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历史小高考复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说明:因2015年历史小高考考纲未出,先按照2014年小高考考纲先整理考试复习内容。打“★”和标注红色是重点记忆。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全部内容(包括非重点)进行记忆。因考纲原因,整理的和平常学的有所减少,不用担心。小高考考什么复习什么,可能有新增知识点。各大标题或小标题前各有考试级别,A是判断,B是选择,C是材料题或问答题)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B1.农用工具西汉:耦犁(两牛挽犁)东汉:一牛挽犁★隋唐:曲辕犁B2.冶铁工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冶铁工具)南北朝:灌钢法B3.制瓷唐朝:南青(越窑)北白(邢窑)★唐三彩是釉陶中的精品元朝:青花瓷明朝:彩瓷清康熙:粉彩瓷B4.“市”的形成和发展南北朝:“草市’的出现唐朝后期:夜市★宋朝:“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政府不再直接管理B5.主要商帮及城市商帮:晋商、徽商城市:扬一益二6.中国古代经济政策C1.重农抑商影响:a.违背经济发展规律b.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2.海禁政策(明朝)和闭关锁国(清乾隆)影响: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的潮流。c.一定程度上抵制西方殖民势力。B7.土地制度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商鞅变法确立)(井田制出现,私田大量出现)C★8.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9.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落后性、分散性、脆弱性、男耕女织)专题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B1.中国民主资本主义曲折发展1.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A背景:自然经济解体,洋务运动诱导)洋务企业:(军事)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民用)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民用企业:方举赞的发昌机器厂(上海)陈启源的继昌隆缫丝厂(广东南海)2.初步发展: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3.短暂的春天:1912—1919(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较快发展(国民政府十年):1927—1936(政府保护我国民族企业)C2.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发展。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B1.“一五”计划(1953-1957)内容:一化三改造(优先发展重工业,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未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C2.三大改造(1953-1956)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B3.中共八大(1956年)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C4.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改革开放)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政治: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注:总结:经济体制改革: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B6.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9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内容:在没有改变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土地公有制),实行自主经营。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C7.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内容:1.政企分开2.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3.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8.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0),海南(1988)(最大)【记忆:孙中山下海】沿海港口城市(1984):江苏有连云港和南通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上海浦东(1990):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C★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1992年“南方谈话”内容:a.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计划与市场的关系c.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三个有利于1992年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十五大: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20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初步建立B★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长袍马褂(20世纪上半叶)西装(民国)中山装(辛亥革命后)具有反清革命色彩:断发易服第一艘轮船(1865)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水上航运的局面(1872)唐胥铁路(1881):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京张铁路(詹天佑):是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有轨电车(1906天津)公共汽车(1924年上海)飞机(20世纪20年代)有线电报(1877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无线电报(1906)电话(1882)电话局(20世纪初南京)《申报》(1872--解放前夕)第一次放映电影(1896)中国电影诞生(1905)获奖电影(渔光曲)北京电视台(1958中国第一家电视台)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B1.新航路开辟时间航海家及国籍支持的王室成就1487年迪亚士葡萄牙葡萄牙到达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意大利西班牙发现美洲新大陆1497年达·伽马葡萄牙葡萄牙到达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葡萄牙西班牙实现环球航行: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证实地圆学说。(注意:麦哲伦个人没有完成环球航行)A2.新航路开辟影响1.引发商业革命(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和价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雏形初现。2.人类文明交流之路,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3.殖民掠夺之路,揭开了殖民扩张的序幕。4.证明了“地圆学说”正确性。B3.荷兰、法国、英国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市场的史实1.海上马车夫——荷兰(17世纪世界头号贸易强国)2.“日不落帝国”——英国(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1588年,英打败西“无敌舰队”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并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1763年,英国取得英法战争胜利B4.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条件1.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2.条件:a.劳动力:圈地运动b.资金:殖民扩张和掠夺;c.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d.市场:海外市场的扩大B5.两次工业革命中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1.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成为工业生产主要组织形式2.第二次工业革命:评价:★a.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各国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b.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c.垄断资本控制国家政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速了对外扩张的步伐A★6.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2.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最终建立)3.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技术基础★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B1.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1.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欲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具体原因:a.分期付款和股票投机b.银行贷款c.盲目扩大生产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3.结果:自由放任政策失灵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从美国发生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原因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作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从美国开始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原因是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二者共性是:世界市场形成和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加强。C2.罗斯福新政1.内容:①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a.成立联邦储备银行b.实行美元贬值c.禁止黄金出口作用:恢复银行信用,扩大出口②复兴工业(中心措施):a.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b.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作用:减少盲目生产,缓和劳资矛盾③调整农业政策:a.颁布《农业调整法》b.实行减产减耕c.提供农业补贴作用:提高农产品价格,复苏农业④举办救济和推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a.政府拨款直接救济b.举办公共工程c.实行养老金和实业保险作用:缓解就业,缓和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改善基础设施,刺激经济发展2.特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3.实质:维护资本主义的前提之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4.影响:a.帮助美国渡过经济危机,促进美国经济恢复和发展b.扼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c.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新模式,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影响深远d.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C1.国家资本主义a.二战后至70年代初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全面发展阶段,进入“黄金时代”b.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陷入“滞胀”c.20世纪80年代初,里根减少对国家经济干预(混合经济)Bd.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特点: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B2.福利国家a.目的:缩小贫富差距,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b.实质:国家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c.影响:a.低层收入层生活得到保障,缓解社会矛盾b.扩大消费c.降低工作积极性d.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B1.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比较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时间1918—19211921—1924直接目的战胜国内外敌对势力解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农业余粮收集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允许中小企业私有;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贸易取消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普遍义务劳动制,实物分配制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特点“战时”“共产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作用评价保障国内战争取得胜利;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的道路。余粮收集制,严重的损害了农民的利益。A、提高人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恢复,稳定政治形势,巩固了苏维埃政权。B、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背景:内忧外患②内容:a.农业上:余粮收集制;b.工业上:工业国有化;c.分配上: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③作用:保障了战争的胜利。2.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①内容:a.农业上: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b.工业上: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中心措施)c.商业上: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d.分配上: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②★作用: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b.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③评价:a.新经济政策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的一次成功的探索。b.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生产。(是在调整生产关系)2.斯大林模式B1.主要表现:a.优先发展重工业b.经济体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C.农业集体化运动注:苏联和西方工业化资金来源和途径的比较苏联:农业集体化,牺牲农民的利益;优先发展重工业西方:对殖民地和本国人民的掠夺;先轻工业,后重工业A2.经验教训:a.注重国民经济比例协调发展,注重改善民生b.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的作用c.注重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3.赫鲁晓夫改革(20世纪50——60年代)失败原因:a.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具有开创性和探索性b.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B4.勃列日涅夫改革改革重点: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结果: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但是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未根本改变斯大林模式,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很大提高。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C1.布雷顿森林体系(特点: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时间:1944年内容:1.黄金与美元直接挂钩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维系机构: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成立,职能是稳定国际汇率,并向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提供短期贷款2.世界银行:1945年成立,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