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考纲考情确目标明考向考纲展示考情考向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3.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记忆并理解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四个阶段的人地关系状况及环境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记忆并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及其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3.理解并掌握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农业的内涵。4.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明确个人和社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考点深化素能提升演练提能梳理整合梳理整合梳主干理脉络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地理环境决定论产生年代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产生背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很低,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核心思想地理环境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适应环境评价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决定2.人类中心论产生背景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的能力提高核心思想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后果人地关系,地理环境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对立3.人地伙伴论产生背景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核心思想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意义人地关系,推动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和谐统一点拨由“地理环境决定论”到“人类中心论”再到“人地伙伴论”,反映了近代人类对人地关系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认识过程。可以看出,随着人类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发展生产力,最终可以实现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内涵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条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基础)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2)持续性原则(3)共同性原则(4)阶段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三、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见附表点拨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是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矛盾产生的根源。在目前我国经济水平低、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人口增加所带来的庞大物质需求和废物排放超出了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进而产生了资源的环境问题。因此,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控制人口数量的进一步增长。考点深化解疑难提知能考点一主要环境问题成因与表现★★★表解考点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见附表2.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所不同,即环境问题表现形式具有地域差异,主要表现为城市地区与乡村地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如下表:地区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由于交通、工业活动与人类居住地的过分集中,造成污染物的集中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资源利用的方式不当或者强度过大发展中国家以生态破坏为主一般都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过度消耗资源小试牛刀读“某时期某区域的人地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1)上图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A.崇拜自然B.改造自然C.征服自然D.谋求人地协调发展(2)图示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有()①荒漠化②水土流失③酸雨危害④环境污染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思路点拨】第(1)题,图示内容为人类大规模开垦耕地,反映了征服自然的人地关系思想。第(2)题,不考虑实际,无节制地开垦土地易造成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生态问题。【尝试作答】(1)C(2)A考点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图解考点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见附表小试牛刀(2013年江苏地理改编)《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如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1)~(2)题:(1)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①大量消耗资源②大量排放污染物③科教投入不足④人口增长缓慢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①社会保障建设②经济基础建设③农业基础建设④生态与环境建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思路点拨】第(1)题,由图可知,发展支持系统的发展主要是指经济的发展,单纯经济快速发展势必大量消耗资源和排放污染物,故选A项。第(2)题,要想保障各支持系统的协调发展,必须保强促弱,要加快环境支持系统(污染、生态)和生存支持系统(资源、农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尝试作答】(1)A(2)C考点三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表解考点1.我国的人口问题与人口战略见附表2.我国的资源状况与资源战略3.我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战略4.中国的稳定战略及实施原因小试牛刀(2013年福建文综)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1)~(2)题:(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A.河套平原B.黄淮平原C.辽东丘陵D.闽浙丘陵(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中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思路点拨】第(1)题,根据农产品的分布进行空间定位。从图上看,该地区种植甘蔗、水稻,还能养鱼,应位于较低纬度的水乡。选项中的河套平原、黄淮平原、辽东丘陵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热量不能满足甘蔗种植的需求,只有D项闽浙丘陵符合题目要求。第(2)题,解答本题时要看每一个题肢是否符合图示的意思,图中各要素间的循环实现了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图中有沼气提供能源,而沼气属于清洁能源。因此B选项是正确的。②和④的意思没有蕴含在图中,不符合题意,应该排除。【尝试作答】(1)D(2)B素能提升析图表强应用环境问题漫画图的判读典图示例1.读图名,知图类根据图名,初步分析、揭示漫画的主题内容,如图1;图名为“小草的哀求”,主题内容为过度放牧导致草场超载。2.析内容,挖内涵分析漫画内容,挖掘漫画隐含的信息,如图2中,小鸟落在伐树人的斧头上哀求到请把我也带走吧!揭示了砍伐森林导致的后果。3.联题目,抓关键该类问题设计的题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反映的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危害;治理措施。图示本身像其他图表一样,有解决题目所用的文字、数据及变化等信息,关键的解题思路多隐藏在题目当中。4.析原理,找方法根据漫画的主题,联系所学的知识,分析环境问题的类型、成因、危害、措施,辩证地探究问题。判读方法迁移应用1.根据漫画分析环境问题的类型。环境问题包括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2.根据漫画分析环境问题,特别是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如:全球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酸雨等。3.揭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原则。强化训练(2014合肥模拟)读漫画,回答(1)~(2)题:(1)漫画中渔夫的行为体现了()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类中心论C.人地伙伴论D.可持续发展理论(2)图中先儒之言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共同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解题思路:环境漫画表现主题多集中在人口、环境、资源问题上,反映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问题,展示人地关系的协调途径。第(1)题,渔夫为了个人利益,不分鱼类的大小,大肆捕捞,体现了人类中心论。第(2)题,先儒之言,指责了过度捕捞的短浅行为,表达了既满足个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思想,是持续性原则的体现。参考答案:(1)B(2)B当堂演练演练提能练速度提能力测控导航考点题号主要环境问题1、2、5可持续发展3、4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015吉林实验中学一模)下图为云南路南石林不同植被下土壤中二氧化碳浓度示意图(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溶蚀越显著)。据此回答1~2题:1.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是()A.沙化B.泥石流C.石漠化D.滑坡2.为解决上述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A.退耕还林B.退耕还草C.平整土地D.推广太阳灶解析:1.C2.A第1题,该地降水丰富,最终不会产生沙化问题,A项错;植被破坏严重,使山坡地表土壤裸露,在雨季容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灾害,但这不是最终的环境问题,B、D项错;表层大量的水土流失,使得岩石裸露,露出地表,植被不能恢复,形成石漠化,C项对。第2题,结合前面分析,该地是山区,水土流失严重,不适宜平整土地,C项错;根据图中林地、草地植被下的土壤中二氧化碳含量,柏树林植被下土壤侵蚀比草地植被下侵蚀弱,所以最有效的措施是退耕还林,A项对,B项错;推广太阳灶有一定效果,不是最有效措施,D项错。(2015黑龙江三中模拟)读“我国某市生态经济示范区体系示意图”,回答3~4题:3.该生态经济示范区体系中a、b、c、d表示的事项依次为()A.环境、自然资源、市场、环保体系B.自然资源、市场、环境、环保体系C.自然资源、环境、市场、环保体系D.自然资源、市场、环保体系、环境4.关于该示范区生态经济体系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降低了产业对资源的依赖②釆用清洁生产技术,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③拥有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④依托海运,有利于利用国内外资源、市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3.D4.C第3题,据图可知,a为原料;b为产品的销售区;c为废弃物的处理环节;d为废弃物的排放区,故只有D选项正确。第4题,图示流程图从产品生产→废弃物处理→产品销售,全过程实现了工业的清洁生产,运输方式依托海运,有利于利用国内外资源、市场,故C选项正确。二、非选择题5.(2014临沂模拟)读“人地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2)下列问题属于上图中箭头①引起的是,属于箭头②引起的是。A.太湖蓝藻污染B.海洋渔业产量下降C.野生华南虎踪迹难觅D.山西某地儿童铅中毒频频发生E.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枯死F.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解析:第(1)题,我国江南丘陵山区,由于降水多,土壤侵蚀严重,如果广泛修建梯田,必然使森林减少,生态系统更加脆弱,植被破坏也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第(2)题,箭头①出现的环境问题有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箭头②则带来环境污染。答案:(1)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更加脆弱。(2)B、C、E、FA、D点击进入课后训练点击进入冲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