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聚焦四中全会建设法治中国一、时政背景:中国共产党第__届中央委员会第__次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____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这是我党第一次在全会上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彰显了中央对法治的高度重视,把依法治国上升到了治国理政战略的新高度。2.大会对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进行了顶层设计。(1)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三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4)基本原则: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5)基本要求: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6)五大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7)六大任务: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3.大会的新提法、新举措:(1)新提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以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以宪执政。※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立法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2)新举措:※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____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要公开向宪法宣誓。※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全面开展宪法学习教育活动。并将宪法知识纳入中考的测试范围。二、考点链接:【考点17】依法治国P31-341.依法治国含义、核心及主体;2.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意义);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4.依法治国对国家机关及公民的要求;5.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指导思想、总目标、重大任务;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坚持的原则;27.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8.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因、措施。【考点18】宪法P34-351.宪法的地位;2.宪法的特点(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原因);3.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根本活动准则)4.宪法是公民权利的确认书和保障书。5.青少年应如何树立宪法意识。【考点24】监督权利P44-451.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的必要性。2.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3.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正确途径和方法。【考点25】公平与正义P46-48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考点28】高举旗帜P52-53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和政府始终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考点13】规则与法律P25-261.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2.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3.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4.我国法律是保护人民、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5.我国法律的本质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6.我们应该学法、守法、用法、护法,增强法制观念,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考点14】违法犯罪P271.任何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相应制裁。三、考试预测:1.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说明了什么?为什么?(1).说明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回答“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参考【考点17】或P79.2.要实现四中全会的总目标,我们该怎么做?此题要从国家和公民两个角度来回答具体措施。考试中也可能只问其一。参考P80.3.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参考P80.4.为什么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参考P80.5.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党的领导?(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发展最根本的保证。(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两者是一致的。(3).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6.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如何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参考P337.如何理解“四个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3(1).科学立法就是为了做到有法可依,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2).严格执法就是为了做到执法必严,这是依法治国的关键。(3).公正司法就是为了做到违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4).全民守法就是为了做到有法必依,这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8.“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体现了什么观点?为什么要以宪法为核心?(1).体现了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2).因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居于首要地位。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9.设立国家宪法日(全面开展宪法学习教育活动)有什么意义?(1).有利于宣传宪法知识,增强公民对宪法的了解和认识;(2).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宪法观念,维护宪法的权威;(3).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实施依宪治国;10.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表明了什么?有什么意义?(1)表明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2)A有利于增强公务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治意识,提高公务人员的责任感;B有利于营造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浓厚氛围;C有利于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依法治国。11.你应如何树立宪法意识?P35四、命题热点:(样板题P137-138)命题热点1:【科学立法】材料一:立法先行。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1.材料一体现了我们所学的那些观点?(1).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3).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要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1)有法可依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前提。(2)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的发展。(4)有利于实现国家的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材料二:科学立法。如今,一件件重要的立法项目,被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如: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1.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一系列决定、决议,说明了什么?(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立法权。(2)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材料三:立法为民。“立法为民”是立法工作的鲜明特点、永恒主题。立法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民意、民智、民主是科学立法的地方实践,为了立“良法”,行“善治”,全国各地积极探索,突破“闭门造车”樊篱,全面倾听民意,充分吸纳民智,力促民主立法,确保立出的法管用好用。1.对“立法为民是立法工作的鲜明特点、永恒主题”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4(1)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是保护人民、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2.“全面倾听民意,充分吸纳民智,力促民主立法……”有何重要意义?(1)有利于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2)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3.“全面倾听民意……”这一做法保障了公民什么权利?有哪些行使途径?(1)权利:监督权(批评、建议权)。(2)途径: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以及网络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等。4.为履行“立法为民”的主题,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1)广泛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各项法律法规。(2)加强监督,使执法、司法机关能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命题热点2:【严格执法】材料一: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1.为什么各级政府要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材料二:让反腐无“法外之地”。把国家权力纳入法治轨道,就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使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也不想腐。1.法治反腐,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参考P82.第3小题(1)体现了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违法犯罪必将受到法律制裁。(4)党和政府致力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5)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2.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有何重要意义?参考P82.第二小题3.如何让反腐无“法外之地”?参考P83.第五小题材料三:打“虎”拍“蝇”。2014年中国“反腐风暴”波澜壮阔。周永康、徐才厚、李东生、蒋洁敏、王永春、万庆良等严重违纪问题的查处,凸显了中央反腐决心之坚定。材料四:“猎狐2014行动”。海外追逃,史无前例,全球反腐合作更加深入。形成了对腐败分子“零容忍”的高压态势。材料五:法治社会难容“特殊公民”。以刘汉、刘维为代表的“特殊公民”被绳之以法。1.腐败现象有哪些危害?5(1)败坏党的形象,损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破坏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威胁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3)践踏社会公平和正义,破坏社会稳定。2.“老虎苍蝇一起打”说明了什么?(我国政府严惩贪污腐败高官,说明了什么?)(1)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我国大力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党和政府致力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3.“猎狐2014行动”说明了什么?参考P82.第4小题4.贪污腐败高官受到法律的严惩,对我们有何启示?参考P85.第5小题(1)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