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高三生物练习卷(二)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得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I、II卷两部分,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答题栏内,第II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择符合题意)1.2001年2月,一只背上长着“人耳”的老鼠在北京展览馆与观众见面,这只老鼠其实是一只切去脾脏的裸鼠,它背上的“人耳”是以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作为模型支架。培植“人耳鼠”的生物工程技术是()A、细胞和组织培养B、细胞融合C、动物胚胎移植D、细胞核移植2.下列关于生物的生殖发育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青蛙的原肠胚细胞和囊胚细胞所含DNA、RNA及蛋白质的结构相同②玉米和羊的受精卵发育成8细胞的球状胚体都需进行3次有丝分裂③狼在追捕猎物的过程中,兴奋在运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④人体血糖的调节过程中,不同激素间既有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⑤在未受污染的池塘的蛙的受精卵中,有些是杂合子,有些是纯合子⑥卵生动物都能进行卵式生殖,能进行卵式生殖的动物也都是卵生动物A.③④⑤B.④C.③④D.①②④⑤3.在安徽阜阳农村出现的“大头娃娃”,经诊断为营养不良造成的。导致婴幼儿身体浮肿的原因可能是()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多B.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C.血糖含量过高D.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4.下列有关说法均正确的是()①胆汁既影响高等动物对脂类食物的消化,又影响其吸收。②用研磨的方法从胰腺中可分别获取胰岛素和胰酶,分别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和某些生物工程③秋水仙素既可诱发基因突变,又可诱导染色体变异,这与其使用剂量有关④动物细胞的融合和植物细胞的融合均可用聚乙二醇作促融剂⑤用标志重捕法可进行鼠的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④5.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钾含量降低或血钠含量升高时,醛固酮分泌增加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C.酷暑季节,室外作业的工人应多喝纯净水D.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应注意适当补充钾盐6、一位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的科学家,当他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下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①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②身体耗氧量的变化③肾上腺素分泌量④汗腺的分泌量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7.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抗虫棉的培育、L-苹果酸的生产、尿糖试纸的制备、单细胞蛋白的制造,依次是下列哪项生物工程技术取得的成果?()①基因工程②细胞工程③发酵工程④酶工程A.②①③④③B.①①③④③C.③①④④③D.②②③①④8.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症状为()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B.自身免疫病,肌肉痉挛C.过敏反应,肌无力D.过敏反应,肌肉痉挛9.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B.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C.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10.下列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的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A.将抗原注人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B.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C.用灭活的仙台病毒作诱导剂,促使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11.下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室内温度由15℃突升至40℃,在时刻B,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B.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D.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12.以下是对免疫的有关叙述,请指出正确的是()①人体的免疫功能不可以清除自身的细胞②艾滋病是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③通过预防接种获得免疫力,具较强针对性,不能对所有病原体都起作用④自身免疫病产生的原因是自身免疫功能不足引起的⑤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⑥效应T细胞形成免疫的机制是直接杀伤靶细胞⑦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⑧吸附在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上的抗体与相同过敏原结合时可使上述细胞释放组织胺等A.①②④⑤⑧B.②③④⑤⑥⑧C.②③⑤⑧D.②④⑤⑥⑧13.下列对有关图形所表达的生物学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1)图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后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B.(2)图中,土壤中的某元素浓度分别为A、B、C时,在B浓度时施用含该元素的肥料最有利于植物生长C.(3)图中,氧浓度控制在A点对应的浓度时,最有利于贮藏蔬菜D.(4)图中S型增长曲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14.下图中分别表示在发酵罐中培养酵母菌时各环境因素对酵母菌繁殖速率的影响,其中不正确的是()15.若甲、乙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递到细胞2的快C.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则细胞2最可能是甲状腺细胞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乙有关,也可能与甲有关16.豌豆种皮灰色(G)对白色(g)为显性,现有基因型为GG和gg的两种豌豆杂交得Fl,将F1连续种植(自交,无选择)得F3。则F3植株所结种子种皮颜色的分离比是()A.3:lB.4:1C.5:1D.5:317.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Klinefelter综合症(XXY型)患者,那么病因(只考虑染色体变异)()A、与母亲有关B、与父亲有关C、与父亲和母亲有关D、无法判断18.右下图代表生物体内的三类生理过程。图中的X表示外界进入生物体的物质,Y表示生物体内产生的物质。在①②③生理过程中Y所代表的物质是()A.载体、激素、酶B.酶、抗体、激素C.载体、酶、抗体D.载体、抗体、酶19.我国某地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素循环如右图,箭头和字母表示碳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大气植物动物土壤中的生物abcdefgA.夏季ab+c+eB.秋季e+fgC.春季g=b+e+fD.冬季dc+f20.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自交后代为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F1代上结的种子,灰种皮比白种皮接近3∶1。②F1代上结的种子,黄子叶比绿子叶接近3∶1。③F1代上结的种子,胚的基因型有9种。④F2代上结的种子,灰种皮比白种皮接近3∶1。A.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第Ⅰ卷答题栏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卷Ⅱ(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21.(25分)请回答下列关于育种的一组问题。(1)杂种优势在抗逆性等方面明显优于纯种亲本。马铃薯、甘薯等作物,生产上只要选择那些具有杂种优势的优秀单株进行▲,就可保留杂种优势。玉米、小麦等作物的杂种优势一般只能利用F1,F2开始就会出现现象,为减少每年均需制种的工作量,可利用▲技术,将F1体细胞通过培养得到大量的杂种幼苗。(2)为了克服远缘杂交的不孕性,常利用▲的原理,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杂种F1,如获得八倍体小黑麦等可育的人工多倍体;也可采用▲技术,培育“白菜一甘蓝’’等的蔬菜新品种。(3)现有水稻的两纯系品种AArr(无芒而易感病)和aaRR(有芒而抗病),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为培育无芒而抗病的品种,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从F。开始的最快的育种程序,并作相应的文字说明。22、(20分)大肠杆菌有很多菌株,有的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上能生长,例如野生型大肠杆菌,有的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需要添加一些特殊物质,称为营养缺陷型,如甲硫氨酸营养缺陷型只能在加有甲硫氨酸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生物素缺陷型只能在加有生物素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Lederberg和Tatum(1946年)做了一个实验:从大肠杆菌K12中选取两个菌株A和B,菌株A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补充甲硫氨酸和生物素,菌株B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补充苏氨酸、亮氨酸和硫胺。菌株A与B在基本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因此把它们分别涂布在基本培养基的固体平板上,培养几天后没有看到任何菌落。若是把A和B混合培养在不含有以上五种物质的液体基本培养基中,几小时后,把细菌细胞洗涤后涂布在基本培养基的固体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各自的菌落,频率是1/107。(1)对上述实验现象可作出三种假设:①;②;③营养上发生了互补,即菌株A所需的甲硫氨酸和生物素从菌株B泄漏得到,菌株B所需苏氨酸、亮氨酸和硫胺从菌株A泄漏得到。(2)为了证明上述假设,设计了一种U型管(如图),中间有过滤器隔开,细菌不能通过,但培养液和营养物质可通过,请你写出以下内容:实验步骤:①;②;③。预期结果:。结论:菌株A与菌株B不可能通过营养互补产生菌落。推想:菌株A与菌株B的细菌通过接触后,可能少数细菌就像高等生物的有性过程一样,发生了杂交,遗传物质有了交换,产生了与两个亲代菌株不同的野生型。(3)菌株A菌落中的细菌在生态学上属于同一个。如果确实发生了遗传物质交换,杂交时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练习卷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DDDAAAB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DCCDADAB21.(25分)(1)营养生殖(3分)性状分离(3分)植物组织培养(3分)(2)染色体变异(3分)植物体细胞杂交(3分)(3)(10分)22、(25分)(1)①基因突变(3分)②不同的细菌间遗传物质发生了交换(3分)。(2)①在U型管中加入液体基本培养基(4分)。②U型管两端各加入菌株A、菌株B,培养几小时(4分)。③将U型管两端的细菌各自取出洗涤后,分别涂布在基本培养基的固体平板上观察其数量和存活状态。(4分)预期结果:没有任何新细菌或菌落产生。(3分)(3)种群(2分)不遵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