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体会主要内容一、《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研制背景二、生物课程的价值和任务三、制定生物课程标准的依据四、普通高中的性质及培养目标五、高中生物课程的设计思路六、高中生物新课程的课程结构七、高中生物课程的主要特点八、高中生物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九、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避免的几个误区一.研制背景1.国内背景(1)课程改革是党和国家的决策(2)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对教育科学教育的影响研制背景2.国外背景(1)高度重视科学教育(2)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浪潮(3)公民科学素养(4)杰出的科技人才(5)从一道中外试题看课改新追求研制背景3.科学技术的发展(1)科学技术对当今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2)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中课程的影响(2)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中课程的影响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发展对课程的影响,根源在于科学发展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影响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的高度科技化,科技的高度社会化,在21世纪的中国将逐渐变为现实.这就需要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于国家则关系到能否赢得国际竞争的挑战,于个人则关系到能否适应21世纪的社会发展。(2)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中课程的影响2)课程内容中基础知识的更新生物科学的基础正在发生转移:从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更多地转向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中学生物课程的基础知识也应发生类似的转移。正如有的专家指出的,应当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学生物课程的内容。(2)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中课程的影响3)加强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的核心是科学探究。对中学生来说,科学探究是指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获取实验证据、分析和解读数据、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把结果和结论告诉他人,等等。(2)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中课程的影响4)应当反映科学与技术的互动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科学的同时,对有关的技术有所了解和关注,这对于使学生在热爱科学的同时,增加对技术的亲和感,形成较全面的科技意识。(2)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中课程的影响5)应当体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生物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2)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中课程的影响6)加强人文精神培养高中生物课程在人类精神的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2)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中课程的影响7)适当反映生物科学新进展让学生对一些重大进展,特别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进展有所了解,还是十分必要的,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的价值,激发他们学习和研究生物科学的兴趣。课程标准的性质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性文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针对课程实施中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建议。二.高中生物课程价值和任务(一)高中自然科学领域课程任务:核心任务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1.科学素养的构成:物质科学素养、生命科学素养、地球与空间科学素养等2.公民科学素养:一方面是他在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技能方面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是他在已有基础上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能力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二、高中生物课程价值和任务(二)高中生物课程任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1.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二、高中生物课程价值和任务2.生物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情况。生物科学的核心基础应该包括:*学生理解基本科学现象、规律,以及科学原理是如何用于技术领域之中的;*学生以在学校的学习为基础,形成终身学习基础、基本学习能力和习惯;二、高中生物课程价值和任务*学生能够理解或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生物科学现象;*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学生应掌握一系列的相关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一般技能、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三、制定生物课程标准的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高中课程性质任务高中课程培养目标《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我国生物课程现有的水平和起点我国高中教师队伍的现状和学校条件我国生物教学的经验及反思标准组对国内外生物学教育研究的结果对现行生物课程进行的反思和对本次课程改革突破点的认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改革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时代的联系(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四、普通高中的性质及培养目标(一)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素质,面向大众的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二)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初步具有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意识.五、高中生物课程的设计思路1.高中生物课程的宗旨: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高中生物课程的价值和任务: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其价值是为学生全面提高科学素养做出贡献。这一认识是构建高中生物课程的指导思想。五、高中生物课程的设计思路2.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提高全民的生物科学素养是社会对高中生物学教育的基本要求。3.为学生的学业选择和考虑职业方向提供帮助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我国将会有更多的高中毕业生直接进入社会工作,他们将面临着择业的问题,那些希望进入高校的学生也要选择学习方向。五、高中生物课程的设计思路4.反映时代的特点和生物科学的进步在过去几十年间,生命科学迅速发展,已经成为自然科学中领先发展的学科之一。5.初中、高中整体设计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工作机制上为初中、高中课程的整体设计提供了保障。整体设计表现在三个方面: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主题上的互补和递进。五、高中生物课程的设计思路6.高中生物科目内模块设计的基本思路新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和改革方案》的精神和要求设计的,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部分包括《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3个模块;选修部分有《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每个学分18学时。六、高中生物课标的课程结构(一)高中生物新课标课程结构阐述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的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3个层次组成。(一)高中生物新课标课程结构阐述1.学习领域:设置学习领域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一)高中生物新课标课程结构阐述2.科目: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等12~13个科目。(一)高中生物新课标课程结构阐述3.模块:“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相关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和建设.”4.课程设置及其说明(二)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模块设计1.必须解决以下问题:(1)以科目内容为基础,根据生物科学素养的社会需求和生物学科发展的现状,将内容分化为若干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学习模块.(2)以模块组织课程内容时,既要确保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需要的基础内容,又要反映现代生物科学发展中与社会和个人生活最密切的方面以及某些“生长点.”(3)模块的选择和确定,要区分哪些是共同基础,哪些是满足学生不同兴趣和个性差异.共同基础不可太宽或太窄,多样化也不可太杂或太碎,不可变成“课程超市.”(4)模块的数量,特别是必修模块的数量受到严格的规定:不能超过3个.因为所有科学领域的科目,均为6学分,108学时,每一模块36学时,1个学段内完成.(5)还需考虑我国教师队伍的适应状况;各学校课程资源情况;高考考试组织和实施的难易程度…2、模块设计依据和教育价值高中生物新课标在课程设计思路中对必修模块选修模块设计依据和教育价值:(1)“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个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2、模块设计依据和教育价值《分子与细胞》模块有助于学生较深人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2、模块设计依据和教育价值《遗传与进化》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生物进化观点。2、模块设计依据和教育价值《稳态与环境》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2、模块设计依据和教育价值(2)“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2、模块设计依据和教育价值《生物技术实践》模块中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知识的能力,领悟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增进学生对生物技术应用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生物技术素养。本模块适于继续学习理工类专业或对实验操作及实用技术感兴趣的学生学习。2、模块设计依据和教育价值《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围绕生物科学技术在工业、农业、保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较全面地介绍了生物科技在社会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适于继续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技术专业及直接就业的学生学习。2、模块设计依据和教育价值《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以专题形式介绍了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一些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命科学类专业奠定基础。高中生物课程各模块关系入下图所示:3、模块式的课程和教材具有共同特征1)在符合本课程总体目标的前提下,要体现本模块内容的教育价值;2)确切地反映本学科一个或一组的主题或核心概念;高中课标科学素养与初中的不一样,基本概念、核心内容是科学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3)一个模块应有主要的、贯彻始终的科学思想观念和科学方法;3、模块式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