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提升作业六近代西方民主政治(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2016·豫晋冀三省模拟)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割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社会的构建B.资产阶级和君主专制的斗争C.民主代议制和共和政体的建立D.“权利”的诉求和“人权”的伸张【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共同点,君主立宪制只属于英国,故A错;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因此不存在君主专制,故B错;美国和法国确立的是共和政体,英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故C错;三国的革命都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推动人类向着民主化方向发展,体现了对民主权利和人权的追求,故D正确。【加固训练】(2016·安徽示范性高中模拟)钱乘旦的《英国通史》载:“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材料中“合适的政治环境”主要指当时英国()A.王权受到彻底限制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D.工业资产阶级控制议会【解析】选B。光荣革命之后,国王仍然拥有一定权力,故A错误;光荣革命限制了国王的权力,权力中心转移到议会,故B正确;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是18世纪,时间不符,故C错误;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是在19世纪,时间不符,故D错误。2.(2016·安徽江南十校联考)下面是关于英国国王、内阁、议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图示,下列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是()-2-A.首相和议员由国王任命产生B.议会由上院和下院组成,上院握有实权C.议会有权对首相进行质询D.内阁可以拒绝首相的决定【解析】选C。内阁首相由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国王只是形式上任命,议员中的上院由国王任命,下院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故A错误;议会的下院握有实权,故B错误;内阁对议会负责,因此议会有权对首相进行质询,故C正确;内阁与首相需共进退,故D错误。3.(2016·黄冈质检)18世纪,在日常政治生活中,英王(女王)具有被咨询权、支持权和敬告权;英王(女王)作为英联邦首脑,还起着维系英联邦纽带的作用。在特殊情况下,也还可以行使宪法赋予的某些权力。这表明英国()A.君主立宪遭到破坏B.内阁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政外交大权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解析】选D。材料介绍了在日常政治生活中英王的角色,但其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君主立宪没有遭到破坏,故A错误;材料中英王行使必要的权力,与国王专权无关,故B错误;君主立宪制下内政大权由内阁控制,故C错误;材料中英王行使的权力只是某些名义权力,并没有实权,故D正确。【拓展延伸】责任内阁制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内阁的一些要素是通过历史惯例逐渐形成的,是随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而形成的。由首相提名并组建内阁,实际上只是对议会负责,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2)影响: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权,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但又不降低后者的行政效率,从而有力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4.英国工业家弗莱尔说:“五十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那时我们几乎完全为国内消费而生产……现在却大不相同了——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假如我们没有自己的议员来促进和扩大我们的贸易,我国商业的伟大纪元就要结束了。”材料说明()-3-A.英国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B.英国的工业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C.议会中的议员就是本阶级利益的代表D.工业资产阶级需要表达自身的利益和要求【解析】选D。从“假如我们没有自己的议员来促进和扩大我们的贸易,我国商业的伟大纪元就要结束了”,可知工业资产阶级需要议会体现自身的利益和要求,故D正确。5.(2016·豫晋冀三省模拟)美国独立战争前夕,潘恩在《常识》中介绍英国政体时说:“君主政治的体制首先使一个人无从广闻博见,然而又授权他去解决那些需要十分明智地加以判断的问题。国王的身份使他昧于世事,然而国王的职务却要求他洞悉一切。”潘恩这样说的目的是()A.赞成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B.为独立以后的政体提供借鉴C.认为美国应效仿英国制度D.君主立宪制不适合英国现状【解析】选B。“国王的身份使他昧于世事,然而国王的职务却要求他洞悉一切”,说明不赞同君主立宪制度,故A错误;材料的背景是在“美国独立战争前夕”,潘恩反对君主立宪制度的言外之意,是着眼于独立以后的政体,故B正确;他反对君主立宪制度,而非“应效仿”,故C错误;潘恩站在美国的立场,指出“君主政治的体制”的不足,而不是讨论英国的发展,故D错误。【加固训练】(2015·泉州模拟)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A.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B.地方各州自治权不断增强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D.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解析】选C。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只是作者观点的一个侧面,他也强调“国家之小”,故A错误;美国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但材料未体现“增强”,故B错误;联邦制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故C正确;材料中未出现三权分立与制衡的信息,故D错误。6.1862年《纽约晚邮报》写道:“在美国政府行政系统,总统大胆地乐于承担一切责任,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大家共同负责的想法。从最上边发号施令,要下边行动,有时内阁官员对这些号令并不同意。”出现上述情况是由于()-4-A.美国总统的工作作风专横B.美国总统具有强烈责任心C.美国内阁实行共同负责制D.美国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解析】选D。不是根据工作作风和责任心,而是根据宪法规定,总统“大胆地乐于承担一切责任”,故A、B错误;据材料中“打消了大家共同负责的想法”,美国内阁没有实行共同负责制,故C错误;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故D正确。7.(2016·皖南八校模拟)有学者认为,杰斐逊的名言“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奠定了美国民主和宪法的基础。这一结论的依据是美国1787年宪法()A.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B.重视分权制衡C.建立了中央集权政治D.建立了责任内阁【解析】选B。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只涉及中央和地方之间,体现不出猜疑来,故A错误;猜疑体现了分权制衡,故B正确;1787年宪法并未建立中央集权政治,故C错误;1787年宪法并未建立责任内阁,故D错误。8.(2016·信阳模拟)美国开国元勋约翰·亚当斯指出:“梭伦的平衡被破坏,优势被赋予大众……此时雅典人变得越来越民主”;“‘人民’迫使‘最睿智的人’和‘最能干的将军’违背他们自己的判断,进行了许多‘愚蠢的战争’,国家由此最终遭到毁灭。”为此,他主张美国应实行()A.直接民主B.人民民主C.分权制衡D.法律至上【解析】选C。材料没有涉及对雅典直接民主的叙述,不能看出他推崇雅典直接民主,故A错误;根据材料可知约翰·亚当斯认为雅典之所以国家灭亡是因为“优势被赋予大众……此时雅典人变得越来越民主”,所以不是推崇人民民主,而是害怕这种民主破坏了权力的平衡,因此他认为美国应该分权制衡,故B错误,C正确;在材料中不能看出约翰·亚当斯强调法律的作用,故D错误。【拓展延伸】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认识(1)体现的原则:①分权与制衡原则:中央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约;中央与地方分权。②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权力大于各州权力,但各州保留较大自主权。③民主原则: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2)协调的矛盾:①中央与地方:在强调联邦政府权力的同时,地方政府拥有很大的权力。②大州与小州:参议院议员不论州大州小,每州两人。③南方与北方:黑人按五分之三计算,印第安人不算人口。(3)对总统的限制:①选举产生;②任期4年;③权力受国会和最高法院制约。(4)宪法最大的民主性的表现: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9.(2016·黄冈质检)梯也尔与君主派和共和派进行辩论时说“共和制存在着,它是国家的合法政体。要求-5-别的东西,将引起一场新的革命,并且是最可怕的革命”“要么是保守共和国,要么就不要共和国”。由此可见,梯也尔主张共和国的根本原因是()A.害怕国内人民的斗争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希望恢复帝制D.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解析】选A。据材料,梯也尔主张共和国的根本原因是害怕“引起一场新的革命”,故A正确;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法国共和制确立的根源,但与题意无关,故B错误;希望恢复帝制,与主张建立共和国矛盾,故C错误;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是法国共和制确立的重要原因,但与题意无关,故D错误。10.有人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是共和主义和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总统、议会和内阁三者之间处处体现了平衡。这一平衡表现为()A.实行总统制,总统可以解散参议院B.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C.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D.共和派和民主派在国民议会中力量相当【解析】选B。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三者之间处处体现了平衡,故B正确。11.(2016·湖北百校联考)下面是反映俾斯麦与德国议会之间关系的漫画。该漫画从本质上反映出德国()A.宰相掌握一定立法权B.代议制民主不健全C.帝国议会对宰相负责D.议会成为宰相的工具【解析】选B。宰相掌握一定立法权不符合史实,德国立法权归议会和皇帝共同掌握,故A错误;漫画体现了俾斯麦给帝国议会“上弦”,让其继续走动,本质上说明德国的代议制民主不完善,故B正确;帝国议会不对-6-宰相负责,对皇帝负责,故C错误;漫画主要体现了宰相和议会之间的关系,议会并没有成为宰相的工具,故D错误。12.(2016·滨州模拟)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在联邦议会中只要14票反对就能阻止对宪法的修改”。当时普鲁士王国占17票,其他各邦最多6票,多数邦只有1票。这反映了()A.普鲁士享有一票否决权B.联邦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C.德国即将实现国家统一D.德国的专制主义色彩浓厚【解析】选A。依据材料“当时普鲁士王国占17票,其他各邦最多6票,多数邦只有1票”可以看出普鲁士具有绝对优势,享有一票否决权,故A正确;德意志帝国皇帝是国家权力中心,故B错误;依据材料1871年可知德意志帝国已经实现了统一,故C错误;材料并未强调皇帝的权力,不能体现专制主义的色彩,故D错误。【拓展延伸】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比较项英国君主立宪制德国君主立宪制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都是世袭,终身制不同点权力中心不同在议会在君主君主权限不同统而不治,无实权君主凌驾于议会之上,掌握国家的实权内阁产生方式不同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君主任命,对君主负责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52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罗马法复兴的真谛并不在罗马法本身,而在于以它为承载而体现出来的时代要求。……在罗马法中,“一切权利均因人而设”,罗马社会只要是自由的罗马市民,即使是未出生的婴儿,也处于同新生儿完全同等的地位……在罗马法中,当事人可以依自己的意思创设权利义务关系。如在口头契约中的誓约、嫁资口约中,只要当事人作出允诺后,债即产生。……法学家一致主张,在罗马境内,依法享有的人格权、物权等,都“不得被侵犯,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董晓波《市民精神与宪政:西方法治传统的形成》材料二有人认为,当经济、社会走出传统农业社会时,政治民主变革势所必然。有人不以为然,却认为,经-7-济的现代化非必然引起政治民主化,而且政治的集权专制才是经济现代化的致胜法宝。——李季山《走向民主——英国第一次党政改革》(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罗马法的主要精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复兴”体现了怎样的时代要求。(14分)(2)结合有关史实,评述材料二的观点。(8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据材料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