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模式研究姓名:高远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课程与教学论(生物)指导教师:汪忠20080408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模式研究作者:高远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孙敏.王志坚以改革创特色着力构建生物科学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科学咨询2008,(21)长期以来,西南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注重实践,注重能力培养.如何使该专业适应新形势下,国家提出的培养生物学方而的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任务要求,我们认真研究,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免费师范生教育的新特点,建立起培养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新模式.2.学位论文谢倩生物专业师范生多元智能开发和专业成长研究2005本研究旨在寻找师范教育改革的一些新举措,以实现新时期师范性生物人才的培养。本研究在参阅大量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探究了多元智能理论和教师专业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内涵、对教育的启示以及教师的专业素养、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和教师专业化实现的模式。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对五所高校生物专业师范生的多元智能状况和各高校生物师范专业的师范生的专业成长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利用SPSS软件,通过t检验、X2检验、F检验、LSD多重比较等统计方法客观地分析了生物专业师范生多元智能的总体情况、各高校师范生多元智能水平的差异、综合性大学与师范院校学生之间多元智能水平上的差异、男女生多元智能水平差异等问题;分析了高校生物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师范生学业情况和学业需求情况、师范专业生物实验课程设置及科研情况、高校教师教法和教学方式、师范生发展性学力以及师范生教育实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多角度地分析了高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一部分的中学生物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比较了新、老教师在教学策略上的差异,调查了教师的职业培训情况以及一线教师对高校生物师范专业教改的看法。随后,对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学的生物教师进行了个案分析,对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会进行了探讨。3.期刊论文王丽娟.刘林德.WangLijuan.LiuLinde探索开放式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合格师范生-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3)为有效提高生物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实验水平,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验综合素质的新型中学生物教师,进行了开放式生物实验教学的调查、实践和探索.4.学位论文程瑶微格教学与高师生物科学专业教学技能培养的实践研究2009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教师素养至关重要。其中,教师教学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未来从事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可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微格教学,在短期内迅速、有效地提高师范生的基本教学技能。但通过近几年对师范生进入教学岗位后教学技能的反馈,我们发现高等师范院校对于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本文针对生物学科的特点,结合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格教学的现状,在对国内外微格教学现状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微格教学的模式、评价策略及实施建议等,希望能为高等师范院校微格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本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引言、理论基础、实践研究和结论建议。第一部分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教学技能和微格教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论述,主要包括教学技能和微格教学的内涵,教学技能的分类、高等师范院校应培养师范生的哪些教学技能、微格教学的理论基础(教育学理论,学习理论和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以及微格教学的基本过程。第三部分是对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微格教学的实践研究,尝试通过问卷调查和行动研究的方法,了解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微格教学实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现行的微格教学基本训练模式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最后一部分是为改进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的微格教学提出初步的建议和要求,建议师范院校从调整微格教学课程设置、创建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新模式、建立多元化综合评价系统、构建数字化微格教学平台、拓展微格教学课程资源、注重平时教师基本功训练等方面进行改进,不断提高师范院校生物专业微格教学的实效。5.期刊论文徐霖浅谈师范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中国科技信息2005,(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总趋势,科学素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生物科学素养则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师范生是教师的后备力量,应具备生物科学素养.6.学位论文易兰新时期我国高师生物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改革研究2009教育一直被人们视为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而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其教育教学能力对一个社会未来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师专业化、新课程改革以及国家再一次对教师从教能力提出高要求的新时期,作为体现教师教育特色的教育类课程将如何改革以适应这一新形势成为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因此,研究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进一步进行课程设置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从调查研究当前我国高师生物科学专业的教育类课程现状入手,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探索我国高师生物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改革思路,并提出具体的课程设置方案。本文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前言。阐述了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研究的总体设计。第二部分新时期对我国高师生物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提出的要求。从教师专业化、新课程改革以及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提出三个方面分析归纳出新时期对我国中学生物教师提出的要求和对高师生物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提出的要求。第三部分当前我国高师生物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现状调查与研究。通过比较国内12所高师院校课程计划,分析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特点,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在校师范生、中学生物教师对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反馈意见和改革期望;通过访谈法了解中学校长、生物教研组组长、高师教育类课程任课教师对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意见,结合三方面调查的结果,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实践类课程三个方面分析总结我国高师生物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现状以及改革的大体方向和具体内容。第四部分我国高师生物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改革的初探。在课程设置改革的指导原则上,针对高师生物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并构建了一套新的课程体系。第五部分对我国高师生物科学专业在教育类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了简要的说明。7.期刊论文杨鑫.夏薛梅试论师范生的素质教育-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4(2)由于应试教育等外在因素以及部分教师本身素质的缺乏等内在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不能很好的理解和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为了更好的实行素质教育,必须大力提高教师的素质.而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就必须具备与素质教育相应的素质,所以在师范院校对师范生进行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与此相应是构建与素质教育相应的师范生的素质体系和培养方法体系.8.学位论文郁华逻辑—数学智能与生物学学习的相关研究2007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各门学科都在经历着数学化的过程,生物学作为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科学的严密性与定量化是其重要特征。利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迁移来定量研究生物学问题,是生物科学深入发展的标志之一。近年来,计算生物学等在国际上受到高度重视,国外的许多大学,甚至是中学都开设了相关的课程,这对我国的生物学教育无疑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伴随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理念的新课程在全国中小学推广实施,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分别颁布了《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标志的生物学新课程,对生物学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数理能力方面,随着生物学日益数学化的背景,已成为影响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如何适应生物学新课程要求,紧跟学科发展的大趋势,提高师生的逻辑一数学智能是当前生物学教育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本研究以逻辑一数学智能与生物学学习为主题,采用文献法、调查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分析探讨了当前生物学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逻辑一数学智能现状。研究对生物学的发展史、生物学课程标准、多元智能理论、教师教育和生物学中与数学有关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分析,对以上海和广东为主的45位生物学教师以及上海市两所中学的138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生物学教师的数理逻辑水平相对较弱;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相对较好,而类比迁移推理的能力相对较弱;高考模式对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态度有重大影响;生物师范生的培养存在不足,无论是观念还是能力上与新课程均有较大差距。研究提出:师范院校应转变师范教育观念,明确自己在教师教育中的责任,着眼于新课程进行教育改革,立足教师专业发展对师范生进行综合培养,适应基础教育的需求;在实际教学中,要加强科学方法与科学态度教育、生物科学史教育的内容,注重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逻辑—数学智能发展的环境;利用好高考指挥棒来进行生物学教学。9.学位论文熊子仙生物科学探究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04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但什么是探究学习,在教学中如何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是广大一线教师必须积极研究并实践的课题。本研究阐述了生物科学探究模式的基本理论,并在中等师范生物学教学中开展了实验研究,以探索该模式在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师范教育的需要、生物学学习和教学的需要三个层次阐述了开展该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从基本思想、目标、基本程序、必备条件、教学策略五个方面对生物科学探究模式的理论做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该模式的理论能帮助教师深刻理解探究学习特点及过程,使教师在开展探究教学时既有章可循,又有灵活性。但该模式没有突出生命科学的特性,也忽视了表达和交流的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实验班和对照班采用相同的教材,并从中选择一些内容,这些内容在实验班采用探究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的讲授——接受式教学进行对比实验。研究表明:1、探究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别是与探究内容有关的成绩;2、对学生了解科学思想方法和科学研究过程具有促进作用;3、可促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4、只有经过长时间的探究教学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观。10.期刊论文王海华.唐新科高等师范生物科学专业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的探讨-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1)分子生物学课程适合开展双语教学.分析我校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分子生物学双语课程的开设学期、教材与参考书、教学模式后,就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提出两条建议:1.目标定位要适中;2.构建相关的双语课程体系,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5bef8996-ef3f-4b23-8d2d-9de000adddfc下载时间:2010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