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人教版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单元测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单元过关检测(三)1.(2016·宝鸡一检)下列有关细胞内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B.细胞内的生命活动均需要酶催化和ATP供能C.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作为合成某些酶的原料D.酶的合成过程伴随着ATP的水解解析:选B。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分别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都能产生ATP;细胞的生命活动大多都需要酶的催化,不一定都需要消耗ATP,如物质跨膜运输中的被动运输;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成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它是合成RNA的原料,少数酶的本质是RNA;无论是蛋白质成分的酶还是RNA成分的酶,在合成时都需要ATP水解供能。2.通过实验研究温度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温度酶种类40℃30℃20℃10℃a酶的相对活性(%)75956540b酶的相对活性(%)25976015c酶的相对活性(%)90502510A.a酶和b酶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B.不论温度为多少,酶的用量一定会影响实验结果C.该实验中,自变量有两个,分别为温度和酶的种类D.三种酶中较适宜高温环境的是c酶解析:选B。从表中信息可知,a酶和b酶在20℃和40℃时对应的酶活性均比30℃时对应的酶活性低,可见这两种酶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A项正确;在一个能使酶失活的高温条件下,酶的用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B项错误;该实验中温度和酶的种类均为自变量,C项正确。3.(2016·浙江金、丽、衢十二校一模)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催化剂,ATP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图是ATP中磷酸键逐级水解的过程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合成的ATP比线粒体内合成的用途单一B.酶a~c催化的反应(底物的量相同),产生⑤最多的是Ⅲ过程C.若要探究酶b的最适宜pH,实验的自变量范围应偏酸性D.酶a~c催化的反应体现了酶的专一性解析:选B。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合成的ATP只用于暗反应,而线粒体内合成的ATP用于各种生命活动,A正确;图中①是ADP、②是AMP、③是腺苷、④为磷酸、⑤为能量,Ⅰ和Ⅱ过程断裂的都是高能磷酸键,Ⅲ过程断裂的是普通化学键,Ⅲ过程产生的能量最少,B错误;由图可知,ATP逐步水解过程中会不断产生酸性物质,因此要探究酶b的最适宜pH,实验的自变量范围应偏酸性,C正确;酶a~c催化不同的反应,故体现了酶的专一性,D正确。4.(2016·广东汕头一模)在真核细胞中,如图所示的生物膜可能是()A.细胞膜或核膜B.叶绿体内膜或液泡膜C.线粒体内膜或类囊体薄膜D.内质网膜或高尔基体膜解析:选C。真核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由于图中为生物膜结构,故应为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和类囊体薄膜(光反应阶段),C正确。5.(2016·山西四校联考)甲种子萌发时释放CO2的量大于吸入O2的量,乙种子萌发时吸入O2的量大于释放CO2的量,最可能的原因是()A.甲的呼吸底物有糖类和脂肪,乙的呼吸类型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并存B.甲的呼吸类型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并存,乙的呼吸底物有糖类和脂肪C.甲的无氧呼吸强度大于有氧呼吸强度,乙的呼吸消耗脂肪的量大于糖类D.甲的呼吸消耗脂肪的量大于糖类,乙的无氧呼吸强度大于有氧呼吸强度解析:选B。以糖类为底物进行有氧呼吸时,释放CO2的量等于吸入O2的量,无氧呼吸时,不消耗氧气,但会生成二氧化碳。甲种子萌发时释放CO2的量大于吸入O2的量,表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并存;脂肪分子中,含氢多含氧少,故以脂肪为底物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O2的量大于释放CO2的量,乙种子萌发时吸入O2的量大于释放CO2的量,乙的呼吸底物可能有糖类和脂肪。6.利用无水乙醇提取出叶绿体中的色素,设法分离得到各种色素后,并将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和混合液依次点样在滤纸的1、2、3、4、5位置(如图所示)。当滤纸下方浸入层析液后,滤纸条上各色素正确的位置应为()解析:选B。在层析液中四种色素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色素溶解度越大,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越快,混合液中含4种色素,扩散后在滤纸条上形成4条色素带。7.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解析:选D。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H2O的光解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CO2的固定以及光合作用产物淀粉的形成都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8.(2016·广州二模)下表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波长(nm)400450500550600670700吸收光能百分比(%)叶绿素a4068515164016全部色素75935035457535A.O2的释放速率变化与全部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变化基本一致B.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时,叶绿体中C3的量会增加C.该植物缺乏Mg时,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百分比的减少幅度更大D.环境温度降低,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降低解析:选B。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时,植物对光的吸收增强,ATP、[H]的产生量增多,C3的利用量增多,C3减少,B错误。9.如图表示生物细胞内[H]的转移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①过程可以发生在叶绿体基粒上,且伴随着ADP的产生B.②过程一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且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C.真核细胞的③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且必须有氧气参与D.无氧条件下④过程产生的[H]会在细胞中积累解析:选C。①过程表示光反应,可以发生在叶绿体基粒上,且伴随着ATP的产生,A错误;②过程通常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故光不是必须条件,并且也可发生在没有叶绿体的原核细胞中,此外,还有一些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可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CH2O),此过程也不需要光,也没有叶绿体参与,B错误;真核细胞的③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且必须有氧气参与,C正确;④过程表示呼吸作用第一阶段,无氧呼吸产生的[H]还原丙酮酸生成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不会造成细胞内[H]的积累,D错误。10.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3浓度升高B.曲线中b点转向d点时,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C.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和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D.曲线中c点产生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解析:选A。在CO2浓度为1%的曲线上,从a点到b点即增加光照强度,光反应加快,产生的ATP、[H]增多,使得暗反应也加快,故C3含量降低。在光照强度相同时,d点的CO2浓度比b点要低,会影响到CO2的固定,故C5含量增加。从图中可以看出,c点时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高(不再增高),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是限制因素之一。11.如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强度、温度和水分等条件下,某实验小组所测得的甲、乙两种植株叶片CO2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2浓度为b时甲、乙植株真光合速率相等B.若将甲、乙植株置于玻璃钟罩内,一段时间后甲植株先死亡C.只要有CO2,植株就能进行光合作用D.a点时,甲植株叶肉细胞光合速率为零解析:选B。由于缺失两植株的呼吸速率数据,因此无法比较两植株真光合作用速率的大小;a点表示甲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即甲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其大于乙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在低CO2浓度条件下,乙植株先于甲植株得到补偿消耗,所以将甲、乙植株置于玻璃钟罩内,一段时间后甲先死亡。a点时,甲植株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为零。12.生物兴趣小组在夏季某晴朗的一天对一密闭蔬菜大棚中的某种气体的含量进行了24h的检测,结果如图1。图2是表示叶肉细胞内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关系的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所测气体为________。该大棚内的蔬菜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有机物?________(填“是”或“否”)。(2)与它们各自的前一阶段相比,EC段和DB段叶肉细胞内的C3含量的变化趋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3)对应图1中的B点时,图2中应该进行的气体转移途径有________,而对应图1中的DB段,图2中应该进行的气体转移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以上均用图中字母表示)。(4)如图2所示,在氧气不足条件下,线粒体内丙酮酸氧化分解的速率将会________。适宜光照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暗反应所利用的能源物质是________,该植物细胞把暗反应产物转变成丙酮酸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大棚蔬菜一天中有机物积累量最大是在图1中的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点,若要进一步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夜间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5~7h,刚开始可能没有光照,后来光照较弱,蔬菜刚开始可能只进行有氧呼吸,后来有氧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该时间段图中气体浓度减小,说明该气体为氧气。图1显示,F点的氧气浓度大于A点的氧气浓度,说明经过一昼夜后大棚内氧气浓度增加,因此,植物体内有有机物的积累。(2)在E点之前就开始进行光合作用,E点之前大棚内氧气浓度低、二氧化碳浓度高,二氧化碳与C5反应生成C3,故C3的含量较高,从E点到C点,氧气浓度逐渐上升,则二氧化碳浓度逐渐下降,故C3的含量下降;CD段由于气温高,气孔关闭,叶肉细胞中二氧化碳浓度低,则此时C3的含量也较低,从D点到B点气孔逐渐开放,叶肉细胞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则C3的含量也增加。(3)图1中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图2中应该进行的气体交换途径有c和d。图1中DB段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图2中进行的气体交换途径有acde。(4)在氧气不足时,[H]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速度减慢,则[H]会积累,从而造成线粒体内丙酮酸分解形成[H]的速度减慢。光反应中产生的ATP和[H](NADPH)在暗反应中被利用,ATP主要为暗反应提供能量。暗反应的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转变成丙酮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5)图1中从E点到B点光合作用强度都大于呼吸作用强度,这段时间内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一直在积累,B点之后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一天之内在B点时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量最多。在夜间适当降低温度,能够减少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有利于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答案:(1)氧气是(2)减少增加(3)cdacde(4)减慢ATP细胞质基质(5)B适当降低温度13.(2016·广东湛江一模)图1为番茄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部分生化反应示意图。(1)图1中,甲所示生物膜存在于________(细胞器)中,乙所示生物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2)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番茄(CO2充足)。测得图1中两种膜产生与消耗O2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①5~8h间,容器内的CO2含量将________,番茄植株干重将________。②9~10h间,甲膜生成O2的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图1中,10h时不再产生ATP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膜;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________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③若在8h时,将容器置于冰水浴中,请推测乙膜消耗O2的速率将会出现的变化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