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基础测试历史一、单选题:共30题1.有学者指出:“周代是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通婚。”西周初期的诸侯国贵族之间不能通婚的是A.鲁国和宋国B.燕国和齐国C.鲁国和燕国D.宋国和齐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鲁国与宋国为异姓诸侯国,鲁宋之间可以通婚,所以排除A;燕国与齐国为异姓诸侯国,所以燕齐之间可以通婚,所以排除B;宋国与齐国为异姓诸侯国,所以宋齐之间可以通婚,故D不符合题意;鲁国与燕国为同姓诸侯国,所以鲁燕之间不能通婚,故选C。2.到秦汉时期,中国的水利事业已经有比较好的发展,修建在关中地区的重要水利工程是A.灵渠B.都江堰C.郑国渠D.井渠【答案】C【解析】本体考查了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灵渠位于岭南地区,故排除A;都江堰位于四川地区,故排除B;井渠为新疆的水利工程,故排除D;郑国渠位于关中地区,故选C。3.据宋代《图经》记载:“秦郡天下,定江南郡会稽,置长水县”。下列对该史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B.郡县区划形式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C.长水县是会稽郡的分封之地D.长水县长官有会稽郡郡守任免调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秦代的郡县制。题干没有涉及春秋战国时期,所以B不符合题意;长水县为郡县制下的行政划分,不属于分封,故排除C;长水县长官由中央任命,而非会稽郡郡守任免,所以D不符合题意;由“定江南郡会稽,置长水县”可知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故选A。4.汉武帝时期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有①在全国划分十三州加强对地方的控制②设立“中朝”参与政事决策③开辟欧亚的商贸之路④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汉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划分十三州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设立“中朝”都属于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开辟欧亚的商贸之路属于对外交往,不属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应选C。5.中国古代有一朝代在社会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气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如“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该朝代的“新气象”还有A.转轮排字盘的发明和使用B.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技术C.设立内阁以辅助皇帝处理国政D.人们在井水饮处吟唱柳永歌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宋代的社会状况。“市”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是在宋朝,转轮字盘的发明和使用是在元朝,所以A不符合题意;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技术是在唐代,所以B不符合题意;设立内阁辅助皇帝处理国政是在明代,故排除C;柳永为宋代著名词人,故选D。6.朱熹主张“天地之间,理一而已”,并强调“物格知至”,可与圣人比肩。王守仁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下列对上述两位思想家主张的解读中,正确的是A.朱熹和王守仁对古代圣人的态度相左B.王守仁的心学是对朱熹理学体系的补充C.朱熹和王守仁都把儒家学说提升到“天理”高度D.朱熹重“物格”王守仁重“求心”都忽视“知行合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题干未涉及朱熹和王守仁对待古代圣人的态度,所以A不符合题意;王守仁的心学并不是对朱熹的理学的补充,故排除B;王守仁强调“知行合一”,所以D不符合题意;朱熹和王守仁都把儒学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故选C。7.下图所示文物是陈列于西安博物院的“延年益寿瓦当”。据此判断,该瓦当最早可能出现于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的文字。由图中可看出瓦当上的文字为小篆,小篆形成于秦代,所以A不符合题意;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已经不再通行小篆,故排除C、D;由瓦当上的文字可知该瓦当最早可能出现于秦汉时期,故选B。8.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如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这表明他A.重视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揭示B.肯定三纲五常是理想的社会秩序C.具备近代社会的“民权”意识D.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王夫之的思想。王夫之反对传统的儒家思想,所以排除B;题干中无法体现他是否具备近代社会的“民权”意识,故排除C;题干无法体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故排除D;由“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可知王夫之重视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揭示,故选A。9.中国近代有维新人士提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后人评他“立论锋利,条例分明,感情奔放,痛快淋漓,是当时最有号召力的政论家”。他是A.郑观应B.康有为C.谭嗣同D.梁启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梁启超。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观点集中在商战,故排除A;康有为和谭嗣同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但他们都没有“立论锋利,条例分明”的特点,故排除B、C;梁启超的观点和文章“立论锋利,条例分明,感情奔放,痛快淋漓”,故选D。10.下图是1909年《民权画报》刊载的讽刺漫画。该漫画A.表达向西方学习的愿望B.庆祝中国跨入铁路时代C.揭露列强对中国铁路主权的控制D.反映西方国家对中华文明的认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漫画反映的是对列强经济侵略中国的讽刺,不是表达向西方学习的愿望,故排除A;中国在1909年之前就修筑了铁路,故排除B;漫画反映的是列强对中国铁路主权的控制,不是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故排除D;由漫画内容中火车形状的龙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揭露了列强对中国铁路主权的控制,故选C。11.阅读下表,导致“工矿企业状况”出现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表(部分)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③国人反对“二十一条”掀起提倡国货运动④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在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所以①错误,故排除A、C;国人反对“二十一条”掀起提倡国货运动是在1915年以后,所以③错误,故排除C;根据题干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②④正确,故选D。12.在一则红色旅游解说词中有如下文字:“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征程二万经风雨,宝塔擎旗进北京。”其中“燎原烈火向天明”指代的历史现象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C.红军长征的胜利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暗夜南湖亮斗星”指的是中共“一大”的召开,故排除A;“行程二万经风雨”指的是红军长征,故排除C;“宝塔擎旗进北京”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故排除D;“燎原烈火向天明”指的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故选B。13.下图是抗日战争期间一次战役的局部示意图,该战役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百团大战。根据战役示意图可知,该次战役主要发生在河北、山西地区,淞沪会战在上海地区,故排除A;太原会战主要在山西地区,故排除B;徐州会战在徐州地区,故排除C;百团大战主要是在河北、山西地区,故选D。14.“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这是某一时期在中国某地流行的口号。该史料作为直接论据,可以说明A.“一五”计划的超前完成B.“大跃进”的“浮夸风”C.“文革”的严重错误D.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大跃进”。“一五”计划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与题干内容不符,故排除A;题干中的口号属于夸张,而不属于错误,所以C不符合题意;题干无法体现是改革开放的成就,故排除D;由“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可知这个口号明显脱离了实际,属于浮夸风,故选B。15.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下列城市或地区,按其对外开放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青岛②深圳③海南岛④上海浦东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深圳是1978年我国首先对外开放的特区城市之一,青岛是1984年我国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海南岛对外开放于1988年,上海浦东开放于1992年,所以按其对外开放时间的先后顺序应为②①③④,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6.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一个重要论断,高度概括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该论断是A.“向科学进军”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C.“发展是硬道理”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向科学进军提出于1956年,所以A不符合题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出于1977年,故排除B;“发展是硬道理”提出于1992年,所以C不符合题意;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故选D。17.《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二条: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受害者和解者,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的伤害。上述规定主要体现在《十二铜表法》A.具有中立主义的特点B.维护贵族的一些特权C.推动罗马法学的成熟D.掺杂着原始的古老习俗【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十二铜表法》。题干无法体现《十二铜表法》具有中立主义的特点,故排除A;题干中《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没有体现出是维护贵族的特权,所以B不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还没有推动罗马法学走向成熟,故排除C;由“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受害者和解者,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的伤害”可知《十二铜表法》中还掺杂着原始的古老习俗,故选D。18.16世纪伊始,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等使美洲的土著居民人口数量锐减;小麦、马匹、牛等从欧洲来到了美洲;美洲的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①给美洲人民带来重大灾难②推动世界市场初具规模③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④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由“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等使美洲的土著居民人口数量锐减”可知新航路开辟给美洲人民带来重大灾难,所以①正确;推动世界市场初具规模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所以②错误,故排除A、C;由“小麦、马匹、牛等从欧洲来到了美洲;美洲的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可知新航路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所以③正确;证明“地圆说”科学性的是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所以④错误,故排除D;故选B。19.有政治家说:“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们早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在世界近代史上符合上述“政体”特点的典型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美国的民主政体。“既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是指这种政体既有分权制衡的特点,但同时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英、法、德的政体都没有完全体现上述特点,故排除A、B、D;美国的政体中通过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通过联邦体制实现了中央集权,故选C。20.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它开始的标志是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B.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C.惠特尼开创机器零部件标准化生产D.爱迪生发明钨丝灯泡【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和惠特尼开创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所以A、C不符合题意;爱迪生发明钨丝灯泡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但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故排除D;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人类从此进入电气时代,故选B。21.解读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A.人口迁移范围不断扩大B.存在着被迫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