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全国II卷一、全国II卷近四年高考考点对比年份题序2016年II卷2015年II卷2014年II卷2013年II卷7化学与生活(燃料)化学与生活(食品干燥剂的性质和组成)化学与生活(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物的性质(油脂)8有机反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有机反应(羧酸酯C18H26O5水解反应的产物)同分异构体(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机反应9元素推断和元素周期律的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NA题10同分异构体(C4H8Cl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理解核反应)实验装置离子方程式11原电池(镁-氯化银)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关系)原电池(ZEBRA蓄电池)12物质成分鉴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海水开发利用)原电池盖斯定律13实验(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因果关系)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硝酸的强氧化性、氢氧化铝的两性、草酸的还原性盖斯定律电解质溶液(KSP、PH)26综合(电子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盖斯定律、平衡常数、氧化还原的应用和计算)反应原理和无机实验混合型:原电池、废电池(酸性锌锰干电池)中有用成分的回收、物质的分离、提纯等操作;Ksp的计算反应原理(速率计算、平衡常数计算、平衡移动分析)化学实验(正丁醛的制备:仪器名称及使用、基本操作、计算)27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原理拼凑(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平衡转化率的有关判断、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能量的计算)无机综合(铅的化合物:周期表位置、化学反应、电解、化学计算)化工流程(离子反应、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计算)28探究亚铁离子、铁离子的物质的制备、性质、测定化学实验(物质的反应原理(化学平衡:性质实验(实验流程、除杂、滴定实验)--二氧化氯的制备、检测等制备、滴定原理:仪器的选择、装置作用分析、测定氨水的实验分析、计算)移动分析、转化率及平衡常数计算)36技术双氧水的制取(蒽醌法)技术(工业上可用异丙苯氧化法生产苯酚和丙酮)技术(海水的淡化和海水提镁,化学方程式书写、产物分析、产量计算、电解原理)技术(化学方程式书写、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电解原理)37结构电子排布式及未成对电子、分子的空间结构、配位键、氢键和杂化类型、金属键及电离能、晶体的晶胞结构分析结构(原子结构、电电负性、键参数、分子杂化、分子结构、晶体类型、晶胞的有关计算)再次提到了晶胞参数这个概念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电子排布式及分子的结构和性质、杂化类型、共价键类型、晶体的晶胞结构分析、)结构(原子结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键参数、配位数、晶胞的有关计算)38有机氰基丙烯酸酯的合成:命名、核磁共振氢谱、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的计算有机推断(合成聚戊二酸丙二醇酯),设计问题:烃的组成和性质、卤代烃及醛的性质、酯化反应、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及书写、核磁共振氢谱)特别:有机物的仪器分析,聚合度有机推断(烯、醇、卤代烃、硝基苯的性质、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及书写、核磁共振氢谱)有机(烯、卤代烃、醇、醛、酚的性质、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及书写、核磁共振氢谱(液晶材料))1、选择题的高频考点STS(科学技术社会),同分异构体,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电化学。2、近五年选择题答案占比统计A:20%;B:22.8%;C:31.4%;D:25.7%。二、2016年试题特点2016年全国Ⅱ卷化学试卷的整体特点是:重点知识重点考,覆盖广泛回归教材,试题难度梯度比较明显,命题形式稳中有变、试题创新性较强,全方位考查应用能力。1.重点知识重点考。2016年试题中重点考查了下列考点:燃料、有机反应、元素的推断和元素周期律的运用、同分异构体、原电池、物质成分鉴别、实验、电子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盖斯定律、平衡常数、氧化还原的应用和计算、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因素、探究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性质。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必修1、必修2和选修4各个模块知识所占分值比例与去年持平。2.知识点覆盖广泛,回归教材。第Ⅰ卷选择题部分立足双基、全面设点。在试题设计上,每道题目都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来创设问题情境,第7题考查燃料和环境保护,第8题考查加成反应,第9题考查元素的推断和元素周期律的运用,第10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第11题考查原电池,第12题考查物质成分鉴别,第13题考查化学实验知识(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这些试题大部分能够在书本上找到原型,充分体现了考试回归教材的特点。3.试题难度梯度循序渐进。2016年试题在充分体现选拔功能的基础上,注重难度把控,整卷试题难度搭配合理。试题的难度主要体现在:1.文字阅读量,2.是否要进行简单计算,3.是否有图、表,多个化学方程式,4.计算的难度。第7题是属于纯文字表述,文字阅读量很小,不涉及计算等,属于容易题。第8题对加成反应的理解,属于容易题。第9题元素的推断和元素周期律的运用,属于中等题,但是难度明显大于第8题。第10题考查同分异构的计算,属于中等题。第11题考查原电池原理,属于中等题,第12题加物质成分鉴别,属于中等题。第13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属于中等题。第Ⅱ卷必做部分的三道大题侧重于对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等能力领域的考查,属于中等偏难题。4.命题形式稳中有变、试题创新性较强。例如:选择题第9题A项与2015年的第9题都考查了氢负离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变化的地方是:选择题第12题用物质成分的鉴别替代了以往的电解质溶液方面的题,非选择题的考点相对比较稳定。5.全方位考查应用能力考纲明确规定了高考对考生的三种能力要求: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在全国Ⅱ卷中,对这三种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图表分析能力如27题第(2)图(a)为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温度为460OC.低于460OC时,丙烯腈的产率(填“是”或者“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判断理由是;高于460OC时,丙烯腈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双选,填标号)A.催化剂活性降低B.平衡常数变大C.副反应增多D.反应活化能增大(3)丙烯腈和丙烯醛的产率与n(氨)/n(丙烯)的关系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最佳n(氨)/n(丙烯)约为,理由是。进料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约为。(2)化学计算能力新课标高考特别重视对计算能力的考查,每年对计算考查所占的分值大约在10分左右,下表为近五年高考题中对计算能力的考查部分:2016年(Ⅱ卷)2015年(Ⅱ卷)2014年(Ⅱ卷)2013年(Ⅱ卷)26.(3)①2O2(g)+N2(g)=N2O4(l)△H1②N2(g)+2H2(g)=N2H4(l)△H2③O2(g)+2H2(g)=2H2O(g)△H3④2N2H4(l)+N2O4(l)=3N2(g)+4H2O(g)△H4=-1048.9kJ/mol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H4=________________,(4)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___________26(2)维持电流强度为0.5A,电池工作五分钟,理论消耗Zng。(已经F=96500C/mol)。(4)用废电池的锌皮制作七水合硫酸锌,需去除少量杂质铁,其方法是:加入新硫酸和双氧水,溶解,铁变为加碱调节PH为,铁刚好完全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时,即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继续加碱调节PH为,锌开始沉淀(假定Zn2+浓度为0.1mol/L)。27(4)a点固体组成可表示为PbOx或mPbO2.nPbO,列式计算x值和m:n值28(5)。若溶液中c(Ag+)=2.0x10-5mol.L-1,c(CrO42-)为[已知Ksp(Ag2CrO4)=1.12x10-12]26(7)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27(4)反应④中产物的成分可能是ZnCO3.xZn(OH)2。取干燥后的滤饼11.2g,煅烧后可得到产品8.1g,则x等于-------(3)实验分析能力全国Ⅱ卷的实验题相对比较传统,没有多少探究性、设计评价性内容,无论是无机实验还是有机实验,无论是制备实验还是测定实验,在实验中基本都会考查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以及实验分析。2016年(Ⅱ卷)2015年(Ⅱ卷)2014年(Ⅱ卷)2013年(Ⅱ卷)仪器使用(或选择)——————————28(3)②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28(2)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时,应使用滴定管26(3)B仪器的名称是D仪器的名称是(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基本操作13.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28(3)③V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是,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28(1)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26(2)若加热后发现未加入沸石,采取的正确方法是实验分析28.(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mol/L的溶液.在FeCl2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属,其目的是_______。(5)丁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3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生成沉淀的原因是______28(3)④测得混合气体中ClO2的质量为。28(4)测定氨前应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构将(5)测定氯的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26(1)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4)信息读取能力对陌生的信息,通过有效提取、思维加工,与知识原型的对比、迁移,最终达到理解应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在全国卷中屡见不鲜,如2016年27题: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CH2=CHCHO)和乙腈CH3CN等,回答下列问题:(1)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3H6(g)+NH3(g)+O2(g)=C3H3N(g)+3H2O(g)△H=-515kJ/mol①C3H6(g)+O2(g)=C3H4O(g)+H2O(g)△H=-353kJ/mol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其原因是;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