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计时双基练2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开创外交新局面新人教版必修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计时双基练2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开创外交新局面(时间:30分钟满分: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2016·衡水中学模拟)《人民日报》海外版载文披露,新中国成立当日,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把毛主席宣读的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公告”及表达建交愿望的“公函”迅速送达各国,……文件不是送交某某国家使领馆,而是递交到外国具体人员手中,对收件人不称官衔,只称“先生”。这种外交礼仪形式显示了新中国()A.谋求尽快获得各国承认的急切心情B.要与各国建立新型外交关系的愿望C.展示在世界舞台上独立平等的地位D.努力打破世界大国对新中国的孤立解析试题设问的角度是“这种外交礼仪形式”,即与具体的外国人员打交道且不称官衔,表明新中国政权要区别于国民党旧政权,显示的是新中国不承认旧中国的任何外交关系,要与世界各国建立新型外交关系的愿望,B项符合题意。希望获得各国承认、展示在世界舞台上独立平等的地位对新中国至关重要,但仅凭外交礼仪上的这种做法是完全不可能的,A、C两项可排除;新中国成立时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孤立、封锁新中国,当时的世界大国苏联是支持、承认新中国的,并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D项说法错误。答案B2.(2016·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声明确认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双边关系基本原则;1955年,中国在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这反映出当时中国政府()A.与发展中国家结盟B.努力拓展外交空间C.消除了意识形态因素影响D.突破了西方国家封锁禁运解析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体现了当时中国政府努力拓展外交空间。A、C、D项与史实不符。应选B。答案B3.(2016·哈师大附中模拟)1955年,一位西方记者报道说:万隆会议“最重要的结果是共产党中国变得强大了,她赢得了很多朋友和善意”。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适时的外交方针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B.中国已成为新独立民族国家的领导者C.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D.第三世界形成了联合反殖反霸的局面解析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赢得了尊重,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答案A4.(2016·宁德质检)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对这一原则认识的主要依据是它()A.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消除了世界各国间的矛盾D.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线解析题干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世界的影响。A、B两项表述的是对中国的影响,C项明显错误,只有D项符合题意。答案D5.(2016·锦州质检)美国《商业周刊》的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日内瓦会议所粉碎。此说法的依据是日内瓦会议表明()A.中国外交开始实现独立自主B.中国积极步入世界外交舞台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解析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外交开始实现独立自主,故A项错误;日内瓦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这表明中国积极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故B项正确;1971年重返联合国,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故D项错误。答案B6.2015年9月22日至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中美双方就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对于中美关系,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A.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B.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C.促使西方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D.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解析联系史实进行分析,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关键,中国同很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A、C、D三项与材3料中强调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联系不大,故此题应选B项。答案B7.(2016·淄博检测)1980年中美达成协议:由美方提供设备、由中方技术人员操作,在中国新疆的奇台和库尔勒建立监测苏联核武器和导弹试验的监测站,所获情报中美共享。这段材料可以用来佐证()A.中美已结成军事同盟B.中美已妥善解决意识形态的分歧C.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D.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已初见成效解析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故A项错误;B项同中美关系现实不符,错误;C项符合国际关系的普遍原理与外交现实,正确;D项和题干不构成逻辑关系,错误。答案C8.(2016·武汉高三模拟)对中俄关系,有专家指出:由于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相互心理要求和预期更为适度,这种关系的稳定也具有更大的弹性空间,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是有根本不同的。这里的“根本不同”是指()A.中美关系比中俄关系更为重要B.两国关系的发展出现了曲折C.当今两国是伙伴关系而非盟国D.不再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解析材料只是比较中俄关系与中苏关系,而没有将中美关系与中俄关系比较,故A项错误;苏联与俄罗斯是不同的国家,中苏关系有曲折,而中俄关系没有曲折,且材料说“这种关系的稳定也具有更大的弹性空间”,可见中俄关系并没有出现曲折,故B项错误;中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是结盟的,而中俄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故C项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9.(2016·无锡一模)二战以来,中美两国均对对方呈现过不同的媒体报道,从中亦可见证两国交往历史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成吉思汗的好战形象重新在美国人脑海中浮起,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中国在美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历史时期。——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年)》材料二《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态所占比例对比统计41960年1月至3月1975年1月至3月1985年1月至3月积极报道0(0%)2(2%)51(14%)消极报道323(95%)81(87%)88(24%)中性报道16(5%)10(11%)224(62%)材料三2010年美国人给中国打分为49%,基本是处在所有被调查国家的“中间地带”。超过半数(52%)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既不是合作伙伴也不是敌人,25%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只有17%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敌人。——据美国知名民意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材料四中国国内民族情感的上升,美国经济的紧张,以及中国经济模式的改变,所有这些都会影响中美的共同利益。……来自中国最大的挑战并不是在国际上的地位,而是中国对于现在全球化体系的不满。——《时代周刊·来自中国的新挑战》(2010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形成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根据材料三、四分析,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主要印象是什么?美国认为中国在哪些方面对其形成挑战?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从材料一中“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的信息概括答案;第二小问,结合当时国际格局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以及中美两国军事对抗角度归纳答案。第(2)问第一小问,可从计量史学视角分析表中信息,从横向数字看,积极和中性报道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而消极报道呈下降趋势,从而概括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表中时间信息可从中美关系、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形势变化等角度分析作答。第(3)问第一小问,可从材料三中“25%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只有17%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敌人”的信息归纳答案;第二小问,从材料四中“中国国内民族情感的上升,以及中国经济模式的改变,中国对于现在全球化体系的不满”等信息归纳答案。答案(1)中国观:莫斯科的“傀儡”,忘恩负义的“侵略者”。背景: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朝鲜战争爆发(或中国抗美援朝)。(2)变化:片面(否定)到客观(由消极为主到中性积极为主)。原因:美中关系的变化(或中国对美政策的变化);中国推行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对美认5识更加理性和客观;国际形势的变化。(3)印象:亦敌亦友。挑战:文化价值观、经济发展模式、国际格局。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