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西北地区为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世界主要的荒漠分布区:一般分布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中西部地区和中纬度大陆内部分析原生性荒漠的成因热带荒漠温带荒漠寒流受副高或信风带控制深居内陆,距海洋远高原、山地阻挡海洋气流进入,降水少地处山岭背风地带,受下沉气流控制我国的荒漠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学习目标】1.掌握荒漠化的含义及其发生的基本过程。2.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特征及其成因,能说明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3.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学习重点】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学习难点】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明确目标,提高效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一、荒漠化概况某地景观变化过程土地缺少和没有植被保护土地长期丧失,形成如同的景观,即发生土地退化无法正常生长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和土壤中和进一步流失继续发展荒漠化的一般发展过程:1、沙漠化()2、红漠化()3、石漠化()4、土壤次生盐碱化()风蚀水蚀荒漠化的类型:沙漠化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环境中,由于过度地人为活动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漠景观,造成了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环境退化过程。石质荒漠化(石漠化)石质荒漠化是指在原来的岩石地带的植物被破坏,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最终成为岩石裸露的地表,形成类似荒漠的景观。石质荒漠化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贵州、云南、广西)表现尤为明显。红漠化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的地区,当地表土流失后,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丧失了生产力,所以被称为红漠化。次生盐渍化是指在蒸发旺盛的干旱、半干旱以及半湿润地区,因人类的不合理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中的盐分沿土壤毛管孔隙上升,水分蒸发后,使盐分在表层土壤中积累的过程。西北、华北——我国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区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我国主要的土地荒漠化类型及典型分布区我国荒漠化不仅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且也发生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我国的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在哪里呢?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分布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行政范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气候区:处在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呼和浩特距渤海千米呼和浩特喀什喀什距渤海千米距印度洋千米56035101870(1)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2.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是辽阔坦荡、波状起伏的高原,西部是高大山脉及山间的内陆盆地。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冬春季),全年降水少,夏季稍多,降水变率大(3)气候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原面积广大、高山环绕、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挡,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4)水文水量小,多季节性河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有明显日变化,含沙量大,冬季断流,有结冰期(5)植被植被覆盖率低,对地表的保护作用差。由东向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6)地貌西北自然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2.地形:3.气候:4.河流:5.植被: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是辽阔坦荡、波状起伏的高原,西部是高大山脉及山间的内陆盆地。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冬春季)全年降水少,夏季稍多,降水变率大。水量小,多季节性河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有明显日变化,含沙量大,冬季断流,有结冰期以草原、荒漠为主,植被覆盖率低,对地表的保护作用差。由东向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显著自然地理特征:干旱6.地貌:多风蚀地貌(戈壁,风蚀蘑菇),风力沉积地貌(沙漠)思考探究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是什么?干旱的环境是荒漠化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此背景下引起荒漠化的自然条件如下所示:自然原因基本条件动力条件物质基础三、重要条件气候异常: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变率大。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距内陆,降水少,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地表物质疏松,为沙质沉积物: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条件据统计: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占90%以上。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人为因素破坏原因与典型地区主要危害过度樵采1.能源缺乏地区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如鄂尔多斯沙区、内蒙古东部的库仑旗等地)2.一些农牧民为了增加收入,无计划、无节制地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固沙、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遭破坏是沙丘活化,荒漠化加剧过度放牧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从事农业生产,在缺少防护林保护的情况下使土壤遭受风蚀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绿洲和内陆河流地区:中上游过度利用,没有统一分配灌溉农业区,不合理灌溉;草原牧区,大量掘井满足人畜饮水;1.水源短缺、生态恶化2.次生盐碱化3.草原退化和沙化下列材料中表现了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是什么?思考过度樵采防风固沙的植被遭到破坏缺乏能源的地区新疆的薪柴市场过度开垦使土壤风蚀沙化旱农垦区周围及草原牧区、农牧交错带在草原牧区,由于过度放牧,在井泉附近,常常形成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草地被破坏的草地过度放牧过度放牧加速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植被生长衰退,沙丘活化,导致荒漠化绿洲地区、内流河昆仑山脉A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破坏植被、弃土废渣造成荒漠化发展迅速。这种荒漠化呈现线状和点状四、荒漠化的危害西南地区的石漠化危害和北方沙漠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一起,被并称为中国的三大生态灾害。(1)农业生产:土地退化、沙化,使土地生产能力持续下降甚至丧失,影响播种面积和生产产量,可能导致食物短缺。(2)破坏基础设施:流动沙丘埋没村镇、交通线路、水库、灌渠、良田。(4)影响人们的生活:荒漠化地区为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恶化人们生存环境。(3)交通:流动沙丘埋没公路、铁路,威胁交通安全;沙尘暴降低大气能见度,迫使机场关闭,公路停运。治理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荒漠化防治的内容: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荒漠化防治的原则(2)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1)维持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五、荒漠化的防治(二)具体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减少水井数量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东农作区牧区草原干旱内陆区西海陆位置少多降水量坎儿井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绿洲地区前沿地带外围沙漠边缘内部封沙育草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农田防护林网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缺水源地区农田防护林网建防护林带设置草方格沙障治沙措施生物治沙治沙措施工程治沙设置草方格沙障增大摩擦,减小风速;减少蒸发,截留水分,利于植物成活胡杨沙柳梭梭主要治沙植物骆驼刺沙拐枣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现有林地绿洲边缘的灌草林带已荒漠化的地方作为防护林发展林业、牧业退耕还林退耕还牧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解决能源的途径开源节流营造薪炭林新建沼气池开发风能、太阳能推广省柴灶5.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利于防治荒漠化课标要求[合作探究]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石羊河流域示意图。(1)该河流中下游地区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2)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地荒漠化、次生盐碱化(2)措施:①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②加强对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③合理开采地下水;④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⑤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在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上,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使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黄土高原如今到处是千沟万壑,成为地球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2、有人说“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其结果是土地荒漠化”。你的看法如何?说出你的理由。1、探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有哪些?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南起秦岭,北面以长城为界与内蒙古高原相接,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40°N1050E1100E34°N气候:地形:植被:自然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人为原因水土流失土壤: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位于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带,起伏大,坡面物质不稳定覆盖率低,涵养水源的能力差,对地面保护性差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侵蚀能力差一般来说是正确。因为由于植被的破坏,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大大降低,因雨水和流水的冲刷和侵蚀作用,土地变薄甚至缺失,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流失,使土壤贫瘠,不能生长植物,结果就是土地荒漠化。1、南方地区出现了“红色荒漠”(指我国南方地区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分析其形成原因。气候(暴雨冲刷)、地形坡度(低山丘陵)、土壤(土壤疏松)人类活动(缺少能源,滥伐植被(樵采);过度开垦,破坏植被)其它地区红壤分布与红壤的水土流失30°N“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省。两者相同之处:都是植被破坏后导致的土地退化。不同之处:“红色荒漠”是在湿润环境下,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而新疆荒漠化是在干旱环境下,主要为风力侵蚀形成。前者人为原因主要是毁林开荒,后者主要为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垦殖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1 / 7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