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二章语言表达和运用考点一提炼语意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考点一提炼语意——关键词:语段、方法、题型第二章语言表达和运用语言文字运用Ⅰ精做江苏真题,把握复习方向Ⅱ认识语段,掌握三类语段提炼的基本方法Ⅲ灵活而综合地使用提炼的一般方法练出高分Ⅳ掌握主要题型的审题答题规范Ⅰ精做江苏真题,把握复习方向[考点要求]提炼语意1.(2007·江苏)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溶瘤病毒”消除肿瘤的过程,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据有关专家介绍:如果将一种经过基因工程加工的“溶瘤病毒”注射入肿瘤部位,病毒就会成千上万地高速复制,最终撑破肿瘤细胞,肿瘤也就溶解了。但也因此使部分肿瘤细胞进入血液,随着循环系统进入其他部位,从而导致肿瘤的转移。此时,如果对病人肿瘤部位加热,人体会大量产生一种叫热休克蛋白的特殊物质。而热休克蛋白可以训练人体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细胞,进而在全身“追杀”肿瘤的残部。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就能达到消除肿瘤的目的。(1)第一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2)第二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3)第三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解析根据文意,这段文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肿瘤也就溶解了”,第二层到“从而导致肿瘤的转移”,第三层至最后。答案(1)(第一阶段:)注射“溶瘤病毒”使肿瘤溶解。(2)(第二阶段:)加热肿瘤部位产生热休克蛋白。(3)(第三阶段:)热休克蛋白训练免疫系统消除肿瘤残部。【试题评点】该题是定向概括题。所给语段共五句话。信息点集中在第一、三、四句中,分别指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抓“注射”“溶解”等词,第二阶段抓“加热”“产生”等词,第三阶段抓“训练”“消除”等词。有人把该题称作“动态压缩”,即“过程压缩”,这类题型在以后的江苏卷及大市模拟题中多次出现。“过程压缩”,首先把“过程”包含的几个阶段找准(文中有相应的标志词),然后从每个阶段中提取概括关键信息即可。2.(2008·江苏)下面是英国学者里基·特里维尔关于“战略环境评价”的经典性定义,请提取反映其主要信息的三个重要词语。(不超过15个字)战略环境评价是指对政策、计划、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综合的评价过程,包括根据评价结果提交的书面报告和把评价结果应用于决策之中。战略环境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根据文意,此段文字可分为两个内容,即环境影响和评价过程,而“评价过程”又包括“书面报告”和“应用于决策之中”。答案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或“书面报告”)应用于决策(或“应用”“应用于决策之中”)【试题评点】该题是提取关键词语题,虽然形式上是一种新题型,但本质上仍是“定向概括”,不过“定”的“方向”变了而已。考生作答此题,难点在于“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决策”的抉择。其实,首先要弄清楚“评价过程”包括“提交评价结果”和“应用于决策”两个环节,如果把“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决策”中的任何一个一并提取出来,就犯了种属不分的逻辑错误,故只能提取“评价过程”下属的两个关键词语。在一个经典性定义中提取三个关键词语,这既是对筛选与概括能力的考查,又是贴近社会的一种导向。研究论文中的关键词、政府行文中的主题词、网络搜索中的关键词,都属此类情况。3.(2009·江苏)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30个字)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谁的环境好,“洼地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集聚就快,发展就快。“洼地效应”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根据原文,抓住几个关键词:“环境好”“吸引力就强”“生产要素集聚就快”“发展就快”。答案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试题评点】该题是下定义题,也是一种定向概括。根据下定义的要求,先找出“洼地效应”的“邻近大概念”,文中并无现成的词可用,故只能另找一词(“现象”),也可从“洼地效应”这个概念中找出“效应”。再提取“洼地效应”的“特征”。该语段共三句话,第二句文字虽长,但属解释性文字,可舍之。“特征”主要集中在第一、三句上,尤其是第三句,汇集了所有的“特征”:环境优势(环境好)、生产要素、集聚、发展快。该题从生活常识出发,要求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避免使用“下定义”这种严格的词语,降低了难度。而且从提取关键词到下定义,题型虽变,但提取关键信息的实质不变,较好地体现了命题“稳中有变、变中有承”的特点。4.(2010·江苏)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辗转奔向江河湖海。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作“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于水生生物体内。关键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提取关键词,说到底就是要提取“核心信息”。这则材料的中心是介绍科学家发现的“碳链式反应”过程,分三个层次(从标志性词语“开始”“接着”“最终”可以看出),从每一层次中找出一个不可缺少的核心词语,即可得出答案。答案(1)吸碳(2)“略施魔法”(3)光合作用【试题评点】这是江苏卷第二次考提取关键词题。根据题意,先找出“碳链式反应”的过程:“开始”“接着”“最终”三个序数词表明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关键词的提取有一定难度,有两个句子,句子较复杂,且用了拟人手法。这个阶段提取的是“略施魔法”。不过,拟人化的词语是不太适合作为较严谨的科学过程中的关键词的,最平实的说法应是“催化”。后来“催化”一词被收入《考试说明》中的样题答案中。值得注意的是,三个关键词的顺序不能变。该题综合了2007、2008两年提炼语意题的特点:在内容上与2007年相同,在答题形式上与2008年相同。体现了“继承中有创新,创新中有稳定”的命题特点。5.(2011·江苏)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15个字。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因此,即使我国大陆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极小。解析材料共四句话,最后一句是结论,是对前三句的总括。前三句话每句话一个信息要点:第一句说明了海底地形平缓和近海海水相对较浅;第二句说明了地质构造的特点是缺少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第三句则以历史资料作为佐证。答案①海区特点,②地质构造,③历史记载。【试题评点】该题又回到了常规的定向压缩题上,不过,在题干要求上有了新变化:要求概括“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哪些方面”是审题的关键点,再看“结论”是什么,“结论”在该语段的第四句中,有“因此”一词提示,这意味着“因”就在前三个句子中。从第二句中很容易提取出“地质构造”这个方面;第三句需要概括,不可直接提取“相关资料”,把“两千年来”与“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合并概括为“历史记载”(历史资料)。最难的是对第一句的概括,也是本题拉开分数的一点。该句讲了三点,分别是“大陆架宽广”“地形平缓”“水深较浅”,如果都提取出,字数会超;只提取一点,就会有偏重和遗漏;于是只能用一个词把这三个要点都概括进来,它就是“海区特点”。虽说是常考的定向概括题,但角度有变化,该题不再是往常的“要点概括”,而是“方面(要素)概括”。如把第二方面“地质构造”答成“地质上少断裂层带”则不符合题干要求了。江苏卷从2007年到2011年五年中考了五次提炼语意题,至此已告一段落。命题材料来源于现实,连贯性强,创新角度富有变化,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命题探究及备考启示1.江苏卷在提炼语意命题上有何特点?主要题型是什么?答案从2007年到2011年五年中考了五次提炼语意题,不能不说它是江苏卷的“最爱”,而且命题日臻成熟,特色鲜明:(1)从语段上看,所选语段全为说明性语段,以弥补整套试卷说明性阅读材料的缺位。所选语段多由四至五个句子构成。(2)从题型上看,主要是定向概括(设定角度式压缩),虽然也考了下定义、提取关键词题型,但本质上都属定向概括。大题型保持不变,小题型、小角度年年富有变化,把命题的“稳”与“变”体现得淋漓尽致。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江苏《考试说明》把“压缩语段”改为“提炼语意”,主要是术语上的变化,并不影响其命题及其相关内容。虽然自2012年以来三年未涉及提炼语意题,但作为江苏卷最经典的语言表达题,将来还是会出现在江苏卷中的,也许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2.江苏卷提炼语意题的命题特点对于我们复习备考来说有何启示?答案要复习好提炼语意题,必须突出以下几点:(1)阅读。提炼语意题名为提炼,实则是阅读,且阅读在前,提炼在后。只有通过阅读,把握住了中心及层次,才能进行提炼。做提炼语意题出现的许多问题都与未好好阅读语段有关。要把读懂语段训练放在首位。对此,要多突出“结构解剖法”的训练。(2)说明性语段。语段有记叙型、描写型、议论型、说明型,江苏卷只考说明性语段,因此,要把它作为训练重点。尤其要突出对语段中复杂句子的训练。(3)方法。提炼语意讲究方法。考生做题时一般只会提取,不会改换或概括。而江苏卷提炼语意题答案中能直接提取的很少(提取关键词除外),大都需要改、换、缩。因此,要学会灵活地、综合地使用好提炼的方法。(4)题型。江苏卷主要考查定向概括、下定义、提取关键词等小题型。其实,提炼语意题题型很丰富,像新闻类压缩、写结论、揭示寓意题,都需要全面掌握。Ⅱ认识语段,掌握三类语段提炼的基本方法一、认识语段的结构特点,掌握其基本提炼方法——结构解剖法1.认识语段的基础特点一个语段,如从内部结构来说,多数可以分为起始、展开、结束三部分。一般来说,起始部分一般为提出话题中心,展开部分为展开话题叙述主要语义,结束部分为归纳全段、呼应话题或中心。由此形成了内部结构的总分总关系。除这种结构关系较为典型外,还有总分、分总、并列等关系。一个总分总关系的语段在议论文写作中叫完全段,而有总分、分总、并列关系的语段叫不完全段。议论文写作的主体部分须有一至两段完全段才能保证议论的充分。因此,认识语段的构成并会写一个完整型的语段对写好议论文大有裨益。即时巩固1(1)请找出下面语段的起始、展开、结束三部分。(只写句子序号)①以退为进,方能得到。②当我们为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所阻拦时,未尝不可退后一步,统观全局,然后再次出击,亦可把目光转移到有如巨石的目标旁边的小碎石上,至少我们可以扫清碎石,继续上路。③诸葛孔明神机妙算,一招空城计,用以退为进的智慧扭转了战局。④数学中有一种证明方法叫反证法,不也是利用了这个道理吗?⑤由此足以见得“以退为进”的重要意义。解析上面语段的构成是较典型的,不少语段只有起始、展开或展开、结束两部分。答案起始:①。展开:②~④。结束:⑤。(2)仿照上面的语段(可以另写中心句),写一个完整型的语段(完全段)。答案略。2.掌握“结构解剖法”“结构解剖法”是各种提炼

1 / 1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