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边塞诗鉴赏_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边塞诗鉴赏边塞诗的产生:隋唐以来,由于边境战争的频繁,疆土的扩大,以及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人们对边塞生活渐渐关心,对边塞的知识也丰富了,他们对边塞不仅不感到那么荒凉可怕,而且还感到新奇。一部分仕途失意的文人,更把立功边塞当作求取功名的新出路。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在边塞生活过,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边塞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在接触这类作品时,首先应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即把握边塞诗的时代特征:盛唐: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例句: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中晚唐: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却夹杂着几许悲壮,几许婉伤。例句:碛(qì,沙漠)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宋代:仍洋溢着爱国热情,却多些凄凉,多些惆怅。例句:报国无门的愤懑: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归家无望的哀痛: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其次,鉴赏这类诗作还应注意,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每首诗歌还有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我们应给予具体的分析。例如: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报效国家的激情: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和对将领腐败的揭露:迥异于中原的边塞风光:需要说明的是,许多边塞诗中反映了种种矛盾,但主旋律仍然是——爱国主义。边塞诗主题一:战争连年不止的哀怨和思念故乡亲人的凄苦。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中人。陈陶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边塞诗主题二:对将帅腐败无能的嘲讽,表现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边塞诗主题之三:描写边塞自然风光,借以歌颂边塞,赞美军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边塞诗主题四:对战争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表现建功立业的报国激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敦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问侠骨香。”王维边塞诗常用的意象: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shā)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jié)、夷、楼兰、安西、单于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时间意象:秋天、黄昏空间意象:楼兰、阴山、天山、瀚海、凉州、长城、玉门关、古道、荒城、大漠、辕门、阳关乐器:羌笛、胡笳、琵琶、号角、鼓战具:干、戈、战车、烽火、旗行为:登高、凭栏、吹奏、饮酒植物:杨柳、松竹、梅菊投笔——《后汉书》: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载,檀道济是南朝宋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很显然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瓦解自己的军队。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战争意象羌笛——唐边塞诗中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关于龙城,传统说法大致有二:一指匈奴大会诸部祭天的地方。其地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一指公元341年十六国时期前燕慕容所筑之城,故址在今辽宁朝阳市附近。此为李广身后460年之事,更与李广不着边际,故多所摈弃。其实,诗中的龙城应认为就是代指成纪。盛唐诗人王昌龄,是以龙马城省称龙城而代指成纪,飞将之前冠以龙城,是指代李广的籍贯,所以,“龙城飞将”,其实质寓义就是“成纪飞将”。更须指出,诗人选用龙城指代成纪,既是对史实的尊重,又是炼字的匠心独运,既于事理畅达贯通,又使全诗意境陡然增色。诗人的如椽巨笔,使“龙”与“飞”这两个动感强烈的文字天衣无缝地予以对应,将“龙城”与“飞将”巧夺天工地予以组合,既点明了李广的桑梓所在,也浓缩出一代名将纵横驰骋的英武气概,更在人们心灵深处铸就了千古名将的不朽英姿。此句是全诗由悲而壮急剧升华的耀眼亮点,读到此处,令人遐想无际。这正表明了“诗家天子”王昌龄遣词组句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功力。惟其如此,才给后人留下了这首气势雄浑、格调高昂、韵味无穷的诗篇,也给陇原大地留下了歌颂这片土地所孕育出的英雄人物千古绝唱。吐谷浑吐谷浑,是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名,原为人名,是辽东鲜卑慕容氏单于涉归之庶长子,涉归分户700使别部以牧。4世纪初,涉归死,其嫡子奕(一作若)洛环继为单于,与吐谷浑不和,吐谷浑遂率所部西迁上陇,止于佨罕(今甘肃临夏桴罕山,即大力加山),以此为据点,子孙相承,侵逼氐羌,成为强部。玉门关关名。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玉门关,阳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位于敦煌市西北90公里处。相传西汉时西域和田的美玉,经此关口进入中原,因此而得名。汽车沿着215国道向西行驶,翻超阿尔金山,就可以到达青海省的柴达木,西部油田,新疆若羌和西藏拉萨。提起玉门关首先要讲到张骞出使西域的一段历史,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文化、贸易交流日渐繁荣,为确保丝绸之路安全与畅通。大约公元前121年---107年间,汉武帝下令修建了“两关”,即:阳关、玉门关。阳关,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从军行(之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在大量的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我们应对诗歌的字词句进行细细地品味。边塞诗的艺术风格:豪放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豪放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杜甫)委婉清丽: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直抒胸臆、比喻、对比、夸张、用典、渲染、烘托、虚实结合等等,如:(1)直抒胸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2)对比:战士……歌舞////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3)烘托: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边塞诗的主要特点:(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生活艰苦)(2)情感:对家乡思乡念亲;对友人惜别感伤;报国豪情;壮别感奋(3)风格——雄壮豪迈。(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5)常用词语: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胡羌羯夷夜郎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唐代边塞诗人凝聚着浓重的汉代情结,在诗中呼唤李广、卫青、霍去病、班超、马援、窦宪等人。显出他们浓郁的历史情怀和深沉的忧患意识,由今而思古,怀古以讽今,从而体现边塞诗深邃的历史内涵,以及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呈现出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李广厚遇士兵,深受士兵爱戴。“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霍去病发出“匈奴不死,无以家为也”的豪迈之声。班超投笔从戎,为国戍边,立功西域,令人肃然起敬。耿恭在西域的壮举,令《后汉书》作者范晔“喟然不觉涕之无从”。马援认为:“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其言行真不愧为万世楷模。汉代将军有怎样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境界?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答案】1、通过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景象。寄寓了边关局势的紧张。【答案】2、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定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局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表达必胜的信心。昨天夜里阵阵的秋风吹进大汉朝的边关,北方的云、边疆的月光笼罩着西山。一再催促着飞将军去追击敌寇,可别让任何一个敌人活着离开战场。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塞上曲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①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②,皆向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③好。注:①萧关:古关塞名。②幽并客:指幽州、并州武勇之人。③紫骝:骏马名。诗中作者写了两种人,分别表示“褒”与“贬”的不同态度。从诗中找出这种人,并简要分析诗人对他们的态度。【答案】诗中写了“幽并客”和“游侠儿”两种人。诗人对前者的慷慨豪迈、保卫祖国的精神持赞扬态度;而对后者只是停留在向人夸耀骏马,并没有捐躯赴难、为国牺牲持批评态度。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答案】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答案】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首句并列两个地名“金河”、“玉关”,二者用“复”字关联,次句出以“马策”、“刀环”,中间用“与”字连接,各有一个时间副词,一说“岁岁”,一日“朝朝”。“金河”、“玉关”都是征战之地,在此意念上,二者绝无分别。“马策”、“刀环”虽为两个事物,却是共同说明马不歇鞍,人不解甲的内涵。“金河”和“玉关”、“马策”与“刀环”相比并。以其重复表现生活的单调,“复”字和“与”字流露一种无可奈何的厌倦之感,换成今天的说法,即:不是金河就是玉关,整天价手不离马策与刀环。而“岁岁”则把这种厌倦之感以时间的无限延伸极大地加重了,就是说,这种生涯无休无止。“朝朝”又把令人烦厌的重复行为的频率推到极致。教人难以忍受。诗人巧妙地利用诗句的蝉联偶对的特点,使此种情绪得到最充分的表达。“马策与刀环”对应“金河复玉关”,“朝朝”对应“岁岁”,音节增加一倍,意蕴上则产生相生互补的效果。从而诗的构思更显得细密周匝。三、四两句是诗意的加深和扩展。“三春白雪”对塞外的环境特点稍作烘托,颇含悲凉之意;全句着重点则是落脚的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