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章阅读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十一论述类文章阅读第六讲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撬点·基础点重难点基础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主观倾向。作者的观点态度,可能直接表述,也可能间接表述;可能集中表述,也可能分散表述。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果是隐含的,分析时就要依据文本,揣摩文中的隐含信息,推求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进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果散见于文中不同位置,分析时就要把这些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查的角度和方式主要有:(1)直接评判文中观点。(2)给出作者观点,筛选依据。(3)另列材料,结合作者观点作分析。(4)另列材料,结合作者观点作推断。重难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有时是不明显的,有时甚至是隐含的。这就需要我们分析材料、抓重点语句,来挖出文章背后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撬法·命题法解题法[考法综述]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不能只盯住局部。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如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结论性语句等,把握这些句子,才能正确的分析概括。命题法1直接评判文中观点典例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病毒①病毒不同于其他所有生物,它不是由细胞构成的。一个细胞中的结构要进行生命活动:进食、产生能量、生长、对环境的改变做出反应。但这一切病毒都没有。当它呆在细胞外时,它实际上是很小的、无生命的、懒惰的颗粒。它进入细胞后,灾难就来了。②所有的病毒都由两部分组成:核酸构成的核和包住核的一层蛋白质,在有些情况下是脂肪或类脂的包膜。蛋白质外衣或类脂包膜(如果有的话)使病毒依附上细胞膜——然后病毒进入细胞。实际上这并不容易。病毒外衣的表面必须刚好依附在细胞膜的“接收器”的位置。即使在理想的条件下,病毒与合适的细胞的几千次撞击中,也只有一次能使它们正确地连接。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通常的病毒只对特定的细胞起作用。狂犬病和感冒则是最明显的例外,它们能感染的范围极广。③一旦病毒依附上细胞,它有几种方法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在细胞膜上开一个小洞让它进去,有脂肪包膜的病毒能将它们的包膜与细胞膜融合而使它们进入细胞。④当病毒进入细胞。它就开始回复成它自己了。要理解它都干了些什么,我们必须更进一步了解它的核酸中心。⑤核酸存在于每个活的细胞和病毒中。它们有两种基本种类——DNA和RNA。DNA构成基因组合。这意味着一个特定的DNA里储藏了构造和维持一种特定生物体的信息。DNA是怎样决定生物的形式和功能的呢?它控制细胞和生物体制造蛋白质。不同的DNA产生不同的蛋白质,不同的蛋白质构成不同的生物体。⑥RNA是干什么的呢?RNA在细胞中的主要功能是充当信息的传递者。它将信息从DNA(在所有细胞的细胞核中)传递到合成蛋白质的地方(在细胞核外)。DNA像模板一样造出正确的RNA,RNA又同样制造出正确的蛋白质。⑦病毒要么有DNA,要么有RNA,但不会两样都有。在病毒中,RNA不是信息的传递者而是基因物质。⑧病毒进入并强迫细胞制造出更多的病毒,必须有一些蛋白质和核酸的组合与细胞的类似。这种与正常分子成分惊人的相似性不是偶然的,它来自病毒对细胞或它的宿主长期的适应。实际上,自从地球上有生命以来,病毒和细胞就共同存在,共同进化。⑨有一种曾经很流行的说法,认为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不太好。一种更可信的可能性是说,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⑩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些“逃出来的基因”提高了独立的能力,能自我复制,在细胞中寄生——成了病毒。对它们的宿主细胞越适应的病毒,危害性越小。这就是病毒进化的形式。大部分的病毒感染完全没有危害,但那些进化得不完美的病毒引起的危害和痛苦则是巨大的。⑪病毒有修复4000种人类混乱基因的特殊能力。把准确的基因附在经过处理没有感染性的病毒身上,使它进入有缺陷的细胞,这是修复这些细胞最好的方法。这种基因疗法还可能用来修复癌细胞的DNA。(选自《在岩石上漂浮》,有删改)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B.病毒作为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一旦逃出就提高了独立的能力,能自我复制。C.狂犬病和感冒病毒能感染的范围极广,它们对所有的细胞都起感染作用,免疫系统对它们无能为力。D.把准确的基因附在经过处理没有感染性的病毒身上,使它进入有缺陷的细胞的基因疗法,可能用来修复癌细胞的DNA。[解析]A项,否定了“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这一假设,不符合文意,文意只是说病毒从它们的细胞中选出来的可能性更大。B项,“一旦逃出就提高了独立的能力,能自我复制”与原文“随着时间的变迁”不符。C项,文中说“它们能感染的范围极广”,但不能由此推出“它们对所有的细胞都起感染作用”,而且文中并没有讲免疫系统对它们无能为力。解题法1--------------------------------------1.常见命题(1)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2)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2.整体把握,局部对比,突破辨析选项正误的瓶颈对论述类文本的考查,高考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正确率不高和耗时很长,让考生心生畏惧。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良好心态以及整体把握全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使用对比法,从词语、逻辑关系、推断三方面仔细对比。此对比法不仅适用于“观点类试题”,也适用于其它论述类题型。(1)比对词语(概念),看与原文中的词语在内涵与外延上是否一致。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用“删”“漏”“改”“凑”等方式设误。第一层比对,就要找出选项删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比对的词语包括:①指代词(它,其等),看是否偷换概念。②范围词(都,所有、人人等),看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的现象。③程度词、时间词(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典例1],A项与原文第⑨段比对后发现,缺少“可能性”一词,可判定A项错误。(2)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对比的重要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间什么关系(抓关联词)。第二步:比对分句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是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的情况。(3)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①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②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③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典例1]中B项与第⑩段原文比对后,发现少了条件“随着时间的变迁”。以上三种对比方法,对于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尤其重要,若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一定能百发百中。命题法2给作者观点筛选依据典例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腾笼换鸟”是几年前我国一些沿海地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战略提出的区域经济战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形势变化,这一战略没有来得及全面实施。有人质疑“腾笼换鸟”脱离我国的优势,迟滞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有关议论并未停止。对于“腾笼换鸟”的不同看法,实质上是对于是按照既有模式追求较高经济增长速度还是让经济转入新的增长轨道而宁可牺牲一部分增长速度的不同看法,也就是对于如何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的不同看法。一般地讲,要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关键是怎么兼顾,怎么把握好时机。经济学界最近兴起的关于刘易斯拐点的讨论,有助于厘清对于“腾笼换鸟”的不同看法。刘易斯拐点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提出。该理论认为,在二元经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将走向枯竭,出现一个从劳动力过剩转向劳动力短缺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就是刘易斯拐点。当然,所谓的劳动力短缺并不是绝对短缺,而是相对短缺,表现为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不涨工资就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这个工资成本明显上升的时点就是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的存在,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工业化的过程中都得到过验证。不过,对于人口众多的我国来说是否已经到了刘易斯拐点尚有争议,因为我国还有约1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劳动力并不缺乏。如果尚未到达刘易斯拐点,则仍然可以而且应该继续发挥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发展相关产业,“腾笼换鸟”似可缓行;如果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腾笼换鸟”则势在必行。这里的关键在于怎样理解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并非意味着劳动力绝对短缺,而是表现为工资大幅度上涨。虽然我国仍有约1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但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如果非农产业不大幅度提高工资水平,农民就不愿背井离乡进城务工。而一旦工资大幅度上涨,显然就是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从近年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民工荒”和“涨薪潮”等现象看,应该说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已经到来。与南亚、东南亚一些国家相比,我国普通打工者的工资水平已经不再具有优势,甚至高于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在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我国不再具有劳动力、资源、环境等比较优势的背景下,实施“腾笼换鸟”,把传统制造业从成本不断提高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对成本不太敏感的先进产业引进来,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是一种必然选择。这虽然在短期内有可能使某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税收等受到影响,但对长远发展是有利的。因为如果现在不主动转型,未来被动改变将会带来更大的震荡。作者认为,在我国,实施“腾笼换鸟”势在必行,下列不属于这一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A.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形势变化下,我国一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大战略的需要。B.近年,虽然我国仍有约1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但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出现了农民工短缺的现象。C.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近年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出现了只有非农产业工资水平大幅提高,农民才愿意进城务工的现象。D.与南亚、东南亚一些国家相比,我国普通打工者的工资水平已经不再具有优势,甚至高于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我国不再具有劳动力、资源、环境等竞争优势。[解析]根据原文第4、5段内容判断,B、C、D三项表述正确。A项,选项表述内容为“腾笼换鸟”战略提出的依据和不能实施的原因的杂糅,属于干扰项,表述不正确。解题法2答题步骤依据观点寻依据--------------------------(1)整体阅读,感知原文。如[典例2]中的试题,中心观点已给出,只需要我们理清原文层次即可。(2)找到该题信息所在的段落或区域。[典例2]中四个选项中分布于全文各处,整体阅读有助于我们快速找到信息区域。(3)对该段落或区域内容要点进行概括与分析。(4)将选项中的相关信息与自己大脑中的这些概括与分析进行对照得出答案。命题法3另列材料,结合作者观点作分析典例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每个人都是有生有死的,但一个社会是可能不死的。“社会”为什么能长久存在?因为有“文化”。而文化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基于人的群体性。群体可以超越个体的局限。每个个体的人有生有死,但不同的人的生与死是有时间差的,生不同时,死不同刻,而不同时间生死的人,不同代际的人,会有共处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个体的人生经验、知识、感受、发现、发明等等,可以互相交流,互相传递,可以变成别人的东西,保存在别人那里。一个人的生命会逝去,但是他一生的知识积累,不一定随他的生命结束而消失,它们会传递给继续活着的人,可以传递给很多人。这种不断传递,就成为社会很多人共同的知识即文化,保存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形成一个不断增加的、动态的、分散的“信息库”,这个信息库又反过来不断塑造着新的社会成员的态度和行为,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同时,由于各种信息载体(石刻、竹简、书本、磁带、光盘等)的存在,人们可以把知识记录下来,储存起来,留给后人,这样,即使一个社会真的消失了,一个文化中断了,但后来的社会,其他文明活着的人还可以从那些很久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