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模拟试题汇编思想解放的潮流Word版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维新思想1.(2015·广东佛山一模·15)近代以来不同中国人对美国的政治看法不一。以下文字来源于某一著作,“美国人来华者,皆言其国议院公举之弊,下扶私,上偏徇,深以为患。华人之称羡者,皆不加以深考之谈耳。”这一著作是()A.《孔子改制考》B.张之洞《劝学篇》C.《胡适文集》D.《孙中山全集》【考点】中体西用思想【解析】1898年,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张之洞《劝学篇》认为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与材料“华人之称羡者,皆不加以深考之谈耳”相符,故B项正确;胡适文集是胡适文章的合集,比较全面地反映胡适对社会和个人发展路径的理解,真实、客观地再现了胡适思想,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主张民主和科学,与材料信息无关,故C项错误;孙中山全集是其著作和言论等的合集,他的核心思想是主张三民主义,与材料信息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2.(2015·广东汕头二模·15)清同治帝曾有谕令:“惟该院(同文馆)学生专习外国语言文字,不准西人籍端影射,将天主教暗中传习,该抚仍当随时稽查,毋令滋弊。”这表明()A.朝廷坚守中体西用的原则B.朝廷坚持闭关锁国政策C.列强侵略的主要目的是传教D.同治皇帝反对洋务运动【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解析】从“不准西人籍端影射,将天主教暗中传习,该抚仍当随时稽查,毋令滋弊”,可知当时的清政府严格控制西方文化的传播,体现出仍然坚持中学为根本,没有充分发挥西方文明的作用,故A项正确;鸦片战争以后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故B项错误;列强侵略的主要目的是把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反对洋务运动的内容,故D项错误。【答案】A3.(2015·广东惠州二模·38)(25分)外语在近代中国教育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古代中国从孟子时代开始,“华夏正音”之外的语言被贬为“鹱(hù)鸟之音”,意思-2-是并非人类的语言,读书人谁要学它,就是“下乔木而迁于幽谷”——自甘堕落。近代中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陆续设有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等。同文馆开始只招收10名学生,后扩大到100多名。1904年,政府规定“中学堂以上必勤学洋文”;大学堂“必深通洋文”,译学馆“以储交涉之才”。(1)据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和近代中国对待外国语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考点】(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西学东渐思潮【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表格中的“古代中国”中的从孟子时代开始,“华夏正音”之外的语言被贬为“鹱鸟之音”,可以看出态度为认为并非人类语言,不屑于学习,原因结合古代中国强盛,中华文明先进,领先周边世界,儒家正统思想影响等来作答;第二小问根据表格“近代中国”中的“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和“1904年,政府规定……”,可以得出态度为政府主导(鼓励)学习外语,原因结合近代近代中国遭受外国侵略,民族危机深重,西学东渐;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先进,有识之士的推动;外语是与西方沟通的媒介等来作答。【答案】(1)古代态度:认为并非人类语言,不屑于学习(2分)原因:古代中国强盛;中华文明先进,领先周边世界;儒家正统思想影响。(2分,每点1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给分)近代态度:政府主导(鼓励)学习外语(2分)原因:近代中国遭受外国侵略,民族危机深重;西学东渐;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先进;有识之士的推动;外语是与西方沟通的媒介。(2分,每点1分,任答2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也可给分)4.(2015·广东肇庆二模·39)(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二古时婚姻标准是“门当户对”、“门第不合,不许轻婚”。……“今有受教育及有新思想之青年于此,其求配偶也,必求知识相当、情性契合之人”,……婚姻“宜以爱情结合,而不容夹入他种之观念。”——1905年《女子世界》第2期(2)材料二中“古今”择偶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3-【考点】(2)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择偶标准变革;维新思想;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解析】(2)第一小问材料二中,古代婚姻要求“门当户对”,注重门第;今日“必求知识相当、情性契合之人”,“宜以爱情结合”,以爱情为基础,注重教育、性情等综合素质。第二小问结合1905年中国的社会背景分析,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入,国内随着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维新派积极宣传西学,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婚姻更加追求自由。【答案】(2)变化:从注重门第、门当户对到以爱情为基础,注重教育、知识和性情等综合素质。(2分,若考生同时列出古今择偶标准,则给1分,只列一方面则不给分)原因:维新变法运动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6分,每点2分)5.(2015·广东韶关一模·39)(26分)国家形象取决于国家实力,又与内政外交相关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人像蚂蚁一样没有个性,也像蚂蚁一样繁忙。男女的服装没有什么区别,一律都是蓝布衫、宽袍长裤,甚至连面貌表情都没有什么差别。——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通商失败后(1)材料一马戛尔尼是从什么角度评价中国人的?请从材料一的某一角度,概述近代前期中国历史开始发生的变化。(8分)【考点】(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解析】(1)第一小问找出材料一中马戛尔尼对中国人的评价:中国人像蚂蚁一样没有个性,也像蚂蚁一样繁忙,男女的服装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连面貌表情都没有什么差别,请注意材料的出处: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通商失败后,角度的提炼主要有思想、生活、经济三个方面,答案来自于材料:无个性、忙碌、生活单调、经济落后等。第二小问变化注意近代前期指1840—1919,角度可以是思想、生活、经济。思想上的变化,需要回答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变化;生活上的变化,如衣食住行社会生活变迁等;经济上的变化,如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等。【答案】(1)角度:思想麻木(无个性)、忙碌;(2分)生活(服饰)单调、经济落后。(2分)变化一:鸦片战争后,从林则徐、魏源到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3分)促进思想解放、个性自由。(1分)-4-变化二:受西方工业文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西服、中山装、旗袍等服饰、近代报刊等开始在中国出现,(3分)社会生活逐渐变得丰富起来。(1分)(若答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可酌情给3分,但此点只能二选一,不能重复给分)(以上两种变化任答一种变化即可,采点与采意相结合给分)6.(2015·广东惠州四模·38)(27分)李鸿章(1823—1901)可谓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旧文体,凡记载一人事迹者,或以传,或以年谱,或以行状,类皆记事,不下论赞,其有之则附于篇末耳……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故为李鸿章作传,不可不以作近世史之笔力行之……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庸有济乎?——据梁启超《李鸿章传》(1)据材料一,记载一人事迹的中国旧文体有哪些?分析梁启超的史学观受当时什么思潮的影响?(7分)【考点】(1)文史常识;维新思想——梁启超史学观【解析】(1)第一小问旧文体,根据材料一“或以传,或以年谱,或以行状”回答。第二小问影响,梁启超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新派代表人物,结合西方史学、进化论、救亡图存的思想来回答。【答案】(1)旧文体:传(列传)、年谱、行状。(3分,每点1分)分析:西方史学思潮、进化论思潮、救亡图存思潮。(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7.(2015·广东深圳二模·38)(26分)“群”在汉语中的基本含义是个体集合成众。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群学”《群学肆言》是严复于1896年开始翻译的西方社会学名著之一。此后几年,“群学”一词在进步思想界流行。梁启超曰:“善为群者,小而一地一事之法团,大而一国之议院,莫不行少数服从多数之律。”请回答:(2)据材料二,概述19世纪末“群学”流行的有利条件。(4分)“群学”流行对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有何意义?(4分)-5-【考点】(2)维新思想【解析】(2)第一小问有利条件,结合19世纪末严复、梁启超等人的活动背景,可知,经济上民族工业发展,政治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思想上西方政治思想传播;第二小问意义,首先思想上,维新派宣传“群学”,传播了西方的民族民主思想,推动中国进入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其次政治上,推动了爱国救亡的戊戌变法,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答案】(2)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西方政治思想在中国不断传播;(4分,任答2点给4分,答甲午战败,列强瓜分,民族危机严重也可酌情给分)意义:维新派宣传“群学”,传播了西方的民族民主思想,推动中国进入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爱国救亡的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4分)8.(2015·广东肇庆三模·39)(26分)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表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晚清一些官员注意探究西方的政治制度。早期维新派郑观应写道:“泰西各国都城设有上、下议政院。上院以国之宗室、勋戚及各大员当之,以其近于君也。下院以绅耆士商,才优望重者充之,以其迩于民也。凡有国事,先令下院议定,详迭之上院,上院议定,奏闻国主。”参与过百日维新的张荫桓说:“欧墨(美)各国均设议院而章程不同,美之议绅(议员)均由民举,不分上下也;英之下议绅由民举,而上议绅则由世爵,然权归于下议院,则政仍民主之也。”(1)简要分析晚清官员探究西方政治制度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一,指出郑观应与张荫桓关于西方议会制度的认识有何不同?两者的根本分歧是什么?(8分)【考点】(1)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甲午中日战争;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维新思想(2)早期维新思想——郑观应思想主张;维新思想——张荫桓思想主张【解析】(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析,政治上甲午战败,清政府内外交困,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严重;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改良政治;思想上资产阶级认识到制度的落后,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2)第一小问不同,依据材料一“泰西各国都城设有上、下议政院。凡有国事,先令下院议定,详迭之上院,上院议定,奏闻国主”信息可知,郑观应认为泰西各国都设有上、-6-下议院,上院权力更大,议案最后由君主审定;依据材料一“欧墨(美)各国均设议院而章程不同,美之议绅(议员)均由民举,不分上下也;英之下议绅由民举,而上议绅则由世爵,然权归于下议院,则政仍民主之也”信息可知,张荫桓认为各国章程不同,美国议院不分上下,下院权力更大,议案由下院民主决定。第二小问分歧,比较分析郑观应与张荫桓关于西方议会制度的认识可以得出:郑认为君权至上,张认为议会至上。【答案】(1)原因:政治:甲午战败,清政府内外交困,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严重;经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改良政治;思想:资产阶级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中体西用”的局限,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6分)(2)不同:①郑认为泰西各国都设有上、下议院;张认为各国章程不同,美国议院不分上下。②郑认为上院权力更大;张认为下院权力更大。③郑认为议案最后由君主审定;张认为议案由下院民主决定。(4分,任答两点)分歧:君主权力的大小。(2分)郑认为君权至上;张认为议会至上。(2分)新文化运动1.(2015·广东汕头二模·17)1920年,胡适指出:“现在所谓新文化运动,实在说得痛快一点,就是新名词运动。拿着几个半生不熟的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