土壤的保水能力。3、能通过对比实验总结出某种物体适合生长在哪种类型的土壤中。4、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原因进行解释。二、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探究土壤的渗水能力。难点:观察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土土壤里的生长情况。三、课前准备配套实验材料、烧杯等。四、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及活动2。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及拓展部分。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植物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情况有什么不同?(二)指导学生探究认识不同的土壤。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中三种土壤的照片。2、让学生观察三种土壤,比较它们的颗粒大小、颜色和黏性。3、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共同找出三种土壤的区别。4、归纳小结。(二)指导学生进行渗水比赛。1、提出问题,交代活动的任务。2、让学生猜想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3、让学生把自己的猜想填在课文给出的横线上。4、让学生按照课文给出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6、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小结。(三)指导学生探究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1、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活动经验进行推测,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2、让学生把推测的结果和理由填在课文给出的横线上。3、学生按照课文的提示进行实验。(四)指导学生调查适合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植物。1、提出调查的要求。2、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六、板书设计2、土壤与植物的生长沙质土:透气好、保水性差。土壤黏质土:透气差、保水性好。壤土:透气、保水性都较好。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一、教学目的:1、用对比实验法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条件。2、联想出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能够说出应从哪些方面交流科学研究的结果。二、教学准备:1、每小组4棵同种植物,并尽量保证生长情况相似。2、两个黑色的纸袋或纸箱,能罩住植物为宜。三、教学过程:(一)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1、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植物怎样才能生长得更好。2、设计对比实验。例如,如何确定“对照组”、“实验组”,如何控制两组的条件。用“光线充足”、“黑暗”提示学生控制变量。实验组的植物生长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对照组的植物用黑袋罩起来,挡住光线,但要保持空气流通。3、设计记录植物生长情况表。4、猜想影响植物生长的其他条件,讨论设计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的实验变量的合理性。5、开成果展示会。分析这些植物生长情况,解释原因。(二)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1、思考: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自己除了给它提供这些外在的生长条件之外,还需要做什么。2、组织全班讨论,得出小结:为了使植物长得更好面采取的行动,浇水、除草、松土、施肥、给攀援植物搭架帮助其生长等措施。3、得出结论并落实到行动中。根和茎第一课时:研究根的作用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2、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常见的自然事物或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归纳、概括。获取有关知识。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设计说明根有吸收水分作用的实验。二、教学准备:1、投影片、挂图2、“根吸收水分”实验装置3、课前采集的有主根或须根的植物各1~2株4、观察根毛的实验材料若干套5、学生实验器材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谈话:我们日常所见的植物,大部分都有根。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这些植物的根被破坏了,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2.学生设想、汇报。3.讲述:植物的根枝破坏了,就会生长不良,甚至死掉。可见,植物的根,对大多数植物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究竟根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学习新谬1.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1)推想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①提问:高大的树木,依靠什么稳固地生长在地上?为什么我们拔麦子时觉得很费力?(出示拔麦子的投影片或挂图)同学们在野外拔野蒿时费不费力?根据以上事实,推想一下,根有什么作用?②学生讨论、推想、再汇报。③谈话:同学们推想根具有固定植物的作用,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授为什么能具有这种作用。(2)研究“为什么根能固定植物”。①谈话:首先来观察根有哪些适宜固定植物的特点;量一量野蒿的主根有多长?数一数野蒿的例根有多少?数一致狗尾草的须根有多少?估算狗尾草的须根连起来有多长?学生分组观察自己采集来的植物的根。②汇报观察结果。(可选择3—5个小组汇报)③谈话:这么多、这么长的根,是怎样分布在土壤中,使植物固定的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两幅图(出示主根和须根在土壤中分布剖面示意图)。④师生共同归纳:长有主根的植物,除主根外还有许多侧根。主根向土壤深处伸长,侧根向四周伸展,就像把脚深深地插在土壤里,使植物“站得稳稳的”。长有须根的植物,小根很多,它们纵横交错地分布在土壤里,就像有许多手紧紧抓住土壤,使植物固定住。2.根有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1)推想“根有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①讨论:种向日葵要浇水、施肥。如果缺水,向日葵就会怎么样?如果缺肥,向日葵又会怎么样?种花、种树、种庄稼都要浇水、施肥。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植物生长需要水分和养分)(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分和养分,可是人们并不把水和肥料直接给植物,而是把水浇在地里,把肥料也撒在地里。这是怎么回事?)(植物的根在土壤里,水和肥料也浇在土壤里,看来植物是靠根来吸收水分和养分的。)由此推想,根有什么作用?②讲述:同学们从事实出发,推想“根具有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这个推想是否正确?下面我们将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2)实验根有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①设计实验方法:谈话:在容器中放一些水,找一株带根的植物,把根浸在水里,在容器的水面处做一个记号。过一段时间,观察容器中的水是不是会减少。你认为这个方法行不行?有没有不严密的地方?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话:同学们担心蒸发会使容器中的水减少,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很有道理。怎样控制容器中的水不因蒸发而减少?学生讨论,提出各种方法。讲述:有的同学想到“滴一层植物油在容器的水面上”,还有的同学想到“用切成两半的软木塞把植物固定,塞紧试管口”。下面就请同学们按刚才设想的方法进行实验。②学生组装实验。③演示:出示“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装置。讲述:这个装置就是用上述方法组装的。昨天老师把它放在向阳的窗台上了。现在请同学们观察:容器内现在的水面在哪里?容器内原来的水面在哪里?这说明了什么?(容器中的水减少了,说明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3)探究为什么根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植物所需的水分。出示观察根毛的实验材料(如萝卜种子萌发长出的幼根)。①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一条小根的尖端。②提问:你们看见了什么?(小根尖端长有根毛)根毛是什么样子?(又细、又嫩、又多)②讲述:又细又嫩的根毛分布在土壤中,水分很容易被根毛吸收。根毛的数量又很多,所以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植物所需要的水分。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三)巩固练习提问:(1)根有什么作用?(2)根主要靠哪个部分吸收水分?(3)根是怎样吸收养分的?(四)布置作业观察自己组装的“根吸收水分”的实验,将结果记录下来。第二课时:研究茎的作用一、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茎有运输水分、养分的作用。2、使学生学会“茎有运输水分作用的实验”。3、学习用“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实验证明——提出结论”的程序进行科学研究。二、教学准备1、投影片或挂图:茎运输养料的作用。2、课件动画:茎对养分的运输3、实验器材:夹竹桃一盆(课前1—2小时浇足水);按实验组数各准备一套“茎运输水分”的实验装置;广口瓶、红墨水、放大镜、单面刀片、芦苇枝条。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提问: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植物的叶有什么作用?2、讲述:植物的茎与根相连,也与叶相连。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除了有支撑作用外,它还会有什么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茎的作用”。(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l。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①讨论:根吸收的水分怎样到达植物的叶、花、果实?叶制造的养料怎样到达植物体的其它部分供它们生长?你认为茎会有什么作用?茎的内部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怎样证明你的想法是否正确?(教师将准备好的夹竹桃的枝条用刀片切断,发给学生。)②观察:茎的下切面上有什么?③思考:为什么把水浇在植物的根部,茎的截面上会出现小水珠?茎可能有什么作用?④讲述:茎是怎样运输水分的呢?茎内有什么样的构造呢?根据同学们的设计,我们来做个实验。取一只广口瓶,装大半瓶水,滴几滴红墨水将水染红,将一段芦苇的枝条插入水中。⑤学生分组实验(此实验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可以讨论一些问题,也可以先观察教师在课前浸泡的枝条)。⑥汇报观察结果:在植物的叶面上是什么样的?(变成了红色。)为什么叶面会有红色?红水是怎样到叶面上来的?⑦将浸泡过的芦苇的茎横切、纵切,用放大镜观察切面。提问:在茎的横切面上看到什么?在茎的纵切面上有什么?说明茎内有什么?茎有什么作用?⑧小结: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知道植物的茎内有一种小管子(筛管),它与根、叶相连,能把根吸收的水分由下而上地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2.茎有运输养料的作用①讲述: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供植物生长,那么,这些养料又是从哪里运输到植物体的其它部分去的呢?②出示“茎运输养料的作用”的投影片或挂图。③讲述: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树上选取一根比较粗的枝条,在枝条上割掉一圈树皮,过一段时间,切口上部的树皮逐渐肿胀,日子一久,形成了瘤状突起。④讨论:你认为切口上部的树皮为什么会肿胀或瘤状?⑤讲解:植物的茎内还有一种管子(导管),这种管子在茎的外皮内,它能将植物的叶制造的养料由上而下地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供植物生长。⑥提问:现在你知道植物的茎内有几种管子?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⑦指导填空:在茎的内部有两种管子,一种管子运输水分,另一种管子运输养料。(三)巩固练习1.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茎的作用”。2.提问:茎有什么作用?3.观察学生分组实验的结果,嫩枝的叶是否变为红色。(四)布置作业1.观察周围的树干,有没有因树皮受到破坏形成的瘤状。2.思考:假如树皮大面积地被破坏,树会怎样?根据这个道理,应该怎样保护树木?动物的食物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动物生活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动物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让学生初步学会动物生活需要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比能力。教时安排:3课时教学准备:录象带教学过程:一、动物的生活环境之一——气候1、什么是生活环境:指导学生知道动物生活环境是指:阳光、温度、水等。2、动物的生活环境是一样吗?各种的动物生活的气候一样吗?指导学生讨论。小结:各种的动物生活在一定的气候环境中,生活在不同气候环境中的动物,它们的身体形态特征是不同的二、动物的生活环境之二——栖息的地方提问:“各种动物栖息的地方都是一样吗?”后请学生看书。小结:各种动物都在一定的环境中栖息,栖息的地方不同,动物的身体形态也不同。三、动物的生活环境之三——食物学生看书讨论:“各种动物的食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