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教案课程名称: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授课年级:高二年级学时:课时课标标准及其解读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教材分析荒漠化是危害地球生存的“大敌”,而且正以不容忽视的速度和势力威胁着我国30%的土地,所以,课程中引入荒漠化这一重要环境问题以完善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地理知识体系更完整。借助知识构建学生头脑中环境保护意识,为地球的未来奠定必要的理论和思维素养的教育。教材本单元紧紧围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主线,各节之间看似独立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研究探讨的方法和思路上有着类似的步骤:如区域现状和背景资料、问题、危害、原因、解决措施等,最终核心指向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三维可持续发展。(学习中注意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解不够全面比如片面理解为生态可持续发展)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图片与阅读资料了解荒漠化的含义,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并能分析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并对其他相关区域已经或潜在类似问题加以预见或说明,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变等案例分析,能用逻辑性强的语言解析荒漠化过程中各种要素的因果联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教材中鲜活的事例,认识人类活动对整个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环境观。2、在情境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22、通过具体事例感受荒漠化的危害,结合事例分析说明荒漠化防治的对策与措施。2、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多向思维,感受合作学习的优点,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3、感受“荒漠化”,激发环境保护意识,由紧迫感上升到责任感。教学重点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教学难点荒漠化的综合治理措施。最难的是让学生把心动化为行动,用实际生活体验和做为来呼应保护环境,爱惜地球的观念。教学媒体投影、图片、资料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个案设计依案导学荒漠化是危害地球生存的“大敌”,而且正以不容忽视的速度和势力威胁着我国30%的土地。全球:40%的陆地表面已经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每年:成为荒漠的耕地1000万公顷;成为沙化土壤的陆地5万~7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20亿美元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2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27.3%;荒漠化已涉及18个省区的471个县市,因荒漠化每年直接经济损失540亿元。那么什么是荒漠化呢?3引导启发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包括土地沙化、草场退化、农田退化以及土壤肥力下降导致的土地生产潜力降低或丧失。活动:请同学们看书,了解荒漠化的概念和土地退化的概念。并思考:荒漠化就是沙漠化吗?教师讲解荒漠化与沙漠化的区别,以及沙漠化的主要类型。荒漠化包括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也涉及人类滥垦滥牧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生态破坏。它的主要类型有沙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红色荒漠化和石漠化。狭义的荒漠化就是沙漠化,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环境中,由于过度的人为活动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来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以风沙活动为显著特征的类沙漠景观,从而导致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的环境退化过程,即土地沙质荒漠化。精讲点拨西北地区荒漠化范围:陕、甘、宁、青、新等省区。其中三江源、甘肃中部等地荒漠化现象尤其严重。危害:导致众多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草地退化,虫、鼠猖獗,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活动:请同学们看幻灯片中的图。结合课本阅读内容,指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的范围。并了解其危害。4使生态环境变得脆弱,并对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构成威胁。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降水稀少,但有时降水强度较大。植被稀少,大面积地表裸露,土壤易被侵蚀。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采伐自然原因: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冲刷力强地形:过渡地带,坡度较大,地面物质不稳定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土壤:粉沙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轮荒耕作制度、露天开矿(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活动:请同学们看说P37阅读,结合西部地区地形图,总结荒漠化的影响因素(成因)。活动:请同学们小组讨论,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二、荒漠化的危害活动:请同学们看书P39的正文部分,总结荒漠化的危害。阅读消失的楼兰古国,并小组讨论:分析楼兰古城兴衰的原因?5荒漠化危害:1、从现象上看:农田、村庄、道路等受到威胁,为沙尘暴提供沙源2、从生态上看:生态环境恶化3、从经济上看:丧失大量土地、引发饥荒、贫困、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楼兰古城兴:(1)塔里木河带来丰沛的水源(2)大片胡杨树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衰:楼兰的消失和罗布泊的干涸(1)自然原因:深居内陆,降水少,温带荒漠广布,容易引起沙漠扩张。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水源减少;盲目垦荒,农业用水量加大,导致塔里木河流量锐减,大片胡杨树枯死;乱砍滥伐,砍伐胡杨树,毁林开荒。1、(1)使周边地区的气候更加干旱(2)气温的日较差变大(3)沙尘暴天气的频率增加(4)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承转:面临荒漠化日趋加重的状况,我们应该如何防治呢?三、荒漠化的防治活动:请同学们看P40活动,思考:1、科尔沁草原的荒漠化,对周边地区会造成哪些影响?2、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有哪些启示?62、我们现在治沙,首先要减少或禁止垦埴,要退耕还牧,退耕还林,还草,无论是耕地还是林地,草地,都要做到用养结合,不要再犯古人的错误。3、防治荒漠化既是科学问题,又是社会问题。森林被砍伐、草地被破坏、农田被侵占,既有工业化进程中的原因,更有贫困导致的破坏。贫困迫使旱地居民无可选择的以牺牲长远利益来争取短期的生存,尽可能的开发现有的极少资源。因此,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解决当前居民脱贫致富的问题。4、由于居住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无法在当地生存或在当地生存会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破坏而自发的或国家政府有组织的人口迁移叫生态移民。“生态移民”不是“迁移农业”,不是逃避自然,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更好的改造自然、利用自然。3、在我国西北荒漠化地区,应当怎样处理保护环境与脱贫致富的关系?4、什么是“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是逃避自然,还是对自然的尊重?7三、荒漠化的防治1、荒漠化的防治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2、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三、荒漠化的防治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正文内容了解荒漠化的防治方针及措施。教师补充一些其他措施,扩充学生视野。1、牧畜数量与农作物种植均应按环境负荷能力进行。2、改善耕种方法,例如轮耕法,减少水土流失,避免过度耕作。3、鼓励农民种植一些高产量而生長迅速快的农作物,以增加粮食供应。4、恢复原來植被;并种植防风林或防护林带,既挡风沙、也抓流沙,并提高空气和土壤湿度。5、控制人口增长,减低对土地的压力。6、固定流沙,阻止流沙到达农地及各类设施。劝道人们停止过度砍伐树木。课堂练习与教学调控(2008·江苏地理)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1-2题: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围垦D.过度养殖8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3.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D.黄淮海平原——石漠化4.图中所示各河流()A.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B.上游流量大于下游C.流量季节变化小D.侵蚀作用强烈,含沙量大5.2003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B.古长城遗迹C.西气东输工程设施D.草方格沙漠学习小结教师总结分析区域问题的方法:教学反思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分析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自然原因人为原因9板书设计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荒漠化的含义1、荒漠化、土地退化的概念2、荒漠化的类型3、荒漠化的成因二、荒漠化的危害1、从现象上看:农田、村庄、道路等受到威胁,为沙尘暴提供沙源2、从生态上看:生态环境恶化3、从经济上看:丧失大量土地、引发饥荒、贫困、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三、荒漠化的防治1、防治基本方针2、措施3、我国具体措施教研组长评价共案:个案:等级:签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