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传记类文本阅读考点四探究撬点·基础点重难点基础点:近几年高考传记类阅读加强了对探究能力的考查。探究能力是新课标极力倡导的能力之一,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也将其列为考查的六种能力之一,并列为最高能力层级。《新课标高考语文大纲》中的探究是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在实用类文本阅读当中,主要考查的内容为:(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此类题目不限定标准答案,不限定答题思路,考生可从多个角度思考发掘,在文本中寻找答案,自圆其说。重难点:相对于文学类文本,传记类文本阅读侧重于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传记类文本的此种探究往往要求结合时代,结合自身来作答,这就大大提升了探究题的难度。找到文本中的观点与时代、自身的相通之处就成了重中之重。撬法·命题法解题法[考法综述]探究性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大胆质疑,品味选文的写作方法、语言文字、思想情感、谋篇布局等等,如:这篇文章在写法、语言、形象方面有什么特点?如何评价某个人物?对文中的哪些观点赞成或不赞成,为什么?不同人物、文本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如何评价?不论哪种类型的探究都必须紧密联系文本,以文本为基础来作答。命题法1启示类探究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韩爽1988年,《平凡的世界》乘着央广的电波飞入无数青年人内心。27年后,《平凡的世界》电视剧版登陆卫视频道,岁月流转,感动常在。路遥,这位离开了20多年的上世纪作家,从来没有消失在人们的书单上,即便评论界并不怎么看好他的作品。终生与贫穷为伴路遥1949年12月3日出生于陕西清涧县,原名王卫国。他的家庭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为了生存,在路遥七岁时,父亲就决定将这个长子过继给他的哥哥——远在延川县的王玉德。对于在父母家的生活,路遥最深刻的印象是饥饿与屈辱。当时,路遥衣衫褴褛,裤子破了不敢到别人面前,有人搞恶作剧,专门把他拉到人群里,惹得人们哄堂大笑。贫困艰难的生活给路遥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创伤。1973年,路遥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上大学。大学里,路遥的生活是很简朴的。同学白正明说,一身灰的卡服是他的礼服,“老三样”(白、黄、玉米发糕)、饭后一碗开水冲菜汤是他很喜欢的美味佳肴。路遥的《人生》在全国获奖了,但他到北京领奖的路费还是跟四弟王天乐借的。路遥曾对朋友说过,《平凡的世界》那点稿费,还不够他那几年抽烟的钱。茅盾文学奖的奖金除了应酬文学界的朋友,就是还债。文学殿堂的艰难跋涉路遥一直在追求着自己的人生梦想,可他的文学之路并不平坦。当中央还没有对“文化大革命”作结论、别人还在喊“文化大革命”好的时候,他逆风而动,以超常的勇气与远见卓识,写出一篇声讨“文化大革命”的六万字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他寄给了全国各大刊物,可都给退回来了。没有人理解他的小说,也没有人敢发。后来,《当代》慧眼识珠,尤其是得到老作家秦兆阳的欣赏,《惊心动魄的一幕》才得以在这个杂志上发表并获得全国第一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惊心动魄的一幕》的获奖,增强了路遥前所未有的自信,这部作品成了他向更高目标攀登的基石。1981年6月,不到32岁的路遥,以顽强的毅力,用了21个昼夜,创作完成了13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他自己认为这是可以开创一个时代的作品,写出来后先后寄给几家刊物,可还是被退稿。但他坚信并预言:要么取得巨大成功,要么彻底失败。结果《人生》果然让路遥一举成名。《平凡的世界》这座辉煌艺术大厦,路遥建造得并不轻松。第一部全部完稿了,过去发表过他的作品的一些刊物(都是些有影响的大刊物),看过这部作品后,都纷纷退稿了(大多认为不适应时代潮流,属老一套“恋土”派)。稿件辗转了几个编辑部,最后由谢望新主编的广东《花城》杂志表示愿意发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问世之后,路遥没有赢得掌声与喝彩,相反,却遭遇文学评论人士的当头棒喝。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研讨会上,绝大多数评论人士都对作品表示了失望,认为这是一部失败的长篇小说。很多评论家认为《平凡的世界》相较《人生》而言,是个很大的倒退。呕心沥血创作的一部长篇,居然没有得到主流的认可,路遥的心情灰暗到了极点。路遥对好友白描说他要继续写下去,写第二部,写第三部。可就在抄写《平凡的世界》第二部时,路遥本来就没有恢复好的身体再次出现了问题,吐了血。六年的文学远征,流血、流汗。《平凡的世界》终于在他顽强毅力的支撑下圆满完成,并一举夺得中国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但此时的路遥已明显感觉到了死神的侵袭,感觉自己不久就要离开人世了。这位原准备站在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上发表演讲的作家,又坚持完成了不朽的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而后带着未竟的事业,离开了这个平凡的世界。路遥的成功与失败“路遥是一个成功与失败的悖论。”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李星这样评价。他和路遥是文学刊物《延河》的同事,目睹了路遥的成长和上升,灿烂的生和光辉的死,作为同时代的文学评论工作者,他说路遥在生前似乎就不断以超乎常人的勇气和野心,一步一步地建构着自己非凡的人格形象,尽管生命短暂,但他却成功了。从路遥文学馆馆长、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厚夫的新书《路遥传》可知,这种勇气和野心在路遥10岁的时候就已见端倪:在延川“顶门”的他,成为了村小学里的孩子王,因为他曾因口音问题被冷落嘲笑;在与养父上不上中学的斗争中胜利,把握住了命运之船的航向。他曾经用这样一句话解释他创作的初衷:“我起点太低。我要改变命运,要成大事,就得付出比常人多数倍的努力甚至牺牲。”(有删改)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路遥的人生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有顽强的毅力。路遥很多作品的诞生,都是较为艰难的,甚至达到呕心沥血的程度。其作品有时还得不到应有的认可,但他并不气馁,而是以顽强的毅力继续创作。②不屈从命运,敢于挑战自我。路遥没有在困窘的生活和众人的嘲笑中自暴自弃,而是勇敢地抬起头,坚强地生活,最终取得不凡的成绩。生活的磨难不是打垮我们的敌人,而应成为我们挑战人生的动力。③人活在世上总会遇到一些坎坷,我们也应该有路遥那种勇气和力量,别人的不认可甚至是批评嘲弄,要勇敢地面对,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别人的看法,从而赢得别人的尊重。(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路遥的成功经历会给每位考生不同的思考和启示,考生答题时应不拘一格,可结合文本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较客观的分析评价。但要注意,探究题并不是完全开放的,不可天马行空,任意发挥。解题法1--------------------------------------1.常见设问方式(1)传记中传主的某某做法给了你什么样的联想或启示?(2)你从这篇传记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全文,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答题步骤(1)首先概括文本中的传主事迹,从事迹中整理出传主形象。此步骤中概括要全面,不可遗漏。[典例1]中主要记叙了路遥的创作历程,时间、体力、疾病、不被认可都成了路遥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不只是面对,路遥凭借勇气和野心勇敢无畏地解决了这些困难。文末的一句“我起点太低。我要改变命运,要成大事,就得付出比常人多数倍的努力甚至牺牲”更成了路遥的性格写照。(2)确定答题的角度,然后从传主的事迹、性格、形象中理出自己的启示,此步骤不可夸大,要恰到好处的理解。(3)回答时要联系传主的经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适当地深入挖掘,不可蜻蜓点水。命题法2观点类探究典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玩家王世襄童涵冰骑马架鹰、玩转京城,在晚年自嘲“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的王世襄在1939年遭逢了他人生中第一个重大的转折——母亲病逝,这个噩耗似乎让王世襄在顷刻间变得成熟,他深感自己这几年将精力都花在了“玩”上却忽视了父母对自己的期望而叫他们伤心。于是,他决定放弃从前一切用来玩乐的物什,或送给好友或挪作他用,以潜心攻读来告慰母亲的殷殷期盼。其实王世襄的母亲金章亦非等闲之辈,她的一手小楷颇得晋唐风韵,擅长国画又以鱼藻闻名于世。毫无疑问,她深厚典雅的艺术涵养也对王世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年王世襄在燕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的论文题目便是“中国画论研究”。在燕京大学取得了硕士学位之后,王世襄南下谋生,但却未能如愿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得到理想的工作——因为傅斯年的一句“燕京毕业的不配到我们这里来”,年轻的王世裹遭到了一次小小的打击。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王世襄从古代建筑的“大木作”“小木作”开始最终落实到古代家具的研究,尤其是对明清家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继而走上了他不同寻常的收藏之路。“我没有收藏书画,没有收藏瓷器,没有收藏玉器,更没有收藏青铜器,因经济所迫,对这些都不敢问津,只是用几元或十元的价钱,拾掇于摊肆,访寻于旧家,人舍我取,微不足道,自难有重器剧迹。在收藏家心目中,不过敝帚耳,而我珍之。”所谓收藏,一凭自己爱好,二靠一双慧眼,三是肯花力气,再加上一点审时度势的机灵便万事具矣,而那锦衣华服的劳什子不过都是浮云。一辆破自行车,一身草根打扮,便足以成就一个名副其实的收藏家。“逢年过节我都出门,骑辆车,近在九城,远到郊县,那时候连‘打鼓的’都跑不过我,我的车一次能驮两把椅子或一只小型桌案,受的累不少。找着有价值的东西真高兴,忘了疲劳。遇到人家不卖或我买不起的时候就拍照或描绘,碰上不理解我的人还得说好话,赔笑脸。”王世襄的快乐也许是很多人难以理解的,但正所谓“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内心的充实让王世襄体会到了巨大的满足,那既在收藏的过程中也在那些与“宝贝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很多人在采访王世襄时都会问他将收藏的80件明代家具悉数捐给上海博物馆是否会有些不舍?王世襄的回答干脆而简明:“不会。”此话不假,正所谓“由我得之,由我遣之”,这些曾令王世襄在感官上获得莫大愉悦,而这些“宝贝们”也将因捐赠而得到更加稳妥的归宿。千金散尽,王世襄只为自己留下了一个念想,那便是他和夫人袁荃猷买菜时用的一只小筐,作为两人几十年来相濡以沫的见证。“文革”爆发,拖着久病未愈的身体,王世襄被下放到了湖北咸宁,每天都需要蹬着三轮车往返30多里地运水泥。虽然潦倒至此,王世襄也咬牙坚持挺了过去,并且还在这些困顿的岁月中完成了《竹刻鉴赏》《髹饰录解说》等重要著作。痛苦自不必多说,他甚至一度希望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终结这些可怕的灾难,然而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坚守,选择了相信希望——夫人袁荃猷无悔的陪伴给了他莫大的勇气,还有他内心对于文化执着的热爱以及强大的信念都促使他在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里看淡世态、坦然面对。“‘三反’冤狱,故宫除名,‘五七’扣帽,不仅敝帚之不如而直弃同敝履矣。大凡遭受极不公正待遇者,可能自寻短见,可能铤而走险,罪名同为‘自绝于人民’,故万万不可。我则与荃猷相濡以沫,共同决定坚守自珍。自珍者,更加严于律己,规规矩矩,堂堂正正做人,惟仅此虽可独善其身,却无补于世,终将虚度此生。”时间和历史都证明王世襄的坚持是正确的。2003年,王世襄因其在明代家具研究和收藏方面的突出成就而荣获荷兰“克劳斯亲王最高荣誉奖”,可他并没有把命运的垂顾看作理所当然,而是懂得用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这样的收获,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10万欧元的奖金捐赠给了“希望工程”,在福建修建了“武夷山市中荷友好小学”,期望将文化的火种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传递开去。相关链接①王世襄(1914.5~2009.11),字畅安,祖籍福建省福州市,著名收藏家、文物鉴赏家、学者。他使市井的“雕虫小技”登上了“大雅之堂”,他不但能玩,也能写,玩物并研物,玩出了文化,玩出了一门“世纪绝学”,他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百度百科)②他治学不走熟路;兴趣或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