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议论文题型及解答方法整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议论文主要题型及解法:(论点题、论据题、论证方法题、论证思路题、议论文语言题、链接材料题、认识开放题)议论文常见试题: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中心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3、本文从哪些方面证明了观点?4、简要分析**段(或全文)的论证过程。5、划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作用是什么?6、借助链接材料,理解文本。7、请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谈一谈你对作者所说的“**”的认识。(80——120字)(5分)一、论点主要题型:1、文章的中心论点?2、中心论点是如何提出的?3、文章的分论点是什么?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的?方法:先确定文章的中心论点,然后判断论点提出前的内容属于哪种提出方式,并围绕论点对其进行概括中心论点提出的五种方式:开门见山式:开篇直接提出论点引经据典式:引用名人名言或诗文名句提出;引用成语或寓言故事提出;叙述引论式: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或以自然现象提出。设问引论法:用问题引出论点直接反驳法:直接驳斥要批驳的观点二、论据题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事例有的是个例,即某个人的事例;有的是泛例,即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或一类现象。道理论据:名人名言、谚语警句(需要注意的是:在引论部分的事例或名言警句既起着引出论题或论点的作用,也起证明作用,充当论据。)题型:1、辨别论据的类型(见论证过程题)2、概括论据的主要内容(同记叙文题目,紧扣论点)3、为文章再补充或选择一个恰当的论据(根据论点选择)补充论据方法:依据语言环境准确把握论点论据能证明论点叙述和分析紧扣论点2三、论证方法题主要题型:1.辨别论证方法的类型2.分析某种论证方法的作用分析某种论证方法的作用辨析四种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比喻论证法、对比论证法)理解其作用,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模式:“用____法()地证明了____的观点”熟记——熟练掌握每种论证方法各自的作用1.例证法:用……事例,更加具体、有力地加以论证,使人更容易理解、接受作者的观点或主张。2.喻证法:能够生动形象地证明作者的观点,使说理生动,让人容易理解。3.对比论证法:通过正反对比,突出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或重要性,使说理更有力度,给人深刻印象。4.引证法:引用名言警句加以论证,使论证具有权威性、更充分、有说服力。四、论证思路题:1、文章某(些)段的论证过程。2、文章的某些段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证的?3、文章的某部分能否删除,为什么?4、文章的某部分能否调换,为什么?题型1:分析某段的论证过程读《冠军,曾“输在起跑线上”》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②段的论证过程。贝多芬曾说,只有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才能成就卓越。江苏女孩吴晶从小双目失明,站在这样的“人生起跑线”上,她却乐观自信,在艰难中磨练自己,最终不仅成了杰出的残疾运动员,还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今年初,美国的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都同意接收她入学。吴晶虽然“输在起跑线上”,但同样“跑”出了精彩的人生。再如,浙江的滕头村在创业发展之初,“起跑”时也大不如人,但坚持不懈的努力却使它成为闻名中外、富甲一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所以,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充满自信,不言放弃,才能将“起跑线上的输”最终转变为“终点上的赢”。这些答法对不对:答法一:这段用江苏女孩吴晶和浙江滕头村的事例证明中心论点。(答题不全面)答法二:先引用提出贝多芬的话证明要百折不挠才能成就卓越。然后列举江苏女孩吴晶从小双目失明,站在这样的“人生起跑线”上,她磨练自己,最终不仅成了杰出的残疾运动员。接着列举浙江的滕头村在创业发展之初,“起跑”时也大不如人,但坚持不懈的努力却使它成为闻名中外、富甲一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最后指出只有充满自信,不言放弃,才能将“起跑线上的输”最终转变为“终点上的赢”。从而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概括不到位、不简练)答法三:首先用贝多芬的----话;然后举江苏女孩吴晶和浙江滕头村的事例证明我们做事要坚持不懈;最后指出我们要充满自信面对一切(概括不全面,而且没有围绕中心论点。)3首先用贝多芬的话证明面对不利和艰难的遭遇不悲观失望、坚持不懈的重要(1分);接着用江苏女孩吴晶和浙江滕头村的事例证明了不悲观失望,奋起直追、坚持不懈才能“赢在终点”(1分);最后指出充满自信、不言放弃对“赢在终点”的重要作用(1分)。这样,有理有据地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简要分析论证过程答题思路:连词+论证方法+论据概括+论点题型2:分析文章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证(针对有分论点的议论文)题型3:分析某段能否去掉----考查论证思路的严谨性解题思路:该段的内容是什么?上下文的内容是什么?与上下文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得出不能去掉的理由(答题模式如下:不能去掉。因为本段指出宽容要有原则,要做到宽容就要能容人之短、容人之过。既是对上文论证内容的补充,又开启了下文要论述的内容,使文章的论证更全面、充分,又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因此,不能删掉本段。)题型4:文章中的句子(段落)能否调换方法:注意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的逻辑关系)(答题模式如下:不能,四句话是对“内心和谐”意义和作用的评价。前三句说明“内心和谐”是一种品质,是递进关系,第四句是议论具备这种品质的作用。)五、议论文语言特点:准确、严谨例如:舍弃有时是痛苦的,但如果不能忍受一时的痛苦,就有可能招来终生的痛苦。答案:“有可能”是一种推断,并非绝对。它表明舍弃是不能忍受一时痛苦会造成终生痛苦是一种会出现的情况,但并非绝对。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谨、准确。答题步骤:阐释词语意思;将词语意思与原句结合起来分析其表达的意思;得出议论文语言的特点。六、借助链接材料,理解文本。例如:《不该遗忘的“自省”》“具备了自省精神的人和民族注定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请你结合下面任何一则链接材料,从“人”或“民族”的角度,具体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链接材料:⑴巴金先生晚年写了《随想录》,对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行为进行反省,并将自己认为可耻的地方公之于众。这是对自己灵魂的无情拷问,是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有学者评论,此举凸显了知识分子的良知,树立了不朽的精神路标。4⑵1971年,前西德总理勃兰特在访问波兰时,为了忏悔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犯下的罪行,在被德国纳粹杀害的波兰人纪念碑前下跪。他那跪感动了世界,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一跪。当时波兰的舆论称:“作为反纳粹斗士的勃兰特这一跪,使德国真正站起来了。”具备了自省精神的人和民族注定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请你结合下面任何一则链接材料,从“人”或“民族”的角度,具体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示例一:一个人如果能经常自省,他就会不断地改正错误,不断地完善自己。像巴金先生那样,不仅能够自我反省,而且能将自己认为可耻的地方公之于众,这样的人是一个勇敢的人,无所畏惧的人。示例二:一个民族如果经常反省,就能改正错误,不断进步,变得越来越强盛。像德国即使犯了这样严重的历史错误,只要能够反省,也能被全世界谅解、接纳,最后走向新生,走向强大。七、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谈一谈你对作者所说的“**”的认识。①先亮明观点:我认为:……;②然后结合文中内容:在文中,……;③接着结合生活实例:在生活中,……;④进行总结:所以,……(注意区分道理论据、事实论据)说明文的阅读方法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也就是该事物的独特之处。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的方法有:(1)看标题。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就紧扣“雄伟”这一特征进行说明。5(2)抓关键性语句。可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或连接词(如“首先”“其次”“再次”等)。如《苏州园林》,可抓关键句“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分析材料,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即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分析段落层次的意义和联系,从而归纳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分析花儿鲜艳的诸多原因时,突出内因是最主要的,而物质基础又是决定性的因素。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3、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6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5、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7、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概括文段的中心句。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8、说明语言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7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