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第一节生物的命名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说出生物命名的好处,知道生物命名的重要性,阐明生物的学名代表的含义。(2)能说出俗名和学名的由来,知道俗名和学名的差异。(3)能说出学名在使用上的优点,知道学名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能分辨生物的俗名和学名。比较生物的学名和人的姓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对周围的生物好奇及产生兴趣,对所处的环境给予关怀。(2)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二、重点阐明生物的学名代表的含义。三、难点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四、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讲述法五、教学过程(一)讨论生物的俗名活动1、材料准备:准备好一些学生熟悉的生物的图片,比如:马铃薯、西红柿、甘薯、月季等。2、活动的组织:让学生讨论平时生活中对图片上生物的叫法,并了解其他国家对这些生物的叫法。从而让学生清楚俗名存在的弊端。3、总结生物俗名的缺点:由于世界上国家,民族众多,语言习惯各不相同,所以同一生物的俗名也各不相同,这样造成生物名称的混乱和交流研究的许多困难。(二)生物的学名1、学名创立的必要性:由于俗名存在的弊端,所以全世界的生物学家都迫切希望能有一个统一生物名称。2、学名的创立: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提出一种生物命名法----双名法。3、双名法的组成:属名+种名,(用斜体拉丁文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就象人的姓名一样,属名相当于人的姓,种名相当于人的名。4、学名的优点:统一了动植物的名称,便于交流,有利于学术发展。六、讨论题1、人们平时喜欢用俗名而不喜欢用学名,为什么?答:因为俗名形象、生动,简洁,并且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使用方便;而学名是拉丁文的,懂得的人不多。2、一种生物的俗名是多种多样的,而学名确实统一的,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答:生物俗名虽然形象、生动、简洁,但往往以内同物异名、异物同名和读音误解等,引起生物名称的混乱和交流研究的许多困难,所以生物名称的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有利于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当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七、板书设计第一节生物的命名26一、生物的俗名1、马铃薯的俗名有马铃薯、洋山芋、土豆等2、甘薯的俗名甘薯、山芋、红薯,番薯等3、俗名的缺点:二、生物的学名1、提出者:瑞典林奈2、命名法:双名法3、学名的组成:属名+种名4、学名的优点:八、教学后记第二节生物的分类(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说出分类系统的7个阶层,知道现今生物学家所用的分类阶层系统。(2)能说出七个分类系统的关系。(3)能说出“种”在分类阶层中的生物学意义。(4)能说出可被当作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5)能说出当今生物学家用来分类的最重要依据,知道科学家将生物分门别类的依据。(6)观察不同生物在分类单位的位置,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2、能力目标(1)能有条理的回答问题,表达出自己的想法。(2)能融会贯通上课的内容,能提出不同的意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3)能在有疑问时,主动提出问题,具有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有耐心,仔细聆听老师的讲解,能认真专注的学习。(2)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二、重点难点通过分类活动,学习生物的分类。能说出可被当作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27三、课前准备教师制作CAI课件,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去超市、商店、书店看看各种商品、书籍是如何摆放的,建议拍些照片。四、教学设计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达成1、交流汇报创设情境:出示超市、商店或书店的照片。个人或小组展示交流调查结果,包括图片、照片。体验身边熟悉事物的分类方法。培养上台的勇气。2、尝试分类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看书、观察思考、讨论。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点拨和指导。4人一组,认真观察课本第114页图。根据问题看书讨论、交流,发表观点,尝试给这些生物进行分类。尝试按照一定的分类依据对生物进行分类。组织学生表达交流,得出结论。对存在的分歧,各组进行质疑、答疑,得出自己的结论。通过积极的参与活动,培养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合作能力。3、科学的分类质疑引导:上述分类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仍然不利于交流、研究。那么怎样科学的进行分类呢?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习欲望。呈示课件(呈阶段形排列的分类单位)引导学生观察课本114页表。首先明确生物的分类单位。质疑:为什么分类单位排成阶梯行?观察表中最左边的7级分类单位。思考、回答:等级由大到小。输出生物分类的7个等级;培养识表能力。呈示课件表中相同阶层用同种颜色,不同阶层用不同颜色(直观、形象)组织学生看书,进行分析讨论,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点拨、帮助和指导。通过组织汇报交流,达成共识,得出结论。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观察表中“人、猫、桃、小麦”在各分类观察不同生物在各分类单位的位置,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单位的位置,根据问题看书思考,讨论,表述交流,互相补充,归纳整理,得出结论。4、应用与实践(1)生物分类的单位有哪些?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因为课本上是从大到小排列的,此处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2)什么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3)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这句话对吗?如果不对应该怎样理解?(4)在植物园或公园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不同植物的标牌,标牌上写着植物的名称,请仔细想一想,除了植物的名称,上面一般还写了分类单位中的哪一个等级?思考、表达自己的意见,说出正确的答案。了解、评价学生学习状况。引发课后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教学后记第二节生物的分类(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829(1)说出可被当作生物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知道当今生物学家用来分类的最重要的依据。(2)能说出动物和植物的几大类群。2、能力目标:尝试根据动物和植物的一定特征进行分类;能有条理的回答问题,表达出自己的想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有耐心,仔细聆听老师的讲解,能认真专注的学习;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二、重点、难点1、重点尝试运用科学的分类方法根据一定的特征给动物和植物分类。2、难点能说出可被当作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三、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给动物分类1、让学生观察书本P115插图,尝试给这些动物进行分类。(多数同学将按动物的生活环境进行分类,此时教师应该表扬和鼓励!)2、引导同学按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进行分类:(1)有脊椎动物有哪些?(2)无脊椎动物有哪些?(3)有脊椎动物,根据他们不同的特征又分成哪几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4)无脊椎动物,根据他们不同的特征又分成哪几类?原生动物、扁形动物、腔肠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3、完成表格:特征名称图中动物的名称身体无脊椎身体有脊椎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体表无羽毛,有鳞片或甲体表有羽毛,卵生身体被毛,胎生,哺乳(二)给植物分类1、让学生观察书本P117插图,尝试给这些植物进行分类。2、引导同学按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进行分类:(1)种子植物分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又分成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2)孢子植物分成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3、完成下图:()种子有果皮种子无果皮()有种子植物无种子有根茎叶无根茎叶()真根假根()()五、教学后记第3节生物的检索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举例说出查阅生物检索表的方法。2、能力目标尝试根据生物检索表对生物进行分类;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编制分类检索表。30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学习生物分类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二、重点、难点1、重点:尝试根据生物检索表对生物进行分类;2、难点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编制分类检索表。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四、教学过程(一)尝试检索先让学生自己摸索去查阅苔藓或者桃是属于哪一类生物,是否能够发现规律,如果不能教师再提示、引导。检索表1、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2、能开花结果,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门3、种子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3、裸子裸露…………………………………………………….裸子植物2、不开花结果,用孢子繁殖1、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异养2、身体被鳞片,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鱼纲2、身体不被鳞片,不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3、身体被羽毛,卵生…………………………………………鸟纲3、身体被毛,胎生…………………………………………….哺乳纲(二)给农贸市场的生物分类1、让学生课前分小组到农贸市场进行调查和统计;(要注意安全,卫生、礼貌等问题)2、客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共同编制检索表;3、每个小组再把自己的成果在班上发表!(教师应该多鼓励)4、讨论题:(1)你们组对各种生物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可以是生物的来源,可以是加工的方法,还可以是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等。(2)在你调查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属于国家级保护的生物?如果有,该怎么处置?答:向有关部门(例如野生动物保护组织)举报。(三)看书P119图片,根据叶片的特征,编制检索表(先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给四张叶片编好字母,分别为A、B、C、D)单叶2、有叶裂2、无叶裂……………………………………………………B3、叶扇形……………………………………………………C3、叶掌状…………………………………………………….D复叶………………………………………………………..A五、教学后记第4节我国特有的珍惜生物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我国特有的珍惜生物。(2)说出导致某个物种成为珍惜生物的因素。(3)列举我国保护珍惜生物的自然保护区和有关的法律法规。2、能力目标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观察、关爱并保护大自然,认同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和交流珍惜动植物的照片及相关资料的活动,关注我国特有的珍惜动植物。二、重点、难点1、重点收集和交流珍惜动植物的照片及相关资料的活动,关注我国特有的珍惜动植物。2、难点认同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教学方法查阅法、讨论法、讲述法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我国濒临灭绝边缘的珍惜动植物等相关材料在课堂上介绍。2、到图书馆或者互联网查阅课本上图片中生物的有关资料。(二)课上介绍:(先学生介绍其收集到的资料,再老师进行总结)1、珙桐:木质细蜜,不易变形,切削容易,是木雕工艺的佳料。更重要的是,珙桐对研究古植物区系和系统发育均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珙桐是1869年发现的。因挖掘野生苗栽植及森林的砍伐和破坏,目前数量较少,分布范围日益缩小,有被其他阔叶树种更替的危险。2、白鳍豚: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遗物种,是世界上现有5种淡水鲸存活头数最少的一种,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物种之一。3、大鲵:又名娃娃鱼、生活在海拔200-1000m的水质清澈、水温低、深潭较多的溪流中,独居于岩洞、土窟中,昼伏夜出,因叫声似婴儿啼哭而得名。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虾、蟹、蛇、鳖、鼠、鸟等为食,捕捉方式为“守株待兔”。4、金丝猴:是我国的“国宝”,有3个品种,即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其中,黔金丝猴最少,只有500-600只,被国际贸易公约例为濒危度最高的:“E”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数量不到2000只,为世界濒危物种。川金丝猴多些,在10000只以上。5、莎椤,又名蕨树,是白垩纪留下来的珍贵树种,是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森林中,高3-8米,在南太平洋岛屿的森林中最高可达20米左右。莎椤出现至今约3亿多年,比恐6、龙还早1亿5千多年。是当时草食性恐龙的重要食物。7、扬子鳄:最早出现在中生代三叠纪,距今有2亿多年。生活在长江流域,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增多,其分布区域迅速减少,成为濒危野生动物之一。1979年在安徽广德、宣州等地建立自然保护区。8、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