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一期末复习提纲定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高一年级政治学科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提纲第一部分:题型:一、最佳选择题,每题2分,30个共60分;二:简答题,基本每单元一道共4道,约30分;三:综合探究题:1个约10分。第二部分:命题要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并对号入座,能甄选)(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①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②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③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货币的职能①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原因:货币之所以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它本身是商品,有价值。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②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就叫流通手段。2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了买和卖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原因: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能与其他一切商品想交换;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③其它职能贮藏手段(足值的金属货币)财富的象征支付手段(随着赊账买卖产生的,可被用来支付债务、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强调清偿功能;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3、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4、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是怎样的?35、信用工具中支票的含义、类型及不同种类支票的鉴别、支票的使用流程支票: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主要分为转帐支票(付款单位或个人开票后,收款单位凭此票到银行把款转入自己帐户)和现金支票(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人凭票到银行支取现金)。6、消费的心理有哪些类型(能对号入座)①从众心理:跟风随大流、盲目性②求异心理:与众不同,标新立异。③攀比心理:炫耀心理,盲目攀比④求实心理:讲究实惠,符合实际7、价格与供求的关系总的来说,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具体来讲,(1)供求影响价格A、供不应求——抢购——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B、供过于求——滞销——价格下跌——形成买方市场(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2)价格影响供求A、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影响需求)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讲:价格降低——需求量变大,价格升高——需求量变小。4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③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④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B、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价格影响供给)(1)调节产量生产扩大→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获利减少↑↓获利增加←价格上涨←供不应求←生产缩小(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8、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①人们的消费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②生产决定消费的表现: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拉动内需的依据)①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5行为才算最终完成。④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⑤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9、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主要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补充: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1)企业兼并及其作用①含义: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相对劣势的企业。②作用: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2)企业破产及其作用①含义:是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清算的经济现象。②作用: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610、劳动者享有的权益平等的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11、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尤其强调货币政策在调节中,利率的调高、调低有怎样的影响?怎样达到调节经济的路径,对生产和消费有怎样的影响)12、汇率变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外汇汇率:指100单位外币兑换人民币的比率外汇汇率下降: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导致资本大量外流。③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④本国外汇储备贬值。⑤有利于对外投资,外出旅游,偿还外债。⑥导致贸易逆差。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②外资投资成本降低;③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④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⑤扩大就业;⑥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13、汇率变化的经济学意义,例如: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升值,本币贬值具体见考点1214、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通过对劳动就业大背景的分析,分析应树立怎样的择业观念?(1)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有7利于调动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2)树立竞争就业观。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择业。有利于鼓励人们努力学习,提高技能素质。(3)树立职业平等观。各正当的行业都是社会主义创造财富是必须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踏实肯干,都可以有所作为。(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方式。15、理解公有制的范围(含义、地位)。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公有制经济成分比较)成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含义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地位处于支配地位是其支柱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体现共同富裕原则,吸收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可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动作效率,扩大公有制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8用加积累和税收公有制的主体作用(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②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3)国家政策: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16、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1)、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2)、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B、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C、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下降,反之,缩小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D、物价的变动也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物价上涨,购买力普遍降低;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提高。(3)、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购买方式、商店位置、9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保养情况等方面的变化都可能带来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选择。(活学活用:请说出几种促销手段)(4)、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消费心理.17、通过实例甄别、判断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1)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居主体地位。(2)按生产要素分配(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①含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②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③按劳动要素分配: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④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⑤按技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⑥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18、社会公平的主要体现,即如何正确理解公平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19、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能对号入座)(1)经济建设支出(重点是基本建设和支持农业,是占首位的财政支出):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地质勘10探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等。国家财政用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有利于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2)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主要包括这些单位的人员经费支出和设备购置、维护及公务费用支出。(3)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指国家用于政府机关、司法部门、驻外机构以及军队建设、国防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国家财政用于行政管理和国防方面的支出是巩固国家政权、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保证。(4)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指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各种费用。其内容:①社会保险:主要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等。②社会救济:包括自然灾害救济、失业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和困难户救济等。③社会福利:指社会服务事业及设施。如对公民义务教育,特殊社会福利,如孤儿院等。④社会优抚:包括牺牲、病故优抚费、烈军属、复员军人补助费、伤残抚恤费、见义勇为者奖励等。(5)债务支出:指国家用于偿还各种债务本息的支出。20、如何做到公平(制度保证;两提高两同步;再分配更注意公平)(制度上怎样保证?在正确解释初次分配、再分配的同时,在这些环节上注意什么)11(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2)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21、违反税法的后果有哪些?偷税: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的行为。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骗取出口退税、骗取自然灾害税收减免)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