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生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常见脊椎动物的类群及代表性的脊椎动物2、熟悉五大类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3、了解每类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生殖方式都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2、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归纳能力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三)情感目标:1、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能力2、通过对各种生物的认识,了解动物对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1、五大类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2、重点了解动物身体特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3、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教学器材准备:鲫鱼(大小不等),镊子,载玻片,放大镜,培养皿,棉花,90%的酒精,水槽、五大类脊椎动物的典型代表动物的模型及部分骨骼标本教学过程:新课引入一天,小明和小刚在一起讨论有关“鸟”,小明认为“天上飞的动物都是鸟”,而小刚认为“鸟都能在天上飞“你赞同谁的看法?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讨论后将结果向全班交流。结论:小明和小刚的观点都不正确。因为能在天上飞的动物鸟只是占一部分,还有很多会飞的不属于鸟类的动物,例如蜻蜓、蜜蜂、蝙蝠,所以小明的观点不正确,在鸟类中也有一部分是不会飞的,如鸡、鸭、鸵鸟,所以小刚的观点也是不正确的。探究新知我们吃鱼时会发现,除去肌肉后又一条贯穿整个鱼身体的条状骨骼,出示鱼骨骼标本及其他动物的骨骼标本问: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骨骼标本,能发现什么共同点吗?生:在身体的中央有一根脊柱。问:大家知道脊柱是由什么组成的吗?生:许多脊椎骨连接组成。问:谁知道这根脊柱有什么作用?………….解释:脊柱支撑着身体,承受身体的重量,保护了内脏器官等问:所有动物的身体都有脊柱吗?请举例生:不是,比如蜜蜂、蚊子目前自然界中已知的动物大约有200多万种,我们可以依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身体中具有脊椎骨的动物地球上的脊椎动物大约有5万种,可以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将可以分成5大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现在让我们根据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顺序逐一学习。1、鱼类地球上的脊椎动物中鱼类有23000多种,在地球的各个水域都有分布,是脊椎动物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的一类动物。水是鱼类唯一的生存环境,离开了水将无法生存,鱼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主要是因为鱼类具有适应水生环境的形态特征和生理机能。问:现在请大家阅读书本并观察桌上的鱼,找出鱼类具有那些与水环境相适应的特征?1)体呈纺锤形,身体分为头、躯干、尾问:这样的体形有什么好处?答:在游泳时能减少水的阻力。2)表面覆有鳞片和粘液。问:有什么好处?答:能有保护身体,还能减小水的阻力3)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问:有什么好处?答;是鱼的感觉器官,与神经相连,能测定方向感知水流,控制身体平衡。4)用鳍运动,用鳃呼吸。问:有什么好处?解释:在水环境中,水的浮力大,能使身体轻易的浮起来,而且水的氧气含量低,鱼扁平的鳍更容易在水中运动,鱼鳃能从水中提取生存所需的氧气。5具有鱼鳔可以控制身体上浮和下沉6)体色上深下浅起到保护作用以上这些形态特征和生理结构使鱼类能自由的生活在水中。活动一:根据鱼鳞推算鱼龄取一片完整的大鳞片,用清水洗去粘液,用90%的酒精浸泡15分,用放大镜观察,并画出鳞片上的环纹,附近各组成员互相对比,推断鱼龄,并解释原因。在浸泡酒精的过程中,开展:同学们认识那些鱼类?最后通过图片,向学生介绍几中鱼类,并附上简单的解释,其中熟悉的鱼类留给学生介绍。2、两栖动物问:为什么这类动物叫两栖动物呢?水陆两栖的意思在距今3.6亿年前,有些鱼类开始尝试登上陆地,逐渐向陆生动物演化成为两栖动物。两栖动物可以说是陆生动物的祖先,他们至今还保留有祖先——鱼类的一些特征,请大家找出这些特征。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进行呼吸(外形和结构像鱼类)。两栖动物还可以在陆地生活,为了适应干燥的陆地环境,他还有那些特征呢?成体生活在陆地,也可以生活在水中(水陆两栖),用肺进行呼吸,兼用皮肤呼吸。但是体表没有覆盖物,无法保持体温,属于变温动物,需要冬眠。大家认识哪些两栖动物?介绍几中常见的两栖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这些动物能消灭大量的昆虫,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持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大家要保护这些动物。3、爬行动物真正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环境,请找出他们适应陆地干燥多变的环境的身体特征?答:完全用肺呼吸,皮肤上有鳞片或甲,(能保持水分)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作用)但是他们体温不恒定,仍属于变温动物,需要冬眠。有些爬行动物也能在水里生活,为什么他们不是两栖动物呢?这两类动物最大的区别在那里呢?(两栖动物繁殖离不开水,幼体需要在水中生长,变态发育;而爬行动物的繁殖已经脱离了水的限制,无变态发育。)现存的爬行动物主要可分为4大类:龟鳖类、蛇类、鳄类和蜥蜴类;。(同时展示图片,进行简单介绍,熟悉的动物由学生来介绍)活动二: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在我国大约有210多中蛇类,其中有毒的大约为50种,每年都有很多人遭蛇咬伤甚至死亡,那么在野外我们如何来分辨哪些蛇是有毒的,哪些是无毒的呢?请大家看图片,图上是典型的毒蛇和无毒蛇,请大家仔细观察,找出他们他们的差异。根据上面特点能分辨多数蛇类,但是并不是完全适用,下面是一些常见毒蛇的头部和体纹特征。(出示图片)活动三:问:当你在野外被蛇咬到的时候,你会怎样处理?(讨论)假如被毒蛇咬倒,会在伤口处留有2个大而深的牙痕,伤口灼热疼痛,明显的肿胀起来,应在伤口上方2cm~10cm处用布带扎紧,,尽快的排除毒液,用清水冲洗伤口,也可手挤,口吸或者扩大创口,使部分毒血排出。布带每隔15~20分钟放松1~2分钟,防止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受阻而坏死。如果条件允许立即把蛇打死,同时带蛇去就医,采取对症治疗。4、鸟类当动物适应了陆地环境,其中的一支动物开始了征服天空的旅程,进化为现在的鸟类。为了飞翔,鸟类的很多生理构造有别于其他陆地动物。请大家找出来。1、具有纺锤形的体形;减小空气阻力2、前肢特化成翼,是飞行的器官3、骨骼中空,一些内脏退化,减轻自重4、体表被有羽毛,是恒温动物,5、鸟的喙和脚有多种形态,以适应各种生活习性问:恒定的体温对与鸟类有什么意义?这样鸟类不再需要冬眠,对环境依赖性大大降低了,这些天空的征服者分布在全球。体色和斑纹与毒蛇不同颜色鲜艳,背部有特殊斑纹体纹尾往后逐渐变细尾短骤然变细,不断颤动尾部一般不呈三角形头大,大多呈三角形头部无有毒牙和毒腺无毒蛇毒蛇不同生活习性,培育很多各具特色是鸟类。根据生活习性分类出示图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鸟类都能飞,你能举出一些不能飞的鸟类吗?比如企鹅(出示图片)他们有翅,但不能飞行。请参照图片,说明他们为什么不能飞?(体重偏大,翅膀较小。这也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许多鸟类以昆虫为食,是森林的天然保卫者,在1981年国务院把每年四到五月初的一个星期定为“爱鸟周”,来宣传和保护这些天空的精灵。5、哺乳动物鸟类征服了天空,而陆地则被哺乳动物占领。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最完善的一个高等动物类群。他们具有体表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和哺乳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根据身体结构哺乳动物可分为食肉类:狮子、老虎(图片),猎食其他动物为食,具有锋利的牙齿和爪子;有蹄类:马、牦牛,鹿(图片)趾端增厚变成蹄啮齿类:松鼠、鼠(图片)门牙一辈子在生长;灵长类:金丝猴、黑猩猩(图片)脑高度发达,与人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哺乳动物不但分布在陆地,有的还能飞行:蝙蝠(翼手类)。有的终身生活在水里:海豚,鲸(鲸类)课堂小结1、我们根据动物体内是含有(脊柱)脊椎骨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2、脊椎动物是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我们根据他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五个类群。3、每类动物在形态结构上都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因此每一类群的动物都有许多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第一节动物的主要类群塘溪中学杨明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4、了解常见无脊椎动物的几个类群5、了解常见的无脊椎动物的典型动物6、通过活动,认识保护动物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归纳能力(三)情感目标:1、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能力2、通过对各种生物的认识,了解动物对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2、各类无脊椎动物的特点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有人认为脊椎动物在形态结构上比无脊椎动物高级,因此脊椎动物比无脊椎动物在地球上的分布更广,种类更多,更适应环境。你认为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结论:从形态结构上看,脊椎动物比无脊椎动物要复杂、完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但是无脊椎动物的种类比脊椎动物的种类要多的多,而且各种无脊椎动物也能适应他们各自的生活环境,表现出与环境的适应性。探究新知在已知的150万种动物中,有100多万种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种类比脊椎动物要多,并且无脊椎动物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是单细胞动物,多数是多细胞动物;有的能在水、陆、空三界自由活动,有的则只能靠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过寄生生活。无脊椎动物——身体中没有脊椎骨的动物根据它们身体的构造可分为: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1、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图片)特点:个体小,一个细胞组成,属于单细胞动物,所有的生理活动在一个细胞中进行。需要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的形态结构。原生动物是自然中最简单、最低等的动物随着生物的进化单细胞动物逐渐进化成多细胞动物。看图:这是树吗?这是花吗?2、腔肠动物:珊瑚虫、海葵、水母、水螅、海蜇(图片)珊瑚虫:身体呈圆筒形,身体上有很多触手,触手上有刺细胞,能麻醉和捕食其他小动物。特点:身体呈辐射对称,结构简单3、扁形动物:涡虫、血吸虫、绦虫特点: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多数过寄生生活(除涡虫)4、线形动物:蛔虫、钩虫、丝虫特点:身体细长,绝大多数属于寄生虫,靠寄生在其它生物身体内生活。线虫广泛分布与水中,土壤中,数量极大。大多数的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是营寄生生活的,对动植的生长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很多虫体或者虫卵是通过摄食进入体内,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饮用生水和没煮熟的食物。看图:蚯蚓,这属于什么动物?环节动物。它有什么特点?5、环节动物:蚯蚓、水蛭(蚂蟥)特点:身体呈圆柱形,由许多相同的体节构成,消化道和神经系统横穿身体的所有体节。6、软体动物:蜗牛,蛤蜊,乌贼特点:身体柔软,大多有个石灰质外壳。乌贼的石灰质壳生在体内。7、节肢动物:这是世界上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界种数的4/5以上。他们有什么特征?特点:身体外部不同程度分节,所有成对的附肢也分节,有蜕皮现象。这是为了适应生长。我们来看一下节肢动物的主要类群:甲壳类:螃蟹,虾(图片)多足类:蜈蚣,马陆(图片)蛛形类:圆蛛,蝎子(图片)昆虫类:蝴蝶,蜻蜓(图片)昆虫类动物又是节肢动物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类群。8、棘皮动物:海参,海胆,海百合特点:全部海生,体表有棘课堂小结1、无脊椎动物主要有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等类群。每个类群的动物都有各自的形态结构特点和典型动物。2、原生动物是最简单、最低等的动物。节肢动物是自然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动物。3、每种动物都是与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第二节植物的主要类群——种子植物章寅塘溪镇初级中心中学315143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2.认识和区别常见的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3.了解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主要特征。(二)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观察,比较,归纳等科学方法,使他们从形象思维转换到抽象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三)态度与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接受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接受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