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翻译思想和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西方古代及中世纪时期的翻译思想西方翻译思想潮流源自罗马,罗马帝国早期和中期主要有五位杰出的翻译家:西塞罗,贺拉斯,昆体良世俗文学的翻译哲罗姆,奥古斯丁圣经翻译西塞罗演说家,政治家,哲学家和修辞学家,翻译大量希腊文学,并在《论优秀的演说家》《论善与恶之定义》中提出对翻译的看法。被称为西方翻译史上第一位翻译思想家。西塞罗的翻译思想•1)要以演说家的身份进行翻译,要保留语言总体的风格和力量。•2)译者必须考虑到读者以及文本的接受效果,反对逐字翻译,推崇自由翻译。•3)翻译是一种文学创作,译者必须以译文的效果作为追求目标(开启了西方翻译史上文艺学派的先河)贺拉斯罗马著名抒情诗人,批评家兼翻译家,主张将希腊优秀的诗作翻译改编成戏剧,他提出:通过翻译丰富拉丁语。这一思想具有重大意义,影响了文艺复兴后很多翻译家。贺拉斯的翻译思想•翻译必须避免直译,采取灵活的翻译方法(受西塞罗影响)•通过翻译丰富拉丁语词汇昆体良著名演说家,修辞学家,他对翻译的看法主要集中在《演说家原理》,他认为希腊语和拉丁语之间的差异不会影响翻译,主张用出色的词汇翻译希腊作品。昆体良的翻译思想•1)翻译虽然无法达到原作同样地效果,但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接近原作。•2)翻译要与原作进行竞争,翻译也是创作,应该超越原作。•西塞罗,贺拉斯,昆体良翻译思想的共同点:•反对逐字翻译,提倡灵活的,有创造性的翻译,强调翻译的效果。(此思想开创了西方翻译史上文艺派的先河)哲罗姆哲罗姆(Jerome,约340—420年)是西方最著名的翻译家之一,也是学界论及西方翻译理论时频繁提及的人物。他一生致力于神学和《圣经》的研究,用拉丁文重新翻译圣经,即《通俗拉丁文本圣经》。哲罗姆的翻译思想:1,翻译不能始终字当句对,必须采取灵活的原则。2,赢区分对待“文学翻译”和“宗教翻译”。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可以而且应当采取易于理解得风格传达原作的思想,但在《圣经》翻译中,则不能一概采取意译,而主用直译。3,正确的翻译必须依靠正确的理解。正确的翻译要靠知识而不是靠上帝的感召。罗马帝国基督教思想家。早期基督教教父及哲学家。他系统阐述并建立了一种结合了柏拉图和《新约》思想的翻译主张,开创了中世纪神学,被天主教和新教同尊为神学创始人。他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忏悔录》和《上帝之城》这两部著作中,其中《上帝之城》是中世纪神学及基督教神学统治得以建立的重要依据。奥古斯丁奥古斯丁的翻译思想1,译者必须通晓两者语言,熟悉并“同情”所译题材。2,翻译中必须注意三种风格:朴素,典雅,庄严。3,翻译的基本单位是词。奥古斯丁比哲罗姆更倾向于直译,把着眼点落在词形式和结构上。4,《圣经》翻译必须依靠上帝的感召。中世纪早期的两位翻译家•波伊提乌:古罗马哲学家,主要译作:《工具论》(亚里士多德)中的《范畴轮》和《解释论》。他反对逐字翻译,认为译者只要将原文的内容完美的传达出来就可以不用考虑原文的语言形式。•阿尔弗烈德:西撒克逊国王,译作:《独语》(奥古斯丁),《哲学的慰藉》(波伊提乌),《宗教慰藉》(格利高利一世),他认为逐字翻译和意译是可以并存的,只要译者能够采取最易懂的方式将其他语言翻译成英语。中世纪末的翻译家列奥那多▪布鲁尼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学者,政治学家。翻译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作品,是西方翻译史上最早对翻译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学者。列奥那多·布鲁尼的翻译思想•1)翻译的本质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译者必须精通两种语言。•2)对于文学作品,译者要把握原作的韵律,节奏和风格。•3)翻译过程,译者必须全身心投入。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家多雷法国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印刷商,学者,翻译家,译作:《圣经▪新约》,《阿克赛欧库斯》。多雷的翻译五原则•1)译者必须充分吃透原作的意思•2)译者要精通源语和译入语•3)切忌逐字翻译,•4)避免生词僻语•5)注意译文的修辞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家马丁·路德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是16世纪德国著名的神学家,重要的宗教改革家和伟大的《圣经》翻译家,被称为德国文学语言之父和宗教改革奠基人。他所翻译的德语版《圣经》是第一部从其源语——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完整翻译的现代民族语《圣经》。马丁·路德的《圣经》翻译原则1,用通俗,简明,能为广大民众所接受的本民族语言进行翻译。2,只有意译才能再现原文的形式,风格和精神(遵循哲罗姆的意译主张)。英国17世纪的翻译思想家德莱特于埃巴特英国17世纪的翻译思想家德莱顿英国17世纪诗人,批评家,著作家,翻译家。代表译作:《古今寓言集》。•德莱顿的翻译分类:•第一类:逐词译(metaphrase)•第二类:释译(paraphrase)•第三类:拟译(imitation):译者可以与原文的造句行文和意思不同,并且可以适时将两者抛弃。英国17世纪的翻译思想家于埃法国著名翻译家和翻译思想家,提出翻译要忠实原文和原作者。强调原文作者的重要性,认为译者不能在翻译时发挥自己的内容。巴特的翻译思想:1)译者应该准确表达原作,既不能太自由也不能太拘谨。2)翻译的“十二条规则”(P271)西方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的翻译思想这一时期的翻译特点:1)宗教典籍翻译地位下降,文学翻译更为普遍。2)翻译思想有的大的突破,更加系统和多样代表翻译思想家:歌德施莱尔马赫洪堡泰特勒歌德世界文学巨匠,代表作品:《少年维特之烦恼》,精通多国语言,对翻译有深刻的见解。歌德的翻译思想1)翻译应当朴实无华,自由翻译无法传到原作精髓2)翻译分为三类:信息性翻译,改编性翻译,逐行对照性翻译施莱尔马赫德国神学家,哲学家,探索阐释学理论的第一学者,在演讲《论翻译的不同方法》中提出来具有重要意义的翻译观点。施莱尔马赫的翻译观点1)对“翻译”和“口译”进行区分,认为口译主要是商业翻译,是一种机械活动。2)将“真正地翻译”区分为“解释”和“模仿”,前者是科学学术类文本的翻译,后者是文学艺术作品翻译。3)译者必须正确理解语言和思维的辩证关系。4)翻译有两种途径:作者向读者靠拢or读者向作者靠拢。•威廉·洪堡•著名语言学家,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角度探讨翻译。他的翻译思想大多来自语言观,和他的译作《阿伽门农》前言部分。洪堡的翻译观点1)语言和人类思维,民族精神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是可能的,翻译对丰富译入语民族文学和语言起到难以替代的作用。3)译者必须避免译文的含糊不清,必须忠实原文特点,必要时要提高原文。泰特勒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提出“翻译三原则”影响重大。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1)译本应该完全转写出原文作品的思想。(基本标准)2)译文写作风格和方式应该和原文的风格方式属于同一性质。3)译本应该具有原文所具有的所有流畅和自然。泰特勒翻译思想的影响•全面,系统地囊括了翻译理论的几个最基本的文体,为以后的翻译思想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促进了西方翻译的进步,是整个西方翻译理论史上一座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从支谦到到钱钟书吴思01建立在佛经翻译基础上的中国翻译思想02建立在社科经典、文学名著翻译基础上的中国翻译思想中国翻译活动的历史十分悠久,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翻译思想的出现则要晚很多,直到两汉时期佛经翻译开始以后才陆续出现。一些基本的翻译观念,如“文”与“质”,便是在佛经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佛经翻译的“文”与“质”之争在中国的翻译发展史上,曾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其中最早的一次便是关于佛经的翻译。翻译佛经的力量主要是两部分人:一部分是从西方来中国的僧侣,另一部分是西行求法求经的中国僧侣。纵观佛经翻译约一千年的历史,正如任继愈所指出:“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始终存在‘质朴’和‘文丽’两派。”佛经翻译重“文”还是重“质”的争论,对当时及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文”“质”两派代表译论家及其思想1.支谦——重文支谦名越,号恭明,是后汉灵帝时入中国籍的月支族后裔。他从小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精通汉文,后又兼学梵书,受业于同族学者支亮,通达大乘佛教理论。他对从前那些过分朴质以致隐晦义理的译本很不满意。他所作的《法句经序》被认为是“今存最早带有佛经翻译理论性质的文章”。也正是这篇文章记述了狭义上的“文质之争”。支谦翻译的风格对后来佛典翻译的改进,起了不少作用。他首先反对译文尚质的偏向,主张尚文尚约应该调和。这当然是为了更好的畅达经意使人易解的缘故。另外,支谦的译文风格也很适合于佛传文学的翻译,因而他继承了汉末康孟祥译《修行本起经》那样‘奕奕流便足腾玄趣’的传统,更翻出了《瑞应本起经》。这一翻译不但丰富了佛传文学的内容,而且通过赞呗的运用影响到后来偈颂译文的改进,也是值得提出的。(吕澄)2.道安——重质道安,是东晋时代杰出的佛教学者,出生于常山扶柳县(今河北省冀县境)的一个读书人家里。由于世乱,早丧父母,从小就受外兄孔氏的抚养,七岁开始读书,到十五岁的时候,对于五经文义已经相当通达,就转而学习佛法。十八岁出家(此据《名僧传抄》之说,《高僧传》等作‘年十二出家’)。大约在他二十四岁的时候(东晋成帝咸康元年,335),在石赵的邺都(今河南省临漳县境)遇见了佛图澄。佛图澄一见到他就非常赏识,对那些因他丑陋而轻视他的人说,此人有远识,不是你们所能及。因而他就师事佛图澄。道安在《摩诃钵罗蜜经抄序》上所说的翻译有五失本、三不易,都是他的经验之谈,为后来的译经工作指出了正确的道路。“三不易”:第一,原文中圣人之言与其所处时代相适应,比较古雅,现在时过境迁,翻译时要改古适今,很是“不易”。第二,原文中千年之前的圣人之言立意高远,要把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含义传递给浅俗大众,殊为“不易”。第三,释迦摩尼大弟子在出经时尚且反复斟酌、兢兢业业,现在我们这些与佛祖相距千年的凡夫俗子来翻译佛经,那就更是“不易”了。“五失本”:1.因为佛经原文的词序是倒装的,翻译时要按照汉语习惯把它颠倒过来,会导致“失本”。2.佛经原本文字质朴,汉语崇尚文采,翻译时对原文加以修饰,会导致“失本”。3.佛经原文有较多繁琐重复的内容,翻译时把它们都简略掉,会导致“失本”。4.佛经原文中在长行后有偈颂复述,即所谓“义说”,类似汉人韵文中的乱辞,内容其实是重复的,翻译时把这些千五百字的“义说”都删除了,会导致“失本”。5.佛经原文中每讲完一事转述新的内容时,会把前面所说的内容再说一遍,这些重复的话也全部都删除了,会导致“失本”。3.鸠摩罗什(343—413)——偏于文鸠摩罗什(华言童寿),龟兹人。他的先代本出婆罗门族,在印度世袭高位。罗什为人神情开朗,秉性坦率,平时虚己善诱,专以大乘教人,而善于辨析义理,应机领会,独具神解。他的成就,不仅在所译经论的内容上第一次有系统地介绍了根据般若经类而成立的大乘性空缘起之学,而且在翻译文体上也一变过去朴拙的古风,开始运用达意的译法,使中土诵习者易于接受理解,而为义学方学开辟了广阔的园地。罗什对翻译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特别是传译富有文学趣味的大乘佛典如《法华》、《维摩》、《大智度》等经论,使他感到翻译上兼顾信与达的困难。因此,他的译籍在力求不失原意之外,更注意保存原本的语趣。他既博览印度古典,对梵文极有根柢,又因留华日久,对汉文也有相当的素养。同时他对于文学还具有高度的欣赏力和表达力。由于具备了这些条件,故能创造出一种读起来使人觉得具有外来语与华语调和之美的文体。4.慧远(334—416)——文质并重(厥中论)慧远,本姓贾氏,晋雁门楼烦(今山西省崞县东部)人。他从小好学,十三岁(346)就随从他的舅父游学洛阳,习儒家典籍,及老、庄之学。慧远继承其师道安的遗志,热忱弘法。他初事道安,即以建立教法宏纲为己任,以后他更推广此意,欲根据教法移风易俗。(游侠)从我国古代佛经翻译的发展看,在翻译文体的问题上,基本上是由质趋文的,即由直译趋向于意译。道安主张直译,鸠摩罗什倾向意译,慧远融合了这两家的主张,提出“厥中”论。他的佛经翻译理论在中国翻译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 6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