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材料作文“超越”导写素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3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材料作文“超越”导写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位登山队员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在海拔8000米的高度,因体力不支后撤了。后来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大家都替他惋惜,为何不咬紧牙关再坚持一会儿呢?“不。我最清楚,海拔8000米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没有遗憾。”他说。要求:根据以上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典型的事例型开放性材料作文,在审题时要注意材料中有“登山队员”和“大家”两个角度,从这两个角度得出的观点是不可调和的,因此要求学生只能从一个角度切入,分清主次,不可盲目追求面面俱到。在立意时,从登山队员的角度出发,要抓住登山队员最后表态的这句关键句,可以由此肯定登山队员尽力而为、不留遗憾的攀登精神,也可以肯定他量力而行、及时停止的睿智做法。这则材料亦可以从大家的看法出发,认为人生要勇于挑战极限,不断超越自我。但从这个角度出发并不意味着完全认同大家的说法。为了降低议论时回扣材料的难度,在分析材料时不妨扣紧“我最清楚”这一点,明确人生之所以需要挑战极限,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望或是为了达到世俗对成功的定义,而是为了自己。如从这个角度立意,文章将从一堆漫谈理想与现实、知难而退的文章中脱颖而出。例文何必见戴□吴懿有逸闻云:王子猷居山阴时,一夜月朗风清,忽然想去见好友戴达,便泛舟前往拜谒。一路饱赏山水清音后,到了戴逹门前,却掉舟而返。旁人极为惋惜,他却说:“吾本乘兴而来,尽兴而返,何必见戴?”人们为这位登山队员惋惜,便颇有“必须见戴”的既定思维的痕迹——人们认为既然攀珠峰,便必须登顶才算成功,哪怕耗尽体力也要坚持。人们忽视了登山作为一种运动,其本身是一种乐趣,为“登顶珠峰”这个虚名而忽视实际过程的意义,是我们常见的思维窠臼。登山队员说自己并无遗憾。享受了过程的痛苦与喜悦,不为一个结果而勉强自己,这是他的智慧。人生本应该乘兴而来尽兴而返,不用世俗的结果定义价值,不用达不成目标的痛苦束缚自己,这才是人生的真谛。登山如此,在事业攀登的路上亦要秉持这样一种信条,方能在世事无常中收获一份超然洒脱。福楼拜说在他的写作之路上,常以为“成功是结果而不是目的”。在一本书出版前,他只是为了创作而创作,书是否获好评他从不在意。无独有偶,曾国藩给友人的书信中也说,“吾常把功业之成败、文章之工拙放入‘运气一囊’中。”还说若要成大事业,必须“不妄求其果”。这两位智者都用慧眼看穿了这一点:若太在意结果,便会为一种焦虑和痛苦所束缚,直至精疲力竭。倘若那位登山队员也用结果衡量一切,也许最终会倒下,不仅生命受到威胁,心里也无法超脱。而在人生至高价值的追求上,不以结果定义追求价值的人,往往才能寻觅到真正的价值。梁衡先生在写瞿秋白的《觅渡》中曾一度为秋白叹惋,说他在思想或文学上若专注一样都可登峰造极、名留青史,为何偏要执着于革命,哪怕遭猜忌、冷眼也在所不辞,哪怕知道自己无法亲见革命成功也不悔不憾?觅渡、觅渡,最终觅无所得,他失败了——然而后来看周国-2-平对人生意义的阐述才明白,人生的求索本身便是价值,哲学上的意义从不以结果来衡量。现在终于了悟,瞿秋白是成功的,他求仁得仁,为了一个至高的理想拼尽一切去追求,便是无上的价值与意义。纵观今日,只为结果而努力的浮躁风气日益严重。且看那遍地开花的“成功学”课堂,再看奥运会为了金牌而忽视运动本身的乐趣,我们的社会,从个人到国家,都陷入极端功利主义的思维中。此时,我们应呼唤一份那位登山队员“无憾”的洒脱与王子猷“何必见戴”的宁静,真正于过程中寻觅价值的实现,并享受快乐和幸福。评点闪亮的开首、鲜明的态度、高品质的论据和真切的思索是这篇作文成为佳作的关键。文章一开始的王子猷逸闻令人耳目一新。“何必见戴”与材料“不必登顶”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相同的理念——恰如登山作为一项运动,过程的本身充满对自我的挑战,达到自己的“最高点”即是成功;人生也本应该乘兴而来尽兴而返,不用世俗的结果定义价值,不用达不成目标的痛苦束缚自己,这才是人生的真谛。从福楼拜到曾国藩到梁衡笔下的瞿秋白再到周国平,古今中外、丰富而有品位的论据中更可看出作者厚实的知识储备和平时阅读的眼界。流畅的行文,清晰的思路,虽然在具体的表述中略显偏激,如“我们的社会,从个人到国家,都陷入极端功利主义的思维中”,这一点对于一篇严密的议论文来说,应加以改正,但作者的思考和愿望无疑是真切的。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