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共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情感态度: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从不同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结果只有一种。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3、通过拼摆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辨认物体的形状。能通过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小立方体。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一、谈话导入(课件出示积木图片)同学们,大家喜欢搭积木吗?你们看,只要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能用积木搭出各种各样的图形。今天我们也一起来搭一搭。(板书:观察物体三)二、新课教学1、出示例1:按要求摆一摆。解决问题(1):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的图形。(1)学生动手拼摆,并与同伴交流摆法。(2)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三种摆法:解决问题(2)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1)学生动手拼摆,在小组中交流摆法。(2)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提供多种摆法,只要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提问:通过拼摆,你有什么发现?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虽然摆法各不相同,但只能添加到前面或后面,不能添加到上、下、左、右面。2、教学例2。出示例2:你能摆出兰兰所观察的图形吗?(1)动手操作,让学生根据例题提供的从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的图形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与同桌交流摆法。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呈现多种图形。提问:通过刚才的拼摆你有发现了什么?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一旦确定了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的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也就确定了,也就是说本题只有一种摆法。3、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学生根据题意自行操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拼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指导。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题。1.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出判断,再组织交流。2.第2题: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再组织交流摆法。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第(1)题中有多种不同的摆法,第(2)题是不能确定5个小正方体怎么样摆的。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观察物体根据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有多种摆法。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只有一种摆法。当想象不出来时,用小正方体摆酒变得简单了。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2、通过练习巩固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小立方体。教学重难点: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辨认物体的形状。能通过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小立方体。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一、复习铺垫: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的一些知识,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在从一个和多个方向观察物体时要注意什么?二、新课教学二、基础练习:1、第3、4题学生自己独立练习,再交流。对于第4题第(2)小题,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请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只看到一面是无法确定物体的形状的。2、第5题:可以让学生直接作出判断,再组织交流。3、第6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如果搭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最少需要3个正方体,还可能是4个、5个??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或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所搭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还可以让学生小组活动,由一名学生增加所给的条件,使其他人能准确地摆出这个立体图形。4、第7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根据题意摆一摆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全班讨论。三、提高练习:1、同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是不是相同的呢?从不同方向看呢?2、小华从什么方向看到的?3、用小正方体拼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左面看和从上;四、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1.指名回答,一起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以下的重点:;通过三个面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只有一种可能;2.当想象不出来的时候,用小正方体摆就变得简单了;课后反思:;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学生已经学过整数3、用小正方体拼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如下图,至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几个小正方体?四、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1.指名回答,一起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以下的重点:通过三个面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只有一种可能。2.当想象不出来的时候,用小正方体摆就变得简单了。课后反思: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因数和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等知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又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生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学生已经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但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材明确规定在研究因数与倍数时,限制在不包括0的自然数范围内研究,避免由此带来一些小学生尚不必研究的问题。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学情分析1.利用乘法引导学生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在揭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时,没有像原来的教材那样,先揭示整除的概念,再利用整除认识倍数和因数,而是让学生通过分类,用除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让学生运用乘除法的知识,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2.注重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索数的特征。教材非常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发现数的特征。如在探索2、5和3的倍数的特征时,都是先让学生在100以内数的表格中圈出2、5的倍数,再通过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方法发现它们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数学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以及渗透分类的思想。问题解决: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情感态度:通过利用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课时划分:7课时1.因数与倍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理解二者是相互依存而不相同的两个概念。2.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3.培养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算式,我们先来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好吗?二、新课教学二、探索新知(一)因数和倍数的概念1.观察下面的算式并分类师:你能把这些算式分分类吗?生1:它们有些算式能除尽,有些不能除尽。生2:有一些算式的商是整数,有一些不是。师:你的意思是把它们分成两类:2.师:今天我们就研究第一类算式。这一类算式的特点是什么?在这样的整数除法中,如果商事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比如,12÷2=6,我们可以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在除法算式12÷6=2中,我们知道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师:谁能像这样说说第一类中的一个算式,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请学生试着说一说,并在同桌之间说说第一类的每个算式。3.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不能单独说一个数是因数或倍数,它们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比如,我们可以说5是30的因数,但不能说5是因数。师:刚才有同学在下面提出了遇到0怎么办,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在这里,我们规定一下,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4.做一做(书本第5页)请同桌之间先说一说,再请学生汇报。(二)找因数1.出示例2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因数和倍数,下面我们来学习怎么求因数和倍数。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学生尝试完成:汇报(18的因数有:1,2,3,6,9,18)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汇报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师:你是怎么找的?举错例(1,2,3,4,6,6,9,12,18,36)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而最大的一定是()。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三)找倍数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汇报:2、4、6、8、10、16、??师:为什么找不完?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汇报3的倍数有:3,6,9,12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倍)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