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过关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天津市河西区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8)1952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在未来要把私营工商业经济挂在共产党的火车头上,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符合这一设想的措施是()A.组织互助组B.成立生产合作社C.进行公私合营D.建立人民公社2.(山东省临淄中学2011届高三期末,16)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A.推行了土地改革B.组织了人民公社C.实施了“一五”计划D.发动了“大跃进”3.(江苏省南京市2012届高三学情调研,8)时任山东范县党委第一书记的谢惠玉说:“到那时: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大盘……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为建立此“新乐园”,全国开展了()A.农业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福建省四地六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20)1958年8月,国家计委提出了“二五”计划意见书。意见书中规定“二五”所要达到的主要指标是:“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53%左右;农业总产值30%左右。”下面关于这一指标评价正确的是()①体现了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②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③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④反映了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辽宁省辽南协作体2012届高三期中,21)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是指()A.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B.调整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C.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D.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6.(河北省2012届高三质检,9)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农业强调“以粮为纲”;工业强调“以钢为纲”;“三面红旗”迎风飘扬,六亿人民奋发图强;适当缩小基本建设规模,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对此历史时期的认识,正确的是()A.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B.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C.从“文化大革命”到实施拨乱反正D.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7.(江苏如皋中学2012届高三质检,35)“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克郎’”。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A.“大跃进”时期B.农业合作化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8.(山东聊城市2012届高三期中,39)贴春联是中国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历史情景的是()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D.“粮补机补肥补助农民幸福,医保社保低保保百姓平安”9.(山东省青州市2012届高三期中,17)下列对我国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1952: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60:自然灾害B.1952:土地改革整本完成;1960:人民公社化运动C.1952:互助合作运动开展;1960:“八字方针”提出D.1952: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1960: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自然灾害10.(山东省烟台市2012届高三期中,20)“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周总理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这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方针路线通俗的注解()A.“一化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B.“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1.(浙江省嵊泗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1)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12.(山东省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测试,10)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来源于()A.兴办农业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B.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C.“大跃进”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3.(江西省六校2012届高三9月联考,14)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广大农村作用不同,主要由于()A.土地所有制不同B.经营方式不同C.产品分配方式不同D.生产力水平不同14.(辽宁省辽南协作体2012届高三期中,22)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A.发展外向型经济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5.(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13)如图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16.(山东潍坊三市县2012届高三期中,18)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17.(安徽省皖南2012届高三联合测评,10)邓小平曾指出,“农业稳了,工业也就稳了;农业不稳,工业就提心吊胆。”以下历史事件最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大跃进B.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扩大企业自主权18.(湖南衡阳八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15)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安徽省芜湖一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30)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是前30年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或者控制的人口流动,后30年多是相对自由的流动。这从侧面反映了()A.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丧失B.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C.城乡差别的消失D.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20.(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卷,21)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21.(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2届高三期中,18)1992年,邓小平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介绍到:“……‘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这主要是因为中国()A.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D.实现了香港顺利回归22.(河北省2012届高三质检,22)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决定……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所占比重已分别达到95.6%和92.4%……这段材料表明()A.我国的计划经济成就突出B.我国的生产资料比较紧缺C.我国日常生活必需品丰富D.我国市场经济的特点更为突出23.(山东诸城市2011届高三12月测试,16)依靠“临近香港、背靠国内”的区域优势,1979年7月,开山填海的炮声炸醒了沉睡的蛇口,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炮声中逐步崛起的是()A.深圳经济特区B.珠海经济特区C.珠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发区D.上海浦东新区24.(浙江省北仑中学2012届高三期中,18)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中国政府做出这一决策时面临的状况是()A.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开始转向城市、国企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历史终结论”喧嚣C.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正在进行一轮姓“资”、姓“社”的争论25.(宁夏银川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32)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解析:从材料的“把私营工商业经济挂在共产党的火车头上,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可知为后来的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C项公私合营。答案:C2解析:题干材料的意思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状态——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为改变“这种状态”中国政府的举措是制定和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简称为“一化三改造”的“一五计划”。答案:C3解析:本题较简单,考查了教材有关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有关知识点。1958年,在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下,“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同时,在全国农村又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浪费了大量资源,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民劳动积极性受伤害,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答案:C4解析:从材料反映的数据可以看出,“二五”要求的主要指标过高,不切合实际,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但从主观上来看,反映了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是稳步推进,显然材料所示的方针政策与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不符合,故①不正确。“二五”计划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中国经济带来破坏。答案:C5解析:本题考查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1960年针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的问题,国家针对国民经济制定了八字方针,其主要内容是: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主要是农轻重、工业内部、生产与基建、积累与消费等比例关系;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充实那些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品的生产,发展塑料、化纤等新兴工业;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答案:D6解析:工业强调“以钢为纲”应是“大跃进”运动;“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体现出了“八字方针”的精神。所以B项符合题意。答案:B7解析:本题较容易判断应是“大跃进”时期的特色。1958年兴起的“大跃进”运动,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农业上,对粮食产量的估计也越来越高,出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主观臆断的口号。这些情况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材料是这一时期大刮浮夸风的反映。答案:A8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历史发展阶段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合作化道路符合过渡时期三大改造中对农业实行合作社运动的史实。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答案:A9解析:1952年,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运动基本完成,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带来了粮食产量的提高;1960年,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我国粮食产量急剧下降。综合分析可知,B项正确。答案:B10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60年农村经济制订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所以正确选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