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课堂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策略的实践与研究杭州市萧山五中沈英【摘要】:本文针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师从新课标相关内容出发,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寻找多种途径,如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资源、多媒体资源,积极开展生物探究性学习,关注社会、科技发展,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等策略。力图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让学生深刻体验情感教育,最终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键词】:生物教学情感目标体验一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改革实验是一项需要边实践边探索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样板可以参照,只能在实践中大胆改革、积极进取、勇于创造和探索先进经验。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跟上新课程改革、胜任新课程改革,关键是每位教师的思想认识。认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方法,方法决定效果。其实这三年来,广大教师已经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从课堂教学模式到备课方式,从学生主动学习到培养创新能力……新课程标准中规定,教学要落实“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掌握为目标的要求。其中,情感目标如何实现一直是生物教学研究上的一个难题,如何让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课堂充满灵动、活力和激情,实现新课程背景下的隐性教育,即感受性教学,让生物课堂教学更加“丰满”,我们要关注在生物课堂中实现情感目标进行实践和研究。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主阵地。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学生实践训练为教学主线,以学生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为教学目标,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不但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要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还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要转变。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传统的教学论研究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框之中。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它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就要突破单纯地注重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局限,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使学生具有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学习。二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新课标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具有全面性:教学中要重视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也要重视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的培养;既发展学生强健的体魄,又培养其高尚完善的人格;既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又努力发展其个性。因此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在课程实施中三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核心,通过相互渗透构成了生物课程总目标的完整结构体系。所以,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有机融合,不能将其单独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设计和实施。《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和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对我国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热爱自然、珍2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这个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将这个目标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统揽全局,进行适当的规划,精心的布置,将其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策略正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三生物课堂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策略(一)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情感资源《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在情感教育目标中注重生物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生物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即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在生物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包括问题探讨、正文、图表、资料分析、科学前沿以及思考题与讨论、课后练习、生物实验等),对教材进行情感分析、发掘,利用教材中的情感资源,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生物教学中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1、显性的情感素材教材中很多教学内容直接反映了生物科学发展的历程,许多科学家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通常这类情感素材以含情的语言文字材料或者直观的图片、图表等形象材料,或者以具体的人和事为情感载体,具有教育性导向作用,对我们产生深刻的情感刺激。情感是具有感染力的。一个人的情感具有对他人情感施予影响的效能,即一个人的情感一旦表现出来为他人所感受,就能引起他人相似的情感体验。据此,我们可以深入体验教材中的情感内容,不但给以明示性的展示,准确地“传情”,也要善于用语言和表情表达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善于利用学生的表情来增强情感体验效果,从而对学生产生情感感染。教材中显性的情感素材的发掘和应用的部分案例如下:教材内容情感表现教师活动学生体验1、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科学史教育内容。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把时间、科学家、观点、贡献等列成表格,有意识地强调科学发现的发展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情感刺激。①科学发现是个长期的过程,是很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②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③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④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太空育种对我国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结合课本中三系法水稻、杂交水稻的知识,介绍该技术的贡献和意义。结合我们航天技术的发展分析太空育种知识。①我们在水稻杂交育种方面位于国际领先地位;②我国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③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性进步和光明前途,产生民族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兴盛贡献自己的力量。3、我们生物多样性概况及保护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让学生阅读我们生物多样性概况及保护,并增加一些课材料,如最近几年内我国一些生物种类的变化,大家身边的变化,并讨论分析原因。①我们有丰富的生物资源;②我国生物资源正面临着威胁;③我们有责任要保护生物资源,从身边做起,爱护动植物;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很重要等。32、隐性的情感素材在生物学科中,更多的教学内容是不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的。但在反映客观的科学事实过程中往往仍然会隐含着某些“隐性”情感。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隐含于内容背后的情感素材,只要细心体悟和感觉,恰当的引导,从而带来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教材中隐性的情感素材的发掘和应用的部分案例如下:教材内容情感表现教师活动学生体验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统一性和差异性的观点,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列表分析:地壳和细胞的元素组成和含量,提出问题: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关系是什么?说明什么问题?①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②生命的起源问题;③生物的物质性等。2、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的进出方式结构和功能统一性的观点,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展示细胞膜模型,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模拟演示各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①实验技术的进步对生物科学发展的重要性;②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3、人类基因组计划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我国承担了1%的任务,其他五个国家均为发达国家,分析我国也是参与国的原因。①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②科技实力位于领先水平;③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等。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教材,除了应用好显性的材料外,更需要充分挖掘出隐性材料,并作一定的引导和设计,让教材发挥最大的效果,在传授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自觉、自然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二)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生物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社会性都很强的学科,所包含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往往觉得枯燥无味。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推广,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独特优势逐步体现出来。多媒体技术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能够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而且学生的认知水平总是由低到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总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课堂上合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恰当结合使用挂图、模型、标本、实物等进行教学,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信息容量,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大大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尤其是实现课堂的情感目标这样的抽象内容,如果借助多媒体手段将会发挥更强的效果。利用多媒体进行情感教育的部分案例如下:教材内容情感表现教师活动学生体验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珍爱生命的教育,认识生命的本质,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和意义,更加尊重和感谢父母等。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知识结构等,动态演示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①理解生命的诞生;②感受亲子代的联系,产生母亲伟大的情感;③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和意义。2、现代生物进化理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多媒体课件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一种生物的①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②理解一种科学观点形成的不易;③感4论想观念的影响。进化过程,理解这些变化的原因和意义;列出一些学者对生物进化的不同观点,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历程。受到生物不断在进化,进化理论也在不断地发展;④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3、生态因素形成生态学观点,感受生物界的奇妙,热爱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课件中插入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片剪辑,如动物的繁殖,互利共生的生物,捕食、竞争等,分析理解生态因素的类型和作用对象。①对常见生物现象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发出“原来是这样”的感叹;②感受自然界的奇妙;③更加热爱自然,关注自然,进而保护自然。(三)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与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正确地把握两者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课堂教学的方向,切实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和科学知识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目标。它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为此,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思维习惯,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在完成科学探究的同时,也随之造就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美好纯净的心灵。开展探究性学习进行情感教育的部分案例如下:教材内容情感表现教师活动学生体验1、新陈代谢与酶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什么因素会影响酶活性?是如何影响的?让学生提出假设并验证。①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动脑动手;②养成质疑、求实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③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思维习惯。2、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让学生先设计实验方案,要求学生预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